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投降元廷后,与朱元璋发生多次摩擦,胜少败多。苗军统帅杨完者也多次被朱元璋击败。
红巾军把大元搅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杨完者的父亲杨正蘅(他是五代宋初年间“飞山军”首领杨再思的后裔)在广西组织起了军队,并帮助元廷和红巾军作战。因为当年跟红巾打仗的时候,当地官府以“岁久乏粮”为由,没及时提供粮草,杨完者的父亲率部饿着肚子坚持作战,殉国了。
杨完者很伤心,但是,没有反对朝廷,带领部下辗转来到江东,继续为朝廷效力,因为父亲的伤心往事,杨的军队没粮的时候,就抢(怎么说呢?哎!)
士诚、杨完者、达识帖睦迩三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微妙:正牌的杭州老大达识实力却不强。张士诚一投降过来的,官职却最高(太尉),因之前多次被杨完者打败,心里一直憋着坏。杨完者一直以功臣自居,飞扬跋扈,强娶别人女儿,很不注意团结同事。
朱元璋派邓愈、朱文忠、胡大海率兵取道徽州路的昱岭关,攻克建德路,拉开了攻略浙东的序幕。也拉起了元廷江浙三巨头内斗的序幕。
达识帖睦迩让张士诚发兵收复。张士诚率军出战,却包围了毫无防备的杨完者城北军营。达识帖睦迩没管。
杨军悉溃,完者与其弟伯颜皆自杀。杨军余部投降了朱元璋。
而朝廷除了追授杨完者高官、谥号。根本没敢动张士诚。后来,张士诚送给元廷十万石大米。元廷封张士诚的弟弟士信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达识帖睦迩逐渐被架空。
张士诚更进一步,干脆自立为吴王,在平江(苏州)治宫阙,立官属。
十月在另一场内斗中,张士诚又轻松拿下绍兴。
浙东的方国珍派兵攻打绍兴下边的县,守臣迈里古思:国珍本海盗,多次投降,又数次复叛,刚又投降(不是顺口溜),做了大官。现在攻我州县,欺我百姓,可乎!
于是,让部下率军还击。可这时候,朝廷还指望方国珍的海船为大都运粮呢!(张士诚送的十万石大米,是用方国珍的船走海路直接送到天津的)
御史大夫拜住哥,曾收受过方国珍的贿赂,现在大都粮食也指靠着方国珍。他怕迈里古思还击方国珍会让大都断了炊。派人召迈里古思至其私宅,命左右以铁槌挝死之,断其头,掷厕溷中。
绍兴城中百姓闻之,不论男女老幼,无不恸哭。迈里古思部下黄中率兵复仇,尽杀拜住哥家人及台府官员掾史,独留拜住哥不杀,然后请大佬张士诚裁决。
张士诚遣将发兵接管了绍兴,拜住哥呢,寻迁行宣政院使。
而至正十八年最终也是以一场内斗作为收尾的。
十二月,陈友谅遣兵攻衢州,自己则引兵至江州迎徐寿辉,伏兵西门,寿辉入城,闭门尽杀寿辉部属,独留寿辉,以江州为都,奉寿辉居之。
陈友谅自称汉王,立王府,置官属。自此,天完军政大权皆归于陈友谅,留给徐寿辉的只是一个虚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