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小教主

第60章 通贡互市

大明小教主 我爱日青 2731 2024-11-15 08:55

  皓月书屋。

  来了个特殊的客人。

  在杨继盛去殿试的时候,朱载基临时过来,充当一下老板。

  一个身材火辣,前凸后翘,风情万种的少妇,扭着柔软的腰肢,带着一股玫瑰花香,款款而来。

  “你来了。”朱载基没有意外,只在一瞬间就恢复了平静,淡淡招呼。

  “秦王殿下,妾可是冒着风险,偷偷来的呢,你怎么就这样平淡的招呼?我还是不是你的贵客了?”

  楚人美没有见外,很自然地坐在了对面,端起面前准备好的茶杯,细细品尝了起来。

  她是来赴约的。

  朱载基笑了笑,如沐春风,和蔼亲切,阳光灿烂。

  “是我不对了,我道歉。”

  “秦王莫怪,刚刚只是开了个玩笑。”

  “事情有进展了吗?”

  朱载基盯着楚人美,很认真问道。

  楚人美浅浅一笑,身子微微前倾,一脸自信地回道:

  “我办法,当然靠谱!

  那些马匹已经查清了,是来自北方的蒙古马,都是可以做战马使用的好马!

  它是服用了一种特殊的药剂,使它失去理智,陷入兴奋、发狂状态。”

  锦衣卫办事,效率却是很高,这才一天不到的功夫,就已经获得了这些情报。

  朱载基心中也早有此猜测,只是没有证据。

  蒙古马由于辽阔的草原,才将它们养出了结实的身体。

  不过蒙古马的体格不高,毕竟是草原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从先秦时期,就已经被人骑在了身上,到了明朝时期,自然也就不长个了。

  蒙古帝国之所以能够横扫中原,所依靠的就是这种蒙古马。

  它们不光身体好,而且吃苦耐劳,生存能力极强。尤其是不畏严寒,而且稳得很,一般情况吓不到它们。

  张大胆那些人,可都是亡命之徒啊,也有些功夫,不然官兵也不会对他们感到头痛无奈。

  可就是他们,拿着武器,做好准备,摆好阵势,面对这些马匹,也是死伤惨重!

  “还有呢?”

  朱载基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而是盯着楚人美,细看了一小会儿,继续问道。

  楚人美都亲自过来了,想来,他们的进展不会仅止于此。

  邀功也要有功!

  楚人美狐媚一笑,舔了舔性感红唇,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朱载基,娇嗔道:

  “哎呦,小秦王你可真是不知道体贴人家呢,人家在外面辛苦为你办事,到头来,却没听见你一句夸赞,真是让人伤心呢……”

  楚人美人如其人,人美得不像话,此刻又刻意卖弄风情,加上她已不是那些十六七岁的无知少女,她懂得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女人的魅力。

  少妇,是朱载基最难抵抗的一类人,尤其是像楚人美这样的极品少妇!

  属实有些难以招架。

  朱载基心中一阵火大,要不是现在多种限制,要搁在前世,他早就把面前美人给吃了!

  “咳咳……”

  朱载基假装咳嗽,强行理智,整了整衣冠,一本正经地说道:“小姨娘,你就不要再开玩笑了,我们可是在商议正事!”

  楚人美风骚一笑,眨了眨水汪汪的媚眼,然后也恢复了正色。

  调戏一番这个神秘又厉害的小皇子,让他也微微发愣,露出男人本色,也是有趣。

  这让她产生了一股莫名的成就感。

  “当今之时,绝贡弃市,这样大量的良驹宝马流入京城,这事不寻常,透出古怪,就算不是帮你,我们锦衣卫也要彻查!”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妥善处理与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采取了允许各少数民族首领定期入朝进贡、明廷给以丰厚的赏赐并可在会同馆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市贸易的政策,由此而形成周边少数民族对明廷的朝贡关系。

  由于经济需求受到了限制,请求通婚又未被准许,

  再加上也先已经统一了蒙古大部,觉得有力量向明朝发动进攻,于是才有当年八月的“土木之变”。

  在朝贡体制的运行中,“土木之变”仅仅是明廷由于宦官专权所造成的一个偶然事件,

  此后明朝和蒙古之间的朝贡关系并未受到影响,

  蒙古瓦剌部虽然强大一时,

  但仍要和明廷保持这种朝贡关系,鞑靼部也是如此。

  自从弘治十七年(1504)之后,直到嘉靖十一年(1532)春天蒙古族重新要求通贡,

  蒙古和明朝之间的朝贡关系中断了将近30年。

  嘉靖十一年初,“北虏自延绥求通贡市”。

  关于这次要求通贡的人物,明史说是小王子博迪阿拉克汗在河套内通过延绥镇向明廷提出了通贡的请求。

  小王子的通贡请求一如以往,上报的途径也符合明朝的要求,如果明廷能够认识到朝贡体制的价值,理应对小王子的要求做出积极的反应。

  但是兵部廷议后却说:“小王子进贡虽有成化、弘治年间事例,但其情多诈,难以轻信,宜命总制镇巡官察其真伪”,

  将责任轻飘飘地推给了边防官将。

  事情没有结果,

  小王子“以不得请为憾,遂拥众十余万人寇”。

  北方边境,彻底陷入了战乱,百姓水深火热,生不如死……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因对明朝“贡市”不遂而发动的战争,率部一路烧杀抢掠,最后杀到了北京城……

  六月,俺答汗率军犯大同。

  大同总兵仇鸾重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

  俺答遂由古北口进攻北京。

  明世宗即拜仇鸾为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

  兵部尚书丁汝夔问严嵩如何战守,

  严嵩说塞上打仗,败了可以掩饰,京郊打仗,败了不可掩饰,俺答不过是掠食贼,饱了自然便去。

  因而丁汝夔会意,戒诸将勿轻举。

  诸将皆坚壁不战,不发一矢。

  九月,俺答汗直逼京师,

  朱希忠部署诸将卒,昼夜捍御,蒙古军知有备,遁去,

  因此,朱希忠加兼太子太师,力压众勋贵,由此逐渐成为勋贵默认的头头。

  于是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凡骚扰八日,于饱掠之后,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仍由古北口退去。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庚戌之变”。

  话有些扯远了,朱载基作为历史系不知名专家,对这些事情是了然于胸。

  所以,这些蒙古马,是怎么流入京城,并成为“疯马”,践踏西山庄稼的呢?

  究竟又是谁,在暗中指使,操控着这一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