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破虏1644

第92章 并吞全岛(六)

破虏1644 0号机甲 2392 2024-11-15 08:58

  弘光元年,一月二十五日。

  东宁城以及热兰遮城海域为之一空,从东宁港口起航的郑氏船队将在澎湖水道停留,远观热兰遮城战事的各国船只尽数驱逐,而正是从这一天开始,热兰遮城炮声不绝,足足持续了二三十天。

  不明就里的各国船只听到炮声,以及不断从安平,福州前往东宁的郑氏船队,纷纷以为荷兰与郑氏重启战端,为免受到波及各自便离开了东宁。

  安平,郑宅码头。

  “大兄,大木在东宁与荷兰人打起来了。”

  “我已知晓,你不是已经派人去看了吗?都是放的空炮,给外人看的。”

  郑芝龙搓了搓手上的扳指,目光扫视着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船只。

  跟在他身边的郑芝豹闻言神色有些不满,嘟囔了一句。

  “大兄怎可如何护着大木,我们与荷兰人和平多年,现在重开战端岂不是两面作战?”

  他说的是年初以来,大顺尽失山西地,从与清兵相持对抗的状态转为被动防御之后,南京方面对郑氏的征调。

  以郑鸿逵为镇江总兵负责长江防务,并且随着大顺的节节败退,朝中重视长江防线的人也越来越多,与四镇和左良玉相比,南京的朝臣们终于是想起了郑氏。

  其实也并非郑芝龙朝中无人,只不过相比起积极的参与到朝中,他更偏向于打点好上下,在八闽做他的总兵,当然现在是南安伯了。

  “我自是知道的,不过大木攻城为假,有隐情倒是真的,他恐怕和热兰遮城的荷兰人达成了什么共识,你去一趟问问清楚。”

  似有所感,郑芝龙眯了眯眼睛,说道。

  “这小子年初刚平了基隆的番人,转头就南下和荷兰人起了冲突,未免性子太烈了,此事完毕,就让他来安平养养性子吧。”

  “是,大兄!”

  东宁,热兰遮城。

  长达半个月的轰击过后,郑森率军撤出了热兰遮城外,并停止了对城内的封锁,对外宣布与加龙谈和,对内嘛,则是没有过多解释,他需要的是一支听从命令的军队,而不是质疑这个质疑那个的军队。

  郑军撤围热兰遮城后,郑森就和加龙再见了一面,这一次,双方才真正成了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郑森需要加龙成为巴达维亚总督,更好的为郑氏提供利益,而加龙也需要郑森背后的郑氏支援,借以爬上巴达维亚总督的位子。

  若此时停下来,加龙斩杀菲利普等人的消息将会暴露出去,他必然会受到公司和荷兰的制裁,只有抱住郑森的大腿,才能控制住城内所有知晓事情真相的人。

  “加龙先生,手段高明呢。”

  一见面,郑森就呵呵的笑了起来,恭维了一句。

  加龙也是皮笑肉不笑,两人寒暄一下,即刻开始了接下来的准备工作。

  次日,一艘荷兰商船开出热兰遮城直奔南去,那上面即载着加龙的夙愿,也放着郑森的计划。

  码头上,郑森收回了目光,回想起之前看到加龙亲笔写的书信,他不禁微微笑起。

  谁说古人不如今人的?

  初到台湾乃至过了半年的时候,郑森都没觉得镇守热兰遮城的加龙是个人物,反而因为初来乍到和城内董事会不熟悉,再加上对待郑森一味的退让,导致他的存在感一直很弱,不止是东宁这边,就连热兰遮城内谈起加龙这两个字,也没人会多么敬重。

  谁能想到,这厮最后来了一个反杀,直接通过他接管了城内事务,看样子又是个厚黑学MAX的大佬。

  离开后,郑森派了亲信进入城中,即是给加龙撑腰,防止有人站出来反抗他,也是时刻监视加龙,算是做两手准备。

  前戏准备的差不多了,观众自然得回来看戏才行,当天郑森就取消了持续半个多月的澎湖水道管制,允许商船及其他船只进入热兰遮城和东宁。

  没过多久,郑氏与荷兰人在热兰遮城激战,最后不了了之的消息传遍东南沿海,就在各路人马猜测这是否将会是两边大打出手的导火索时,郑芝豹带着郑芝龙的命令来到了东宁。

  刚一上码头,郑芝豹就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

  “这,便是东宁?”

  他语气飚高,声音中满是惊讶,显然难以想象这就是曾经遍地湿瘴,汉人不足十万的台湾。

  早接到消息在码头等候的郑森迎上前去,乐呵呵的指着已经初显规模的东宁说道:“叔父莫非以为大木在东宁吃干饭吗?这东宁一府二州之地,已经开拓良田千万亩,供给东宁本地粮食已经充足,再过不久甚至能运粮至福建,以弥不足。”

  “此外,东宁已有民丁五十万有余,目前还在日夜运人垦荒,假以时日东宁必成一方沃土,有此安身立命之所,就算花费数百万两白银,也是值得的。”

  两人边走边聊,在把东宁转了几圈后,便到了东宁军校处歇息。

  “此军校又是何为?莫不是军营?怎的如此空旷。”

  郑森忙跟着解释,郑芝豹郑鸿逵兄弟二人是郑芝龙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他想要掌权的重要倚仗,将来执掌郑氏没有他们的支持难以做事,所以他才这般积极。

  “此地乃是东宁军校,专为我郑氏培育人才,目前一期有三百多人,将来毕业可以分配到军中担任小校,他们都是系统的学习过军事的,不说个个都是韩信白起之流,但起码都能懂得排兵布阵传达命令,胆怯懦弱者寥寥无几。”

  看着郑森在一旁滔滔不绝的讲述着有关东宁的一切事物,郑芝豹有些犹豫了,他来东宁其实是代表郑芝龙把郑森带回安平的。

  这一年来郑森多半时间都在东宁,不仅不停的要钱要人,还和郑芝龙以及黄氏,董酉姑等人接触很少,让郑芝龙心中渐生不满,最重要的是,如今北方局势扑朔迷离,郑芝龙不想让郑森继续在东宁一隅之地,而是想着能否通过朝中关系,安排郑森入朝为官。

  至于东宁,则是从郑家挑一人出任,不求做的多好,维持现状就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