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春城,早已没了繁华景象,每一寸土壤,都带着一丝山河破碎的血腥味,这一年,正是历史上南明覆灭的前四年公元1657年,也是张晓军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年,哦不,现在他的名字叫朱由枫
一年前,朱由枫来到了这个世界,那时只记得自己醒来是躺在病榻上
通过摸索,他已经大概了解了自己所处的时局和家室,朱由枫,哦不他自己,正是南明皇帝朱由榔的堂弟
一年来,朱由枫通过自己超乎时代的眼光,受到了朱由榔的欣赏,不仅如此,他还长期混迹于军旅之中,没上过战场,但对形势也要有个大致了解嘛!
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借此机会开拓一下自己的眼光,验证一下自己的看法
“汉王爷,皇上叫您进宫见驾呢。”只听门外传来朱由榔的近侍王公公的声音,所谓的汉王,是今年年初新封的,朱由枫对此很是满意
“知道了!”
整理好衣冠,进宫见驾,朱由榔已经等候多时了
“贤弟,你可算来了,清军再次进犯,塔岭的守军被清军围困,危在旦夕,如今朕已经无人可用了。”
此时,朱由枫知道自己蛰伏一年,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估计此时的朱由榔手下的武将再没有能独当一面的了,否则也不会去找朱由枫一个只纸上谈过兵的一个王爷亲自撸袖子上阵
“陛下您放心,臣马上点兵去驰援就是。”
“好,朕把五千亲兵全交给你,这一仗,等你胜利归来。”
“不过……臣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请讲。”
“想请陛下任命一人协同我出征。”
“哪位战将?”
“倒也不是别人,军马场的马官李孝仪!”
这个李孝仪是三个月前,朱由枫在马场结识的,军营里传说这个人是马王爷转世,再烈的马,也禁不住他的调教,出于好奇,朱由枫便去拜访他,一聊天,叫朱由枫吃了一惊,原来这个李孝仪,正是辽东铁骑大名鼎鼎的领袖李如松的庶出后代,骨子里流的是战神的血,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交谈中,李孝仪对于对清作战,往往语出惊人,亏的朱由枫有超乎同时代的战略眼光,不然会以为他说的是疯话,例如,放弃传统的兵阵,依靠火器,步步为营的推进,依托固定的掩体,充分利用火器的优势,这是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军时悟出的道理,当时朱由枫就心说,这个小伙子可不一般,一定要重用他
面对这个有些无礼的要求,朱由榔也很为难,但当朱由枫说出这个马夫的祖上是李如松的时候,朱由榔同意了
“马上拟旨,让他去,相信李将军会保佑他的后代,保佑大明的!”
……………
塔岭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川,奇峰林立
一到这里,朱由枫就傻了眼,山沟子里,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他平时自认为自己的军事历史学非常优异,写论文也是多次被老师表扬,但此时此刻,朱由枫相信了,真正的战神,是要有天赋的,否则,读再多书也是没用的
此刻,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孝仪身上,哪怕这个人只有他先祖四分之一的战斗力,那也够用呀,就在他把兵权交到李孝仪的手上之后,李孝仪发出了一个怪异的命令,那就是,全体睡觉………
听闻明军到来,围住塔岭守军的清兵马上转变阵型,在高地上布置了骑兵,一旦明军到来,便可依靠地势一举冲散明军,但明军却迟迟没有发动进攻,一直到晚上,清军已经人困马乏,之前已经和塔岭的守军战斗了一天一夜,又耗到了这个时辰,清军将领认为即使再耗着,士兵和战马已然失去了战斗力,那也打不了什么仗了,干脆轮班倒的休息一下,人吃饭,马吃草
午夜时分,李孝仪一声令下,宁静的夜空突然好似被撕开无数条口子,一时间,炮声轰鸣,铳声震天,清军将领马上组织反击,可是他发现自己的命令已经传递不下去了,战马和士兵都已然疲倦不堪,精神处于极度紧绷状态,刚刚缓一缓,这么突然的一阵惊吓,千千万万受了惊的战马乱作一团,梦中醒来迷迷糊糊的士兵不少还没上马就被踩死了,将领们声嘶力竭的喊着,可是早已经没人也没马听他们的话了…………
这一仗,明军大胜,到最后,那些敌军将领甚至连明军主力在哪都不知道就已经被击溃了,朱由枫也算松了口气,同时,多了份自豪,因为自己发掘了一颗闪耀的将星
清军士兵多是绿营的汉军,溃散的那些漫山遍野的败军,被朱由枫招降了三五千人,也算扩充了自己的队伍,然后,携胜利之师风风火火的回朝!
解了塔岭的危机,算是给了朱由榔等人一次喘息之机,不过,朱由榔很清楚,危险并没有走远,吴三桂早就容不下眼皮底下的南明了,不久之内,他一定会有所行动,有了这个危机意识,朱由榔立即着手派人扩充修整军队
朱由枫此时已经变成了朝堂内的红人,不少大臣都纷纷来给他送礼,美其名曰来喝杯茶,朱由枫很明智,你来喝杯茶,就给你沏一杯,喝完了?拎着东西走人,明末的朝堂斗争是要吃人的,自己要是运气不好,估计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朱由枫所作所为都被广为传颂,宫中的朱由榔也是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此刻,他得出了个结论,朱由枫是绝对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