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惊喜吗?这还有地暖呢!
“以后就把这里当做药房吧。”
【叮咚!药房(2级)建造成功,奖励初级拳法精通!】
朱慈烺一愣。
心说我建造个药房,你不奖励我医术,奖励我拳法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也不挑。
只要只好东西就行。
一阵庞大的记忆涌入,一瞬间,二十年的拳法经验,全部灌输进了他的脑海中。
朱慈烺立刻走到屋外,对着一棵碗口粗的大树,一拳打了下去。
轰!
咔嚓!
一拳二十年的功力,直接将那一棵碗口粗的大树拦腰打断。
周围人都惊了。
眼珠子瞪的溜圆,下巴都差点没有惊掉下来。
“我靠!我眼睛没花吧?我到底看到了什么!”
“我可能出现幻觉了,我好像看见老大一拳打断了一棵树。”
“不,你俩没看错,因为我也看到了,乖乖,老大竟然还有这么生猛的一面吗?”
“太祖保佑!太祖显灵了!”
队伍中,有一种朱元璋的狂热粉。
见到朱慈烺这么生猛,顿时以为洪武大帝附身,直接跪了下来,大声高呼。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跪下来大喊。
这事儿,你管他真不真。
跪就完了,拍马屁赶早不赶晚。
于是乎,一众几十人,连着那些原住民在内,都跪在地上齐声高呼。
这倒是弄得朱慈烺有些不好意思了。
连忙笑道:“你们快起来吧,活还没干完呢。”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初级拳法竟然这么牛逼。
一拳打断一棵树,好家伙,感情这初级拳法精通,是按照霍元甲来的啊。
初级都这么猛了,那中级?高级呢?
除了拳法,还有刀法、枪法、箭法……
要是都给堆满,自己还不得一个人单挑一个师!
朱慈烺心神澎湃。
他本来以为自己拿的是历史剧本,没想到竟然是高武剧本!
“下一个咱们做宿舍啊,得大一点儿。”
现在大本营一共有一百三十人上下。
就按六人一间来算,也要二十二间宿舍了。
就现在这十几万块砖,估计也就勉强能把宿舍盖出来。
朱慈烺先选好了地点,并且进行了划线。
之后,就会有人拿着锨过来将地基挖出来。
因为已经进行过一次了,大家也都了解了流程,可以多个工地同时开工,朱慈烺只需要游走监工就可以了,也不用亲力亲为。
速度,也提升了很多。
“这以后就是你们的宿舍了,仔细点儿啊。”
朱慈烺俨然化身包工头,一点皇帝的架子都没有,跟大家打成一片。
这就是带小队伍的方式。
虽说大家都管他叫陛下,但他不能真的端着皇帝的架子。
以他现在的势力,充其量也就是个山大王。
说白了,就是哥们兄弟一个锅里吃饭的交情。
不管是叫陛下、大王、殿下,还是老大、大哥,其实都没事。
只要是把他当自己的老大,听命于他,这就可以了。
登基称帝,这事儿还早。
一百多人要是还装样子登基,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对,砖一定要错层摆放,黏土要舍得放,一定要码整齐一点,这样才结实。”
朱慈烺游走于各个工地,仔细的督导着众人的工作。
大家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是动手能力都很强。
一开始还生涩一点,几个小时之后,就逐渐熟悉了。
日渐西斜。
盖房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毕竟不像之前搭建的那种一级房屋,那种房子只能算是好一点的庇护所而已。
真要是在里面过冬,还不得冻死个屁了的。
现在的砖房建造进度是慢一些,可质量好啊,保暖啊。
毕竟是自己住的东西,怎么着也不能马虎应付。
真要是整出豆腐渣工程,那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傍晚。
外出的采集队伍,也渐渐都回来了。
今天的收成不错。
除了采集的不少的粮食和水果之外,竟然还猎杀了一头牛和一只鹿!
这些食物经过厨子简单的烹饪,也都化作美味的佳肴,好好的犒劳了一下疲惫的身体。
而外出的队伍,在吃过饭之后,也是看到了今天建造队伍的成果。
一个个激动不已。
“砖房子!”
“砖瓦房!里面还糊的这么平整!漂亮啊!”
“真棒啊,这是不是陛下的寝宫啊?”
“不是,那间盖好的是药房,这一排正在盖的是咱们的宿舍。”有人解释道。
“什么?咱们的宿舍?”
“老大的寝宫还没盖,就先给咱们盖宿舍了?”
“老大万岁,陛下万岁!”
一听说这一排新房子,都是给自己等人准备的宿舍。
一众锦衣卫又激动,又感动。
在既定的概念中,所有的皇帝,都一定是先管自己住的舒服的。
就算是个山大王,肯定也是先把自己住的地方弄的舒舒服服的。
可朱慈烺,不仅没有先顾着自己享受,竟然还先给他们盖房子,这让他们十分感动。
顿时觉得,当初背井离乡,跟着朱慈烺来到这里,是多么明智的一个决定。
虽然这里偏僻,也不繁华。
可看到生活的不断改善,仍旧感觉生活充满希望,未来可期!
众人兴奋、激动、喜悦。
朱慈烺都看在眼里,也十分开心。
或许,这就是自主创业的乐趣吧。
算起来,他这条件,比起他的便宜老爹崇祯皇帝朱由检,还算好的了。
虽说自己人少,开局啥都没有,可是好管理啊,不用勾心斗角啊,而且还没有强敌,随便自己发展。
可崇祯继位的时候,朝廷已经乱的不行了。
又是阉党又是东林党,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北方还有清军威胁,根本就没办法放开手脚去干。
加上自己能力也不够,不是那种天选之人,当了十几年皇帝,纵有凌云之志,也还是让大明在自己手里完蛋了。
朱慈烺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水准是什么样的。
就算真的把他替换到朱由检的位置上,也不见得能做的更好。
还不如跟现在一样,直接从基础开始,一点点去发展。
次日清晨。
建筑队早早的就起来开始上工了。
当朱慈烺起床的时候,发现大家已经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到底是给自己干活啊,这个积极性,是多少老板梦寐以求的。
也是。
真要是哪个老板给个任务,说这个活完成了,收益全归你。
恐怕员工就是不睡觉都得给干出来。
人不是没有积极性的,只是看跟不跟自己的利益挂钩。
就像现在。
干建筑那么累,可这几十号人还是起了个大早。
朱慈烺明白,这就是因为兴奋,导致体内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大量分泌所导致的。
而当他来到了众人身边的时候。
自身附带的多重buff光环,更是让速度加快了不止一筹。
而众人在这些天,也早就习惯了朱慈烺在身边的时候,那种浑身充满干劲的感觉。
所以一有这种感觉,就明白,朱慈烺过来了。
“老大!”
“陛下!”
“王!”
众人纷纷等他打招呼。
朱慈烺也笑笑,跟大家回礼,然后融入到建筑的工作中去。
其实,他本身也不是什么建筑工人出身。
只是动手能力比较强而已。
而且对建筑的基本要求,也有一些研究和了解。
加上系统给的图纸,这才能有现在的效果。
他对成果还是相当满意的。
甚至就在这个地平和前面的平整度上来说,比很多业余的施工队都要强了。
前世他老家的房子,也曾经找村里的施工队来盖过。
那个效果,简直就不忍直视。
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做,就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看来,这不光是技术的问题,用心才是更重要的。
在朱慈烺的指挥监督下,一天下来,五六个宿舍的墙体就出来了,这还是众人都没有那么熟悉的情况下。
如果以后干的多了,速度只会更快。
转眼间,四天的时间过去了。
二十二间宿舍的墙体都已经弄出来了。
而那十几万块砖,也已经剩下不多了。
朱慈烺算了一下,差不多还够铺一下室内的地平,正好可以做个地暖。
于是,他在房间内,将红砖竖着垒出了蜿蜒的烟道,烟道是互通的,上面在用红砖把顶封上,用黏土填缝。
屋里有一个壁炉,壁炉做了下沉,还连着那些烟道。
柴火点燃之后,把壁炉的门关上,那些热气就会顺着烟道在屋子里盘旋着转一圈,然后才顺着连通道屋外的烟囱排出去。
这就是很原始的地暖了。
虽然不如水暖的保温时间长,也会有些干燥。
可毕竟便宜方便啊。
在这种地方,还是这个时代,能用上地暖,简直不要太幸福了。
要知道,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大多数家庭都没有通暖气,更不用说地暖了。
在没有通暖气的地方,不论是燃起取暖还是电取暖,那昂贵的费用,都不是普通家庭消费的起的。
冬天不论再冷,都只能忍着。
可是在十六世纪的亚美利加洲,他们,竟然已经可以实现全员地暖了。
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王,这是在做什么?”小石头疑惑的问道。
其实,不光是他们这些原住民,就连那些汉人锦衣卫,也是一脸的迷糊。
他们也没有这个地暖的概念。
冬天,最多也就是在房间里放一盆炭火而已。
朱慈烺解释道:“这东西叫地暖。”
“地暖?”
“嗯。”他指向壁炉,“柴火放在里面点燃,关上壁炉门之后,里面的热气,就会顺着砌好的烟道,在房间里转圈圈。”
“这样一来,地面的温度就提升了,冬天睡觉的时候就不会冷了,而且地面也是热的,不会冻脚。”
地面的温度,直接影响脚的温度,脚的温度,直接影响全身的温度。
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脚底凉的话,身上就算是贴十个暖宝宝都热乎不起来。
可只要脚底热乎,身上也就不会觉得有多冷了。
综合来说,地暖的取暖效果,可以说是诸多取暖方式中,效果最好的了。
听到朱慈烺的介绍,众人眼前一亮。
“竟然还可以这样!”
尤其是对于这些原住民来说,每个冬天都不亚于渡劫。
他们的居住条件不好,也没有很好的保暖措施。
天热的时候还好。
可到了冬天,严寒袭来。
那是非常难熬的,每年的冬天,都会有很多老人熬不过去。
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好足够的过冬食物的话,冻死饿死的人就更多了。
在自然之力面前,人的力量,总是显得那么的渺小。
然而,现在他们竟然见到了有人,竟然可以靠人的智慧,去战胜自然的力量。
这简直就是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听说,北方因为过于寒冷,那里的人,会制造火炕,就是将炉灶弄的跟床一样。只要点上火,床上就会非常温暖,他们靠这种方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
还是有见多识广的锦衣卫,认出了这地暖的原理。
其实,火炕这东西,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朝。
毕竟北方实在是太冷了,冬天零下几十度,如果没有靠谱的取暖方式,以人类的身体,绝对抗不过去。
这也是环境逼出来的智慧。
这东西也不是朱慈烺发明的,他只是按照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剖析了原理之后,就地取材而已。
说起来,也都是取的前人的智慧。
“这东西的确是源于北方,换一下思路而已。其实,不光是可以用于地面,把墙壁加以改造,也是可以的。有时候,把思路开拓出去,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朱慈烺的话,让众人沉思,觉得非常有道理。
“好了,都别愣着了,都看清楚了吧?看明白了干活去吧,我给你们划线,你们按照我的方式来。”
“好!”
因为有了砌墙的经验,地暖的施工就更快了。
一天的时间,基本的上都完成了。
次日清晨,霞光红的耀眼。
空气中的湿度,也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
远处的天空阴沉沉的,明显是要下雨了。
这一场雨,不知道会下多久。
新盖的宿舍还没有封顶,如果被雨水灌透的话,后期维修会很麻烦。
于是他让采集的队伍也来帮忙了。
一定要在下雨之前,把宿舍全部封顶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