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造反,朱元璋当我大将军!

第13章 臣请罪【求推荐】

  他是他的儿子,是因为他身上流淌着的血液是他的。

  是大明皇帝的。

  但他也同样不是他的儿子,因为他没有皇子的身份。

  这个时候,太多的钱财,太过于聪明的智慧对于他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意识到这一点的朱元璋突然又是有点悲哀,此时的他有一种冲动。

  想要把自己的身份和朱琮的身份都是告诉他的冲动。

  只是,在看到朱琮的目光以及远处那金陵河上的风光之外,他沉默了。

  或许这个时候并不是一个好机会。

  还是等一等吧。

  这般想着,朱元璋就是看着朱琮笑骂了一声:“你这小子”

  “说的倒也是有道理”

  他躺在那里,用之前朱琮给他的帽子遮挡住了自己的目光,目光中或许带着几分的怅然。

  “这金陵河上钓鱼的日子,确实是令人舒坦”

  “也不知道,你这钓鱼能够钓到几时啊”

  朱琮微微一笑,一阵清风吹过,金陵河上一阵风波起。

  “便是钓到这金陵河干枯,或者这鱼儿自己上钩?”

  朱琮打了个哈欠,随手将自己的鱼竿提了起来,之后将那鱼竿上的鱼儿放入了这一旁的水桶中。

  ................

  东宫

  朱允炆坐在书案之前,神色有些许的复杂。

  他不是傻子。

  能够感觉到,似乎从某一天开始,整个皇宫对自己的态度就是不一样了。

  而且,还不是他的父亲去世的那一天。

  那一天之后,因为皇爷爷对他的重视,所以整个皇宫依旧是捧着他的。

  而某一天之后,整个皇宫的态度就是变了。

  就好像他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孙而已,他不再是皇太孙了。

  也不再是皇帝的嫡长子及成人了。

  更加不是这个恐怖的大明帝国未来有可能的掌舵人了。

  这一个变法十分明显而又十分坚定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让他甚至不能够忽略这个事情。

  朱允炆低着头,眼睛中带着些许的思索。

  “到底是什么时候呢?”

  他把玩着手中的东西,眼睛中却是不断地闪过思索的情绪,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焦虑。

  忽然,一道光亮似乎从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好像.....

  好像是皇爷爷某天在宫外过了一夜之后,才是出现的。

  那么,那一晚上,他的皇爷爷到底是遇到了什么?

  到底是遇到了什么,才能够让他改变了主意,甚至散发出了,皇位不再是属于自己的信息?

  朱允炆十分的坚信,若不是皇帝亲自散发了这种信息,那些趋炎附势之人,是不可能这么快改变自己态度的。

  至少他们会犹豫。

  “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朱允炆不断地在思考着,他从脑海中不断地留意着那些被他忽略了的细节。

  比如皇帝在那一夜之后,似乎经常出宫。

  比如皇帝在那一夜之后,似乎有了一些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习惯。

  这些变化都是从谁的身上带来的?

  一时之间,朱允炆沉默了。

  或许,找到这个变化的源头,就是能够知道一切的真相了。

  他抬起头,望着天空,轻声长叹:“到底是谁呢?”

  ................

  北平

  朱棣坐在自己的王府中,慢悠悠的提笔写着字,神色很是淡然。

  他的一旁,朱高炽站在那里,毕恭毕敬。

  “父王,那边传来消息,说太子......太子没了”

  太子没了?

  朱棣的手微微的顿了一下,继而继续有力的写着手中的这一副字。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感慨:“唉”

  “大哥怎么就这样子没了呢?”

  朱棣一边写着字,一边是轻声长叹道:“那老爷子那边如何了?”

  朱高炽依旧是低着头,看起来十分的寻常。

  “那边的消息是说,老爷子本来是心若死灰,在金陵河畔枯站了整整半夜”

  “质问苍穹,为何如此”

  朱棣没有半点的犹豫,只是继续问道:“本来是?”

  “所以说,后来发生了什么,改变了这个事情是么?”

  “是什么让老爷子改变了「心若死灰」?”

  朱高炽轻声道:“这,这个那边并不知道,只是说那天晚上之后,老爷子的精神突然好了起来”

  “而且并不像是回光返照”

  “就好像是重新找到了寄托一样”

  朱棣嘴角带着些许的嘲讽:“重新找到了寄托?老爷子还能够有什么新的寄托呢?”

  他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难道是朱允炆那个小子?”

  此时的朱高炽方才是抬起头,神色中带着犹豫。

  “不是”

  这两个字出乎了朱棣的意料,眼睛中带着些许的迷茫。

  “哦?不是朱允炆那小子?”

  他这个时候方才是带着了些许的好奇:“那本王倒是真的好奇了”

  “谁还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朱棣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意味深长,他放下手中的笔,书桌子上放着的纸张上写了几个大字。

  「山雨欲来」

  那欲字的上方,还有个明显的小黑点,明显是因为停顿,毁了这一副字。

  ............

  清晨,早朝

  朱元璋高高的坐在那龙椅上,众多大臣正在讨论着政事。

  其中一人忽而上前,声音中带着平静之色。

  “启禀陛下,蓝将军等人凯旋而归,今日正是应该讨论给蓝将军等人封赏之事了”

  “还请陛下定夺”

  朱元璋听到这话,慢慢悠悠的抬起头,看着出口的人。

  正是右都御史。

  “哦?”

  “那诸位爱卿,你们有何意见啊?”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都是开口。

  有些是为了蓝玉以及众多淮西武将请封赏的,有些则是想要压一压这个功劳的。

  而最沉默的人,竟然是身处于暴风雨中心的蓝玉以及众多淮西武将等人。

  他们一个个的站在那里,默不作声,和往日的作风完全不同。

  朱元璋见到讨论到了白热化的时候,此时方才是抬起头,看着站在那里的蓝玉等人缓慢的开口。

  “蓝玉,你有什么想要的?”

  “此战你有大功,说出来,咱定然是不会吝啬自己的封赏”

  而此时的蓝玉抬起头,看着朱元璋,上前一步,声音和神色都是带着些许的坚定。

  “启禀陛下,臣请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