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千头万绪
后世的华夏地图被形容成雄鸡。
而东南和南方两座岛则被形容成两只脚。
算算时间,此时东南那只脚已经被红毛鬼子占了,也就是葡萄人,直至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直被外族霸占。
“此时的明朝千疮百孔,内忧外患全部堆积到了一块,别说解决东夷岛被外族侵占的问题,能渡过灭国的危机就不错了。”
至于推倒重建,朱易也想过。
所谓破坏容易建设难,真要把现在的大明推翻,改朝换代,以他掌握的资源不是做不到,却也并不容易。
以如今的大明局势,加上他的身份,一旦造反,最先反对他的就是至亲。
而天下也没到名不聊生的地步,响应者寥寥。
大明还没到真正覆灭的地步。
即使他真的推翻了大明,重新建设也没那么容易,改朝换代,天下百姓遭殃,哪怕再注意,也会影响普通百姓的正常生活。
从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开始算,哪怕加上清军入关,到真正覆灭也经历数十年。
这数十年中,要说天下社会经济没受影响,不但没退步,反而向前发展了,鬼都不信。
这些时间里,你怎么可能专心搞科研建设?搞强军建设?
真正有才的人,在没有情势真正明朗前,肯定会追谁大明,而不会跟着他造反。
如果一造反就成功,一成功就能开始飞速建设,华夏历史动荡的时间至少缩短一半。
可能吗?历史上哪次起义会一帆风顺?
自从穿越后,他便一直思考。
思量再三,权衡再三,他决定不推翻现有朝廷,而要在大明的皮肤下做内科手术。
不知不觉中,把除了大明这两个字外的东西都给改了。
而搞科研建设,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大明,并不像后世之人想象的那么排外,也不想清朝那么狂妄自大,看不起一切蛮夷之人。
所以,只要他制造出来的东西,对大明有利,大明的士大夫阶层便能接受,再加上有利可图,更不会排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道理他很懂。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个道理他也很懂。
科技创造就是推动经济发展。
而科技强军则是潜移默化的改造上层建筑,两手都要硬,两条腿走路。
蛊惑魏忠贤进言天启帝,成立军机处就是第一部。
至于推动发展经济的事情,他已经蛊惑朱由检行动了。
“朱由检虽有雄心,想干出一番事业,重振大明,可惜他的性子不符合,非但无法振兴大明,反而会让大明灭亡的更快,此事还是由我来吧,但朱由检也不是一无是处,在经商上极有天赋,也不能浪费了。”
朱易暗自琢磨,心里已经有了未来的路线图。
“千头万绪,前面路上的磨难可不是一星半点,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东南台岛,等钢铁产量上来后,就得着手准备钢铁战舰的图纸和模型了,不知多久才能造出一艘我想想的钢铁战舰。”
“无需太过先进,只需比现在的战舰先进一些就成,这样的话,造出一艘战舰,应该不会用太久时间,只是需要考虑钢铁产量和铸造工艺。”
“三宝太监带领大明战舰下西洋,宝船巨大无比,却不适合当做战舰,我只需稍加指点,应该很快就能制造出适合海战的战舰。”
“战舰上的炮舰还得仔细琢磨下,还有炮弹。”
朱易长嘘一口气,感觉脑瓜疼。
辽东建虏虽被打的不敢轻易挑衅大明边疆,林丹巴图尔和宰赛趁机与建虏打斗起来。
虽说建虏兵被他消灭了近八万,可还有十余万,不可小觑。
哪怕林丹巴图尔和宰赛联手,也不一定灭了建虏。
建虏一日不灭,他就不能安心。
以皇太极和辅佐他的人来看,只要大明边军稍有疏忽,就会被对方得逞。
大明内部又因党政,为了各自利益争斗,无法形成合力对付外敌。
这也是原本历史中,建虏能够崛起,并取代大明的最重要原因。
以当时明朝的国力,如果没有内斗,真诚形成合力,凝成一股劲,建虏根本不可能发展壮大。
“东印度公司已经成立了二十余年,发展到一定规模,特别是西方的战舰,真要在海上打起来,此时的大明海军,还真不是对方的对手。”
“葡萄人,西班人,禾兰人,大不列人,都是海上的对手,至于陆地上……道路得修,特别是铁路,可这一切都需要钢铁。”
“我不是保姆,除了关键的东西,其他东西还需这个时代的人发明。”
“我的定位是导师,而不是保姆,引导他们,不能事事亲为,否则的话,累死都是轻的。”
“对了,宋应星和徐光启,这两人得收到麾下,大力兴办教育,增加功课教育,这才是根本,也该见见信王朱由检了,赚了这么多钱,得往教育上投点。”
“我也可以大力兴办教育,开学堂,但需要和其他人沟通一下,免得被别有用心的人使坏,一旦被朱由校怀疑,我就只能被迫逃亡了。”
“展飞,你给我查下宋应星和徐光启。”
“是,少爷。”
朱易使劲揉了揉脑袋,他记得这两人好像有官身,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并没花功夫了解这些人,此时响起来,只能让惊鸿阁调查了。
翌日。
叽叽喳喳的鸟鸣传来,朱易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
推开房门,已是天光大亮。
“请少爷漱口洗脸。”
丫鬟端来洗漱用的水,朱易漱了漱口,洗了把脸,顿时来了精神。
这种生活,以往只能存在于幻想中,如今实现了。
“其他的可以改,这种生活方式最好能不改还是不要改,纨绔的生活,真好。”
在下人的伺候下,朱易吃完早餐,换好外出的衣服,喊上展飞和张姌便出了门。
一开始,朱易是非常反对这种奢侈生活的,他的三观不允许他这样。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
这才过了多久,朱易便开始享受其中了。
人人平等?去他妈的,世上哪有真正的人人平等?
许多人一出生的起点,就是其他人一辈子努力都达不到的终点。
比如说此时的朱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