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次亲征归来,情绪闷闷不乐,完全不是往日那欢欣昂扬的样子。
梁媛不敢多问。皇上不找她说话,她就躲在内阁,画画看书。
从亲征归来,皇上还没有和她一起睡过。
这日,皇上把她召到了面前,说:”阿媛,这些日子,你过的可好?“
”臣妾日日夜夜思念,担心陛下。除此之外,并无二致。“
皇上点点头,伸出手,说:”来,坐到我的旁边来。“
梁媛听话地走过去。
”可有听话,好好养身子?“皇上抓紧了她的手,轻声问道。
”陛下交代的,臣妾自然要照做!“
”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我交代的,你自己的身体,你必须比别人更关爱才对!“
”知道了!“
皇上抱紧了梁媛,不再说话。
“陛下,你如此沉郁,是否遇到了难题?”梁媛忍不住,还是问了。
“阿媛,我可否求你一件事?”皇上温柔地看着她,说。
“陛下,有什么事情要用到‘求’这个字?真是折煞臣妾了!”
“可否与阿合马重修友好?”皇上说。
梁媛听了,瞪大了眼睛,仿佛听错了。她刚要脱口而出“坚决不会”,又赶紧用理智把这句话压了下去。
皇上这是怎么了?要她与阿合马重修友好。有没有搞错!她梁媛,就为了怼阿合马才留着这口气一直到现在。那个心狠手辣的东西,差点把她用柴火烧死!皇上在平日里,虽然对阿合马委以重任,但很明显地不喜欢阿合马,任由她处处跟阿合马作对。此刻为什么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最真诚的恳求?
皇上是真的要她与阿合马重修友好?是了,他金口玉言,不确定的话,他不会说。他把她从女工局接出来,把她往前推,让她陪着他一起演戏,向蒙古人和汉人都摆明自己的立场,他恩宠阿合马,更宠爱梁媛。而如今,他要她和阿合马同向而立。
”你可有这个肚量?“皇上见梁媛不说话,又问。
皇上从梁媛的沉默里应该已经猜到梁媛的想法,他都不再问梁媛为什么不愿意。
”阿合马对朕的作用,已经大到朕都始料未及的地步。他已经成了朝廷的支柱,没有了他,你期望看到的天下平定,不可能再有。”
此刻,在梁媛的心里,她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那个海都,一定就是阿合马留着,给皇上添堵的。如果西亚的各个汗国都被这么轻易地平定了,阿合马的作用势必会大大减小。这个贪婪的阿合马,在他的眼里,只有利益,没有立场和情感!
梁媛还是不说话。
“阿媛,你说过,你会守护我。我信了。我从一开始就深信不疑。现在,又到了你要守护我的时候了。”皇上举起手,摸着她的脸庞,说,“对不起,阿媛,我情愿没有把你从黄州劫来。你跟着我,也是受罪了。我深深地爱你,却不得不利用你,带着你卷入危险,现在又要让你受委屈,做违心的事情。”
“陛下,你的所思所虑,便也是臣妾的所思所虑。”
“我知道。我知道。”皇上抱紧了梁媛,表情忧郁。
朝前大殿。
皇上当着一众大臣的面,狠狠责骂了真金。他以几件极小的事情为理由,几乎是鸡蛋里挑石头,责骂真金办事不力。
“朕让你监国,你倒好,趁着朕亲征,你便去笼络党羽。你说,你安的什么心思!“
”父皇,这些朝臣,我在监国期间,有所来往,怎么叫笼络!“
”住口!你让朕实在失望透顶!“
”父皇这样猜忌儿臣,儿臣百口莫辩!“
”从今日起,你闭门思过,好好研习藏传佛教,你之前跟朕夸过海口,说要著书,宣扬藏传佛教。这也是正事。你就去做吧!“
”父皇!“真金跪下,他抬起双眼,看着冷漠的父亲,他按下心里的委屈,含着泪水,说:”儿臣听命!“
他望向他的老师们,望向他的同党们,大家都心知肚明一件事,皇上这是故意所为。一向潜心学习儒家之道的皇上,把真金当作接班人来培养,让他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如今,风向变了。
皇后的宫殿。
真金前来拜见。
”母亲,你为什么这么恨我?“还未等皇后开口,真金就问。
”你说什么?“皇后反问,她听不懂自己的儿子在说什么。
”是因为监国期间,儿臣对阿媛娘娘格外照顾,让母亲心生嫉恨吗?“真金又问。
”是你父皇责罚了你?“
”监国期间,儿臣有哪一点做的不好?哪一件事不是为父皇尽心尽力?“真金说着,流下了眼泪。
”你无错,也有错。“
”错就错在,父亲从小让大儒做我的师傅,教我三纲五常、为学之道及历代治乱的道理,而母亲却希望我做一个蒙古家族里安分守己的大哥哥。“
”真金,每个人,这个世间的每个人,都身不由己。你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你是我的儿子,你的苦,我这个做母亲的感同身受。可是母亲的苦,你可有体会半分?“
”母亲,你甚至对爱牙赤比对儿臣还好。为什么?爱牙赤不是你生的,你为何对他如此关爱栽培?“
皇后不说话,她转过身,心里一阵难过。
”因为他没有了母亲吗?因为你下令处死了他的母亲吗?“
”是。“皇后说着,流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