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殇之风云起

第8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

明殇之风云起 西楼暮雨 3261 2024-11-15 08:55

  贵妃寝宫。郑贵妃已经在床上躺了半个月了,自从万历驾崩,太子登基后,她又惊又怕,卧床不起,说是病了。太医也来瞧了好几回,都没瞧出什么毛病来,只有她清楚自己的病其实是心病。想想这些年来,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福王登上太子之位,费尽心机,一面极力讨好万历,一面不择手段打击太子朱常洛。

  “妖书案”、“梃击案”等阴谋都是冲着太子而去的,如果不是东林党人拼命维护太子,这会儿说不定即位的就是福王了。也正因此,朱常洛对东林党人充满了感激之情。郑贵妃的心病病因不在朱常洛身上,而在东林党人那里。

  她知道朱常洛是个仁厚之人,早先他处理“梃击案”的方式就足以说明问题,因此尽管郑贵妃曾经百般算计他,但因为郑贵妃是父皇的宠妃,朱常洛也不好在父皇刚驾崩不久就对郑贵妃下手,他不会这么做。

  但东林党中的激进分子则不断要求严惩郑贵妃以及当年“妖书”、“梃击”诸案中的涉案人员,这些杀气腾腾的言辞令郑贵妃心惊肉跳、夜不能寐,苦思冥想脱身之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太监李进忠的点拨下,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妙计,她相信这一次她已经赢定了。

  这时,太监李进忠匆匆进殿,叩头:“小奴叩见娘娘。”帘子后面飘出郑贵妃懒洋洋地声音:“差事办得怎么样了?”李进忠恭敬地说:“娘娘,都办妥了,小奴办差,您就放宽心吧,人小奴也给带来了,要不娘娘您先瞧瞧?”郑贵妃示意侍女拉开帘子,她坐起身说:“好吧,让本宫瞧瞧你找的都是什么货色。”李进忠爬起来冲殿外喊了声:“进来吧。”

  话音刚落,一队宫女打扮的年轻女子轻轻地进殿,走到殿中央给郑贵妃施礼,整齐的声音回荡在殿中:“给娘娘请安。”郑贵妃睁大眼睛,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这八个女子,只见她们个个面若桃花、婀娜多姿,一样的身材,甚至相貌也颇为相似,一个个如同仙女下凡。

  虽然穿着宫女的衣服,但一点也掩盖不住她们的光彩,弄得郑贵妃心中不禁有了几分嫉妒。她满意地点头,问李进忠:“小李子,你说把这八个美人儿献给皇上,皇上会怎么样?”李进忠笑道:“那肯定是圣心大悦呀,娘娘,小奴敢保证皇上肯定满意。”

  郑贵妃放心的说:“但愿如你所说吧,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本宫静候佳音。”李进忠:“娘娘,您就等小奴的好消息吧。”

  李进忠为了完成郑贵妃交办的献美女于泰昌皇帝的任务,颇费了一番周折。由于他只是郑贵妃宫中的太监,并不属于司礼监,因此是不能直接接触皇上的,进献美女就更不可能了,为了接触到皇上,李进忠把目光投向了一个人-------魏朝。

  此时的魏朝已经被王安调到皇长子朱由校宫中当差,和皇长子的乳母客氏发展成了“对食”关系。另外,魏朝已经成功的跻身王安的心腹干将之一。

  自从卢受被贬自缢后,王安便平步青云,取代卢受掌控司礼监,将卢受的徒子徒孙一网打尽,随即安排自己的心腹进入内廷各监局。

  魏朝由于紧紧跟随王安,忠心耿耿,深受王安信任。李进忠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想方设法巴结魏朝,希望通过魏朝的引荐引起王安的注意,那样一来接触皇上就轻而易举了。

  李进忠的功夫没有白费,他甚至改回了魏姓,他本姓魏,进宫后改姓李姓,重新改姓是为了讨好魏朝,并认魏朝做干爹,魏朝非常高兴,逐渐视魏进忠为心腹之人,并将他引荐给王安,王安对这个面相忠厚老实的魏进忠也颇有好感。

  一来二去,魏进忠也就成了司礼监的熟人,凭着和魏朝的关系,他终于可以自由出入司礼监,完成了计划中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至为关键的第二步了---------见皇上。

  过了几天,魏朝因为脱不开身,让魏进忠把新到的奏折送乾清宫交皇上御览,魏进忠心中窃喜,机会终于来了。他立即着手开展他的计划……

  乾清宫外走廊。两个小太监捧着一摞摞奏折跟在魏进忠后面,迈进宫门。一进门,魏进忠就跪下叩头:“小奴魏进忠叩见皇上。”朱常洛正在埋头审阅奏折,抬头看了一眼,边批边说:“是送奏折的吧?放到那儿吧。”魏进忠示意小太监放下奏折,挥手打发他们出去。

  朱常洛抬头,看魏进忠还在,问道:“你还有什么事吗?”魏进忠动情地说:“小奴看皇上日夜操劳国事,殚精竭虑,忧心忡忡,小奴斗胆劝皇上保重龙体啊。”

  朱常洛似乎有所触动,感慨道:“难得你的一片心意,国事如麻,容不得朕片刻轻松啊。”魏进忠:“皇上忧国忧民,后宫都为之动容,郑贵妃娘娘托小奴进献一件宝物于皇上,敬请皇上笑纳。”

  “宝物?……”朱常洛停住笔,打量了一番魏进忠,问道:“什么宝物?”魏进忠神秘地说:“此宝物只能在晚上进献……”朱常洛似有所悟:“那…晚上你送到弘德殿吧。”魏进忠欣喜地说:“小奴领旨。”

  夜。一轮圆月悬在夜空中。魏进忠领着八名美女匆匆进入弘德殿……

  大明门外。等待上早朝的各部官员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什么,太阳升起老高了,高大的大明门纹丝不动,看不出开启的意思。户部尚书李汝华背着手,来回踱步,转一圈就瞟一眼大明门,然后继续踱步,旁边的方从哲看在眼里,淡淡地说:“茂夫,稍安勿躁。”

  李汝华凑近说:“皇上这是怎么了,前两天还好好的按时早朝听政,今儿个怎么这会儿了还没动静?”

  方从哲看看不远处的刘一燝、韩爌和周嘉谟等人,意味深长的说:“别急,有人比咱们更着急。”李汝华看看他们,似有所悟的点头沉吟…….

  那边,东林党的官员也在议论此事。周嘉谟也是一头雾水,问刘一燝:“阁老,皇上今儿个是怎么了?都快巳时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刘一燝叹道:“老夫也正纳闷呢。”

  韩爌接过话:“再等等吧,王安会传出消息的……”

  “轰隆隆-------”沉重的大明门被推开了。

  王安阔步走出,后面跟着四个小太监,百官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王安身上,王安走出大明门站定,高声道:“皇上口谕-------”

  说话间,百官们已经跪地听旨。

  “朕偶感不适,今日免朝,诸卿都退了吧。”

  王安宣完旨后,脸色凝重的说:“各位大人,就请先回去吧。”众官员面面相觑,也不敢多问,三三两两的离去了。刘一燝、韩爌等人上前围住王安,一个个都是焦虑不安地神情。刘一燝是个急性子,首先发问:“王公公,皇上究竟什么情况,怎么连早朝都免了?”王安沉重地说:“皇上临幸郑贵妃献的美人,一夜没怎么睡,今儿早上感觉龙体不适,这会儿太医正瞧着呢……”

  刘一燝和韩爌听言,面面相觑,面露忧色,周嘉谟不解地问:“一个美人至于让皇上一宿儿不睡吗?”王安摇头:“不是一个,是….八个。”

  “啊!”听到这个数字,刘一燝等人顿时面无人色,惊恐不安。

  刘一燝焦虑地说:“王公公,您一定要劝皇上保重龙体啊。”周嘉谟也说:“是啊,如此纵欲,必定大伤元气啊。”

  王安叹息道:“咱家也是今儿早上才知道此事,列位大人放心,咱家一定会想办法劝谏皇上的。”

  群臣拱手道:“有劳王公公了。”

  王安:“哪儿的话,都是咱家分内的事嘛。”

  夜。弘德殿。御案上的奏折都堆成小山头了。朱常洛从奏折堆里探出头,伸了个懒腰,揉揉眼,丢下朱笔,站起身,一阵眩晕。他晃了几晃,似乎想起了什么:“王安!王安…”他叫着王安的名字,没有回应,他有些烦躁:“王安!…死哪儿去了…”

  王安跑进殿中,跪下:“皇上,奴才伺候着您呢。”朱常洛不满地说:“死哪儿去了?…宣朕的开心果们侍寝。”王安闻言大惊,叩头直谏:“奴才冒死乞请皇上保重龙体……”朱常洛不耐烦地催促:“朕让你宣呢,快去呀!”王安无奈,只得转身出门,招早已等候在门外的美女们入宫侍寝,殿里立即传出朱常洛和美女们的嬉笑打闹声,殿外的王安默默流泪,唉声叹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