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趣谈古今

第62章 袁世凯终获大权

趣谈古今 赵懿辰 2539 2024-11-15 08:58

  公元1908年12月2日,太和殿的里里外外都是人。一群大臣和太监还有宫女们,忙的不可开交。摄政王载沣在给小溥仪穿龙袍。载沣抱着溥仪,把他放到了龙椅上。此时,殿下群臣,高呼“万岁”,震得大殿都嗡嗡作响。

  溥仪被大家吓得哇哇大哭,载沣看着自己的儿子,也十分无奈,只好安慰道:“在等一等,一会就完了。”内阁大臣立刻说道:“摄政王,可不能这么说啊。”

  果不其然,没有多久,大清就“完了”。

  溥仪登基之后,改年号为宣统。载沣定下了方针,首先就是要把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控制袁世凯等权臣。

  他的心思,袁世凯怎么会不明白,军阀手握大军当然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此时在袁世凯的家中,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人正在和他促膝长谈。

  冯国璋言道:“如今各省都在说什么立宪,孙文、黄兴等人气焰日盛。皇帝就是个小儿,载沣软弱无能,载涛更是个软蛋。大帅还不趁机赶快出山。”

  袁世凯笑着说道:“大局溃烂,我若出山,也不好收拾。对孙文等人要赶快打压,但又要给他们一些余地,不然朝廷就没了压力。立宪派成不了大事,跟他们不必大费周章。”

  袁世凯如今韬光养晦待在家中,可是朝中和国家各地的事情,他都心知肚明。就在此时,有人拿来一封信,袁世凯看后,对着冯、段二人言道:“又有好事了,赵秉钧从来信,说广州革命党要有大举动了。”

  这个赵秉钧本是清廷警卫部侍郎,袁世凯一手提拔的特务头子。

  冯国璋言道:“大帅的意思是,有两个拳头打向了朝廷,一个是革命党,一个是立宪派。”

  过了半个月,全国十八个省的巡抚和总督纷纷奏报朝廷,请求召开国会。各地的立宪说法沸沸扬扬,搞得载沣也是心神不宁。

  载泽对载沣言道:“不如先建立个内阁,但是内阁成员必须由皇家人员组成,对国会形成一个制约。”

  载沣觉得这样的大事,应该和隆裕太后商议。隆裕太后询问大臣都有什么意见,载涛建议由爱新觉罗·奕劻当内阁总理大臣,隆裕太后也认为可行,但应该在设一个协理大臣。

  两日后,溥仪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载沣站在一旁。

  此时,群臣跪拜,太监宣读到道:“奉摄政王令,代皇帝诏曰:即日起改立责任内阁,授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徐世昌为协理大臣,梁敦彦为外务大臣,善耆为民政大臣,载泽为外交大臣,唐景崇为学务大臣。并割除满汉之分,皆以臣而自称。钦此。”

  下边黑压压的人群高呼万岁。

  六岁的溥仪,看着满殿的大臣,不知所措。载沣言道:“皇上,下来吧,退朝了。”

  公元1911年4月15日,盛宣怀代表清政府和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了借款合约,共借款一千万英镑,用来兴建铁路。但合约规定,兴建的粤汉铁路必须用英国的工程师,而且四国必须有铁路的优先使用权。

  就这样,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被清政府变相卖给了外国,这种举动让国人寒心。

  一年后,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湖南、江西、陕西等地都发表了独立文告。载沣看见一封封电报心急如焚,立即召集内阁和皇家成员开会。

  奕劻言道:“如今只有袁世凯才能扭转时局。”

  载沣:“可如今袁世凯闭门不出,朝廷根本请不出来他啊!”

  奕劻看向一旁的徐世昌,言道:“徐大人和袁世凯是老朋友了,不如让徐大人前去请袁世凯,看看结果如何。”

  载沣已无可奈何,只好派徐世昌前往袁府。

  几日后,山西宣布新军标统阎锡山为都督,正式脱离清政府。恰好徐世昌从袁府归来。

  载沣问道:“如何?他愿不愿意出山?”

  徐世昌:“唉......他提了条件,我万万不敢答应。”

  载沣此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忙追问:“他提了什么条件?快说!”

  徐世昌言道:“袁世凯说,朝廷必须开放禁党,宽容起义军,而且要组织责任内阁,还要授权他军事大权。”

  载沣听完,气的直打颤,他明白,袁世凯的要求就是要架空皇族,如果组成了责任内阁,那么他这个摄政王就是个摆设了。出于无奈,载沣立刻进宫与隆裕太后商议,太后也觉得袁世凯欺人太甚,可如今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载沣此时又提出,可以让皇帝前往承德暂居,可奕劻却极力反对,他说道:“承德万万不可去,如今时局和咸丰帝时期可不一样了,天下百姓都在看着皇帝,若此时皇帝走了,百姓就乱了,大清江山也就再难恢复了。”

  隆裕太后被奕劻说的也没了主意,过了许久,才说道:“那你说,如何是好?”

  奕劻言道:“启奏太后,如今只有袁世凯出来收拾局面。”

  隆裕太后没有说话,奕劻就接着说道:“北洋军养精蓄锐多年,军力早就超过革命党,若袁世凯统领北洋军,则革命党必灭。”

  第二天一大早,隆裕太后以皇帝名义下旨:“钦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赴海陆军并长江水师,各项军队皆归其节制调遣。拨内银一百万两为军费,第一军由冯国璋统帅,第二军由段祺瑞统帅。”

  意思就是封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调遣朝廷各路兵马,又给了他一百万两军费,最后还提升了他手下两个将军。

  圣旨下后,袁世凯走马上任。立刻致电冯国璋开赴前线,向革命党发起了进攻。虽然清军击退了革命党,但在战争中北洋军做下了让人不齿的恶行,导致百姓更加厌恶朝廷。

  就在战事快要结束时,袁世凯却发动了兵谏,他逼迫摄政王载沣下罪己诏,并且强制朝廷组成了国会。一切目的达到后,袁世凯趾高气昂的进了宫。

  隆裕太后带着溥仪在养心殿接见了袁世凯。袁世凯走到溥仪面前,下跪言道:“皇上如今已经长大,臣却多年未曾在朝,请皇上恕罪。”

  本以为隆裕太后会假装客气几句,没想到溥仪却开口言道:“国家纷乱,你应该尽心治国,不能懈怠,你可是朕的天兵天将。”袁世凯听后心头一震,没想到皇帝小小的年纪却有如此口才,说话又如此镇定。袁世凯想着,赶忙言道:“臣肝脑涂地以待皇上。”

  隆裕太后言道:“我们孤儿寡母,以后都靠你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