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行商十年,我不止富可敌国

第33章 妖术?物理套路!

  十一月二十二丑初。

  养心殿。

  偌大的宫殿在夜晚中萧瑟的有些空虚,殿门和旁边回字廊道里也没有禁卫军的卫士,因为今晚这里绝对是紫禁城中最安全的地方,只因为一个人的存在。

  国师姚广孝穿着黑衣僧袍静静地坐在朱棣的面前,此时的朱棣披着羊毛毯脸上满是疲态,司礼少监侯显小心拨弄着铜盆里的炭火。

  这是一个巧活,稍大力一些便会溅出火星,翻面不及时则火不旺。

  “我昨晚又做噩梦了,梦见我的大侄子带着我爹来砍我的脑袋。”

  朱棣语气平静,就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姚广孝睁开双眼,并没有去看朱棣:

  “一切业障皆有缘法,陛下何须自扰。”

  朱棣看着铜盆中的木炭从火红到熄灭突然说道:

  “山西大旱,灾民不知几何,我听说已到了易子而食吃白肉的境地。天降大灾当是天子德行有失,我准备下罪己诏,不知大师怎么看?”

  姚广孝眼露悲悯缓缓道:“陛下自登基以来扫北漠拒南蛮,修永乐大典,可谓是文治武功,何来德行有失?”

  朱棣却又不再聊山西旱灾,而是沉声道:“我当燕王时,大师许我戴上白帽子,转眼间已蹉跎数年,兢兢业业不敢怠慢,御驾亲征到斡难河边,迁都北平守备国门。”

  朱棣的眼前浮现过往的一幕幕,最终他拉紧身上的羊毛毯叹道:“哪怕我将永乐大典修成千古第一奇书,那些史官也不会在春秋簿上记我是顺位继承。”

  姚广孝沉默,他想起当年靖难一役,大军攻破应天,但建文却带着传世玉玺逃亡海上,从此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

  虽然派下郑和与大明水师远洋寻找,但建文却带走了他皇爷爷秘密留给他的四艘灵船。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何必执着于一方玉玺。”

  姚广孝眼神一凝: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朱棣的眼前一亮,这是大周武皇武则天的四句偈言,也是他此次让国师姚广孝大办水陆道场的原因:

  天授元年七月初,僧怀义和东魏国寺僧法明给武则天送来四卷《大云经》。

  《大云经》言:“则天乃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人世主,唐氏合微”。

  武则天喜不自胜,因为这部佛典中有菩萨转身为天女当国王的经文。

  释迦牟尼为大众说法,告诉浮光天女:“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汝于尔时,实为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

  八月中,慧智和尚讲说佛陀现世化身为佛头,天佑武则天称帝。

  天授元年九九重阳,六十七岁的武则天从容登上神都洛阳的巍峨门楼,由此武代李兴,立国号大周,称圣神皇帝。

  神龙二年,东海天灾,慧智和尚带天降佛头镇压,行至琉球遇风暴乃以佛头镇之,风暴止船队平安返回。

  如今大明水师从海上寻回佛头,既然寻不回玉玺不妨效仿武皇。

  朱棣知道他的时间不多,名正言顺只能借助天意佛头,挡住悠悠世人口。

  良久之后,朱棣直视着姚广孝的眼睛问道:“这世上真的有佛吗?”

  姚广孝目光平静:“佛只在陛下心中。”

  ......

  “哦,原来皇帝也得靠佛祖正名啊。”

  桃夭夭听完许平安的讲述,恍然大悟道。

  许平安暗道,看来传说中的永乐大典面临着公关危机也只能借助于神佛的光辉。

  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越是名不正言不顺就越需要这种神明色彩,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不也暗地里叫人在庙宇背后学狐仙喊:“大楚兴,陈胜王。”

  小小的泗水亭长刘邦更是身随龙虎之气,大腿上一大片黑痣嘛!

  等说完千佛堂,桃夭夭意犹未尽离去,而二叔许志乾则赖在许平安的小院。

  翌日,许志乾早早离去。

  许平安修习灵眼之后也出了门,千佛堂马虎不得,他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匆匆忙许平安路过一个小巷,不留神一个撑窗木棍打将下来险些砸到他的脑袋。

  正欲发怒,抬头看到一貌美女子,水雾黄杉薄纱裙,容貌妩媚,欠着身子看着许平安,脸上带着盈盈笑意。

  “官人,帮奴家捡上来啊!”

  许平安微微愣神,怎么这么熟悉呢?

  这女子很是熟悉,但一时之间许平安却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

  不过本着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心思,许平安拾起地上撑窗木棍快步上楼。

  “金莲,我来了!”

  不,不能再想下去了,说不定她有个小叔子叫武二......

  上了楼,房间内是简单的摆设。

  女子笑着接过许平安手中的撑窗木棍:

  “许大官人,我们又见面喽。”

  许平安一愣,他却是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

  “哼,许大官人还真的是贵人多忘事呢!前两日分明才在沈府见过的。”

  女子轻哼一声,幽怨的望着许平安说道。

  “你是离秋?”

  许平安猛的记起,怪不得他看面前这女子有些眼熟,原来她便是当日沈府中拿去避尘珠的仙子离秋。

  “韩老头多嘴,女孩子的名字哪能这么轻易告诉人家?许大官人你可得为我负责哦?”

  离秋调笑道,算是承认。

  许平安听的满脸黑线,总不能知道个名字就要负责吧?

  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对了,当时在沈府你是怎么从壁画上提下灯笼的?”

  许平安突然想到什么开口问道,当时离秋和韩余洋逃脱之后,他仍旧看到墙上的灯笼还在亮着火光。

  当时在飘香楼里只顾着避尘珠,倒是忘记询问这件怪事,此时又见到离秋怎么能再错过。

  离秋撇撇嘴道:“有什么稀奇,不过是一些樟脑罢了。”

  “樟脑?”

  许平安不解道。

  樟脑出韶州、漳州,形似龙脑,白色如雪,樟树脂膏也。

  既然是樟树脂膏自然便能燃烧,可那么点樟脑如何能燃烧这么久呢?许平安向离秋询问。

  “那有何难,加些海盐就好了。”

  离秋倒是毫不藏私。

  许平安略一思索便明白其中奥秘,因为海盐归根结底是氯化钠,而氯化钠显然要比易挥发的樟脑的溶沸点要高,因此燃烧的时间便更久。

  本以为是妖术,原来是物理套路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