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苟王

第21章 有什么难的呢

回到明朝当苟王 蹦南天 3297 2024-11-15 08:55

  白糖价格急速下降,偌大京城,无不关注着。

  降价事小,就怕这后面还有其他大事啊!

  崇祯皇帝在得知消息后,也是不禁侧目:“无端端的,突然降价?”

  他深深吸了口气,瞬间想到了太多。

  这京城的物价,多与时局有关。

  因为今大明四方多战乱,诸多物品的价格便不断上涨,这是可以理解的。

  可你突然开始降价了,而且还好像商量好似的……为什么啊?

  “去查!”

  崇祯皇帝吩咐了一嘴,旋即将首辅周延儒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叫了过来。

  “白糖价格骤然下降,两位爱卿都听说了吧?”

  他也不掩饰,直接道:“而今北边和那边的战况各自如何了?”

  兵部尚书陈新甲便将当下的战况说了一番。

  北边,也就是辽东松锦一带,大将洪承畴正在跟女真的皇太极大战着,已然持续许久了,至今还没有具体结果。

  至于南边……那闯贼李自成正在攻打开封府,因开封府本是那宋的都城,城墙高大厚实,一时半会也没攻打下来。

  这便是大明目前所面临的两个大阵仗。

  除此外,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没事啊……”

  崇祯皇帝暗自叹息。

  若没事,倒也还好,可一旦出事,那便是足以要整个大明半条命的超级大事。

  比如北边的松锦一带。

  洪承畴集结了数路的兵力,足足十三万,会师之后正在与那女真的皇太极大战,这稍有差池而败北,大明在北边的防线几乎就没了。

  这是相当危险的。

  “既然暂时无事,便小心着吧。”

  他说了一嘴,又开始思虑起来。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这般想着,直至晚些时候,厂卫这边得到消息,那上等白糖的价格,再度下跌,已是来到了一百零八文,一斤。

  “这些商人……都疯了吗?”

  崇祯皇帝喃喃着,有些不安。

  他能感觉得到,非但是他,几乎是整个京城的豪门望族,在此刻,怕是都无法安心。

  事发突然,无端由,未知。

  这,才是最可怕的。

  “继续留意价格,最好能查清根源。”

  崇祯皇帝说了一嘴,有些烦闷,不自觉走到了东宫。

  其间,太子朱慈烺正静坐着,一副苦思冥想的景象。

  “怎地了?”崇祯皇帝问。

  “父皇。”朱慈烺起身见礼。

  “嗯,在想什么?”

  “这……没想什么。”

  朱慈烺说了一嘴,随口道:“父皇眉目不展,应是有大事发生吧?”

  崇祯皇帝倒也没隐瞒,将那白糖突然降价的事情说了一番。

  朱慈烺闻言,呆愣半刻,有点小懵。

  白糖降价,降的也不是很多啊,竟是引起这等轩然大波?

  他心下有些怪异,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了。

  嗯,总的来说……有那么一丝丝的小激动。

  悄无声息干了点小事,却引得整个京城惶恐不安。

  好家伙!

  “朕倒是不在意这白糖的价格,就怕这背后出什么大事啊!”

  崇祯皇帝叹息:“根据兵部这边的诸多消息来看,北边和南边似乎都没太大问题,朕就更不解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会使得白糖价格骤降呢?”

  朱慈烺眼睛转了转,试着道:“父皇,儿臣倒是觉得,这白糖价格骤降,并不是什么大事。”

  不是大事?

  崇祯皇帝侧目:“怎么说?”

  朱慈烺略微思索:“这,大概是一种市场的规律,就像是物以稀为贵一样,市场上的物品多了,价格,自然也就下降了。”

  崇祯皇帝更加疑惑:“你的意思是说,在这背后,没什么大事,只是短时间内京城白糖的数量骤增?”

  话音刚刚落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匆匆赶来。

  “启禀陛下,查清了,是京城白糖突然增多,诸多铺子不得不降价售卖。”

  “为何会突然增多啊?”

  “这……”

  指挥使骆养性犹豫了一下:“可能与……流民有关。”

  流民?

  崇祯皇帝瞬间提起了几分精神。

  流民?白糖?

  这二者,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啊!

  “白糖,疑似出自于流民所在地。”骆养性补充。

  “嗯。”

  崇祯皇帝皱眉,却越发的茫然了。

  白糖价格骤降的后面没有大事,便是好事。

  可这白糖又是怎么更流民产生关系的呢?

  “此事,保密,不得外传!”

  崇祯皇帝严肃开口:“对于任何想要调查流民事宜的人,厂卫这边可直接干预!”

  很快,指挥使骆养性退下。

  旁边的朱慈烺便有些不解:“父皇,您为何禁止他人探查流民的事宜啊?”

  他有些好奇。

  事实上,自一开始,他就没准备隐瞒制糖作坊的事宜,因为这是他在背后一手操纵的,是为朝廷、为他这位父皇解决麻烦的好事。

  “因为……”

  崇祯皇帝抬起头,踟蹰许久,最终喟然长叹。

  为什么呢?

  “大抵是为了不教真正的忠君之人伤心吧。”

  他喃喃自语似的起身,再望向外面,双眼已是泛起一抹红色。

  登基十四年了啊。

  这大明朝堂百官,他很难辨认忠奸。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大明危难之际,自发的掏银子为朝廷解决困难,赈济流民,且背后不存在任何危险的人,是真正的忠。

  “谁敢调查他们、动他们、对他们不利,朕就杀了他!”

  崇祯皇帝眸光凛然,杀气腾腾。

  不知多久,他返回养心殿,按下心来,开始处理奏疏,方才打开第一份,快速扫过之后,又不禁一阵愁苦。

  流民,又出现了。

  且,仅仅这一批次,便足有万人,直奔京城而来。

  先前的万余流民,已令朝廷束手无策了,还是突然冒出来的两位公子,自发掏银子,帮朝廷赈济,挽回些许颜面。

  眼下,又来了万人,怎么办?

  是夜。

  户部郎中赵巽忧心忡忡的回到家,虽已是一身酒气,却仍旧叫管家烫了酒,继续喝。

  他这边已然得到了最新的消息,又有一万流民赶来京城这边,于是心绪尤其的复杂。

  是他,主张朝廷赈济先前京城跟前那万余流民的,跟着,其他地方的流民可能得到消息,纷纷赶来京城。

  可以说,若这边不赈济先前那万余流民的话,后续不一定有这么多人赶来。

  现在,问题来了。

  又多出来一万人,怎么办?

  赈济?

  朝廷没有银子!

  若再指望那两位公子的话……人家都已然为朝廷、为他这个户部郎中做了许多了,岂能指望更多?

  “咋啦,老爹?”赵旭走了过来。

  赵巽斜瞥一眼,懒得搭理。

  “看您这样子,可是半点不像是那个天地不怕的赵石头啊。”赵旭笑呵呵,略带讥讽的意味。

  “滚去读书!”赵巽厌烦的很,尤其是看这混账东西没半点正形,气不打一处来。

  “说说看啊。”

  赵旭却是浑不在意:“说不得我有法子,帮您解决麻烦呢?”

  赵巽猛的灌酒,是又气又怒:“流民来了,又来了一万余人,来,你给我一个解决的法子!”

  啊……

  赵旭会意过来。

  原来是流民啊,又来了一万。

  嗯……问题可是有那么一丝丝大了。

  “简单啊,先前不是有两位什么狗屁公子联手赈济了万余人了吗,而今又来了万余人,继续叫他们出钱、出力就是了,有什么难的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