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元初之眼

第54章 54.文明部落

元初之眼 三践客 2732 2024-11-15 08:58

  金帝龙颜大悦,正待拍板定下此事,胥持国忽然出班凑道:“陛下不可,圣人曰:‘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签发凭照,乃是蓄养聚敛之臣,使盗贼为国,乃是灾害并招的恶政。”

  胥持国是社会底层出身,自然明白其中关窍,又精通儒家经典,这一段话引的正是四书中的《大学》原文,本是儒学正宗,却断了满朝文武的财路,顿时便有路铎为首的冷岩十俊,纷纷出来指责胥持国,说什么出身低微屁股不正,作为工部尚书越俎代庖,包庇贱民扰乱朝纲,是朝中最大的奸贼。

  金帝以“孝悌廉耻”四字为道德标准,自然是支持内卷反对躺平的,没钱还躺平,怎么奉养父母?不给女人钱花也不结婚,还要女人学你,这等动摇根基的歪风必须坚决制止,便驳了胥持国谏言,却因胥持国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勉励了一句“直谏忠臣”。

  金帝当场签发圣旨,令全国即日执行。

  自觉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好事,心情愉悦之下,完颜承裕和谋克私斗不尽职的罪就轻了,责罚那猛安一顿棍棒,完颜承裕毫发无伤,昨夜刺杀的事就此揭篇。

  完颜承裕见甩锅天师府踢到了铁板,怎肯背这个失职的锅,那就挑一个软柿子继续甩,再次向金帝奏道:“刺杀发生在大定府,此地本是辽国旧都,刺客如此熟悉地形,必是耶律部族守土失职、里通外敌,望郎主明察。”

  按有罪推断,最期望金国出事的可不就是辽国遗民吗?这个锅甩得特解气。

  完颜永济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也站出来支持道:“耶律族人群聚而居,一旦闹事,必成燎原之势,应以两户女真人与一户耶律族人杂居,方是长久之策。”

  二夹一杂居说的好文雅,耶律族本是俘虏,地位地下,若被女真人如此分割,只怕生不如死,随时有性命之忧。

  但金国朝中也有耶律族人,耶律阿海便是其中之一,此人会多国外语,勇武过人,尤精骑射,听闻这等陷族人于死地的毒计,立即出言反对道:“大定府自有官吏守土,官吏失查,小民何辜?无端猜忌,岂非智叟疑邻?”

  完颜襄是世宗留下的唯一在世托孤老臣,忽然想起两年前清洗掉的另一托孤重臣耶律履,这人虽然死了,却给他尚在襁褓中儿子取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名字-耶律楚材。据说耶律楚材这一名字乃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一语而来,焉知不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意,这耶律族人是否包藏祸心,还真不好说。

  但此时文人很受女真贵族青睐,女真还不兴以文字杀人,故不能依此定耶律族人的罪。

  完颜襄出班道:“耶律族到底如何,不宜妄下定论,不如令其族长上朝自辩。”

  耶律阿海怕大家都盯着耶律族挑刺,忙奏道:“那刺客既然是从渤海边坐船逃走的,渤海诸族嫌疑最大,应一并查问。”

  这话大有道理,完颜承裕和胡沙虎都想甩锅,只要不是自己责任,哪里管他耶律族还是渤海族,便都支持耶律阿海。

  很快,那群奇装异服的野人被带了上来,原来这些人是渤海族、耶律族等本地土著部落的酋长。

  金朝掌权者始终在完颜氏、乌林答氏、徒单氏三大部落及渤海族只见通婚,历代金主始终将女真、渤海视为一家,渤海族本是汉族,完颜雍的母亲就是渤海李氏,完颜璟和他的叔叔们都有汉族血统,所以金国自称汉人,斥南宋为蛮夷,是有血源依据的。

  所以这些部落酋长中,最弱势的就是耶律族。

  完颜承裕首先对耶律族发起责难,“耶律留哥,在你的地盘上出现刺客,你可知罪?”

  一个戴着大棉帽的精壮汉子急忙跪倒,分辩道:“大定府本就是四通八达之地,关隘路口自有有司把守,刺客潜入责在有司,我部实不知情。”

  完颜承裕还待构建罪名,完颜襄出言道:“陛下将北上耶律部领地狩猎,你能保证在耶律部领地内安全吗?”

  耶律留哥哪敢说不,但也不敢把话说满,只道:“只要郎主划定狩猎规矩,我保证耶律部无人越矩。”

  这话滴水不漏,却又挑不出问题,耶律族只保证自己没问题,如果出了事情,那是你们军队的问题。

  没有证据,事情到这里有卡壳了。

  刺客在渤海族的领地内逃走了,胡沙虎自然要咬住渤海族,“昨夜刺客从海边坐船逃走,渤海族要给我一个交代。”

  渤海族也不是好惹的,立即就有酋长直接喷了胡沙虎一脸,“你这个守备怎么当的?刺客在你的防线内进进出出,你抓不住还怪我咯?”

  “你知道海岸线有几千里吗?要我们管也行,把水师和军费划过来,保证一个刺客都没有。”

  “就是你胡沙虎不称职,你不行让我来。”

  “小虎子啊,翅膀硬了,回家耍威风来了?”

  “...”

  胡沙虎也就在中都欺负下普通百姓,到了女真大本营,女真和渤海酋长全都不把他当回事,被训得一脸通红,作声不得。

  渤海族提到的水师,早就被完颜亮败光了,这提醒了金国高层,海防的漏洞必须补上,但是渤海太大了,要想全部巡查封锁,投入实在太大了,就算只封锁海岸线,也要很很多钱。

  金帝现在就怕提钱字,见这事陷入僵局,出言打断道:“好了,不要吵了,此事到此为止。朕每年回上京春水,狩猎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考察民情,各地的文明部落建设情况如何了?”

  耶律部早就等着这个议题了,立即道:“自从陛下去年颁布了卫生防疫条例以来,所有部落严格执行,已经半年多没有发生一例疫情,所有部落内外焕然一新。

  听说今年又增发了不少交钞扶持工坊农庄,可是耶律部大多是小微工坊,都说没有见到这笔钱,这交钞救富不救穷,我们的文明部落建设费也不见影子,还请陛下为我们主持公道。”

  又是钱,金帝只觉得脑仁疼,每年发那么多交钞,个个都有充分理由要钱,好吧,朕也要甩锅,“左丞相,你掌管钱粮,这个问题由你来解答。”

  完颜襄道:“去年到处水旱灾害,钱粮不足,耶律部不能等靠要,不要总想着等来拨款才开工,优胜劣汰乃是天理,要努力做大做强、在竞争中胜出找钱途。

  耶律部素质高,能力强,我是很看好你们的,你们千万不要气馁,我相信在你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交钞和面包都会有的。”

  耶律留哥道:“我们部落赋税太重,孩子都养不起了,传言有人溺婴。”

  金帝闻言大怒:“这些人简直丧尽天良,发现溺婴立即严惩不贷。”

  耶律留哥哭丧着脸道:“可是部落真的不够吃了。”

  完颜承裕怒斥:“胡说八道,太平盛世怎么会有人没饭吃,这些人必定是懒鬼,饿死活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