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灾星
朱易两人又说了许多事,在房中转了几圈。
对朱易来说,这种景象并无丝毫吸引力,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肯定是不可描述之景,会让许多人以为真的到了仙境。
这种景象,也只有仙境中才会有,凡人怎么能居住其中?
“听说有好玩的的?我来看看……”
一声娇呼传来,张姌从外面闯了进来。
房中之景入眼,顿时惊得小嘴圆张,久久不能闭合。
“这……这也太漂亮了,宛如仙境一般,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张姌双眼死死盯着金碧辉煌房间,慢慢向前走去。
“这是……”
“这是殿下突发奇想,想出来的好主意。”
不等朱由检说完,朱易连忙打断,把琉璃仙境的主意推到朱由检的头上。
他可不想张姌来找麻烦,要找就去找朱由检。
朱由检顿时露出一副苦瓜脸,对着朱易摆了个无奈的神色。
信王朱由检虽然只有十岁,因为生活环境所迫,比普通孩子相对早熟一些。
“啪……”
“啊……”
玻璃掉落地上摔碎的声音,接着是女子特有的刺耳尖叫声。
“别动,不要动,越动越……”
并清楚房间摆设的人,乍一进来,根本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哪怕张姌是武林高手也不成,因为镜子相互反射出来的物件太逼真了。
“啪啪啪……”
“啊啊啊……”
不等朱易说完,一片玻璃碎裂声传来,夹杂着女子的尖叫声。
声音太刺耳了,朱易捂着耳朵退出房间,朱由检也连忙跟了出起来。
如果是以往,这么多玻璃器皿被打碎,哪怕是身为王爷的朱由检,也要心疼半天。
如今嘛,坏就坏了,不值几个钱,再炼就是了。
他有这个底气,皇家产业集团的第一个盈利的行业就是玻璃制造,已经可以大批量的制造玻璃器皿,不要说玻璃碗玻璃杯,就是镜子,翌日间也能造出上百块来。
随着工艺成熟,制造的速度越来越快。
来到房外,朱易两人对望一眼,全都无奈的叹息一声,院中其他人则是莫名其妙的看着房门口,不知发生了什么。
“啊……你们要干什么?为什么摆那么多玻璃器具?吓死我了。”
把房中的玻璃器具打碎的差不多的时候,张姌终于从房中跑出来,怒气冲冲的看着朱易两人。
“小姑奶奶,是你吓死我们了好不好?就去就乱跑,你知道一个玻璃杯值多少钱吗?你赔得起吗?还在这儿大呼小叫?”朱易恶狠狠的瞪了张姌一眼。
“我怎么知道你们在里面干什么?”张姌有些底气不足。
“身为女子,不管不顾就往里冲,要是我们正光着屁股洗澡呢?”朱易道。
“哼,我一剑一个,然你们不能人道。”张姌小脸通红,张牙舞爪的要出手。
“真是最毒妇人心,还不去筹钱,你打碎这么多玻璃器具,至少也要五万两银子。”
朱易冷冷的看着张姌,让对方全身打了个寒颤,冷哼一声,纵身离开了。
“呼,这母夜叉,总算走了。”朱易长出一口气。
朱由检同样松了口气,好奇的看着朱易,道:“先生,我看姌姐姐挺喜欢你的,你难道对姌姐姐没感觉?我不信。”
“你喜欢这种母老虎?”朱易反问道。
朱由检连忙把脑袋摇成拨浪鼓,道:“我可不敢,我哪有那本事。”
“你都不喜欢,凭什么我喜欢?”朱易反问道。
朱由检喃喃道:“我只是感觉你应该喜欢,你们看起来像金童玉女,非常般配。”
“你见过这种母老虎般的玉女?”
“先生,我现在就去找房子,让工匠按照你说的改造,然后摆放玻璃镜和玻璃器具,您就等好吧,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由检讪笑一声,连忙转移话题,他可不想在张姌身上纠缠,免得惹来不测之祸。
正要转身离去,忽见房中红光闪烁,朱易知道事情大条了。
“快救活,着火了。”
院中的所有护卫全动了起来,打水灭火,至于纵火元凶,早不知跑哪儿去了。
看着越来越大的火势,恨得朱易牙痒痒。
“这丫头就是个灾星,到哪儿哪儿倒霉。”
幸好发现得早,火势很快被控制下来,加上数十个年轻力壮的护卫以及院中的水塘,最终没酿成大祸,却让两人一阵心惊肉跳。
“还好没酿成大祸。”朱由检松了口气。
朱易驾着马车离开静心小筑。
“少爷,咱们回府还是……”
“去礼部找徐光启,我想和此人见个面。”
朱易斜躺在马车上,懒洋洋的说道。
如今正是三伏天,天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不管怎么坐,怎么躺着都不舒服。
“少爷,因老爷吩咐,有件事我一直没和您说,如今不得不告诉您了。”展飞面露犹豫。
“什么事?老头竟然还想瞒着我?”朱易顿时来了精神,使劲扇着蒲扇。
“老爷是礼部右侍郎,上面还有礼部尚书孙慎行,左侍郎顾秉谦,以属下的了解,礼部尚书一直想入阁拜相,中间也做了不少努力,可老爷身为右侍郎,平时也没做什么,竟先一步入阁拜相,这让孙尚书很不满。
后来纷纷传言,老也能入阁拜相,皆是少爷的原因,因此,孙尚书就记恨上您了,认为是您把他入阁拜相的机会抢走了,入阁拜相,是每一位官员的最高梦想,对少爷来说,或许算不得什么,可对孙尚书来说,很可能是终生遗憾,您现在去礼部找徐光启,如果碰到孙慎行,恐怕会……”
“恐怕什么?为难我?真要如此,还真要庆幸此人没有入阁,心胸如此狭窄,入阁拜相又能做成什么事?直接去就是。”
朱易斜躺到车子上,甚是想念后世的空调车。
普通人出行都比如今他舒服,坐在空调车里,喝着冷饮,玩着手机,想想就觉着激动。
可想到再也回不去了,心里一阵气闷,只能快点推进明朝工业发展。
看能否在有生之年,重新用上空调,坐上空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