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高邮,势如累卵,莫说是要对付眼前蒙古百万大军,光是城里的饥民饿汉就不好应付,这会儿又来了一伙不知敌我的人,着实令人担心,这也不是甫玉之前所预知和掌握的情况。
“高邮已被朝廷大军重重围堵,也不在乎多这两千人,只能再观察这队人马接下来的行动,再做应对,”甫玉呷了口茶,将茶碗放了下来,“不知甫某委托二位公子所办的事,办得如何了?”
“我赶到大都,将先生书信送到了哈麻府上,翌日,便有传旨将官从宫中出来,我一路跟着这传旨将官,确定是去往高邮城方向,才回到镖局。”沈傲说道。
“哦,如此甚好。”甫玉应了一声,脸上凝重,似有所思。
“我跟大哥的情况也是差不多,我到滁州以后,将先生书信转交给朱元帅,朱元帅当下便点齐兵马,朝六合方向而去。只是,小弟有些不是很理解,还请先生说明。”沈立说道。
“二公子是想问,为何朱元帅会率兵来为高邮解围?”
“没错,诚王和朱元帅各自为政,都是威霸一方的豪强,平时都还会为抢地盘而打个你死我活,诚王被剿,少了一个强敌,岂不是遂了朱元帅的意?”沈立又问道。
“诚王与朱元帅是素来不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强敌,那就是想要剿灭他们的朝廷军队。所谓唇亡齿寒,倘若高邮破,则滁州危矣,朱元帅将会变成下一个被围剿的目标,与其被动挨打,还不如主动出击,或者还能有一线生机。”
“诚如先生所言,可朝廷军有百万之众,两军战力悬殊,任凭朱元帅的军队有多骁勇善战,岂不也是螳臂当车,自寻死路而已?他可会诚心解救高邮?”沈复问道。
“所以,朱元帅此次出兵,既救,也不救。”甫玉缓缓说道。
“先生,此话怎说?”
“朱元帅的军队并非直接去解高邮之危,与朝廷正面冲突,其用意在六合,倘若高邮破,朱元帅会率兵返回滁州,坚壁清野。朝廷虽是新胜,却是旷日持久,早已疲惫,必不会再犯滁州,滁州无忧。若朝廷军败,朱元帅亦可趁机占了六合,此时诚王势弱,必不敢去夺,朱元帅则可将战线部署到诚王的眼皮底下,趁机吞并高邮。”
“既然朱元帅对高邮无解围的诚心,为何先生会去请他出兵呢?”沈复又问道。
“朝廷百万大军围堵高邮,胜负立判,我请朱元帅出兵,只不过是想要减缓朝廷军队的破城速度。朱元帅军队若在,朝廷军队不知其真实用意,若贸然剿杀,势必呈腹背受敌之势,但又不可不防,定会留下部分军队,如此,朝廷军队一分兵,攻城的速度也将大打折扣。”
“原来先生早有退兵之策,而且早已部署,怪不得不紧不慢的,李荣有眼无珠,错怪先生了。”李荣听到甫玉与沈复父子的对话,才了解到甫玉早有筹谋,不禁佩服不已。
“两位兄弟不由分说,急着赶路,甫玉未能如实相告,让二位劳心忧虑了。”
“先生刚才说的,只是延缓高邮被破,最终还是会被破城,如此,减缓破城又有何意义呢?”李荣问道。
“所以,高邮是否能躲过这一劫,要看那道来自大都的圣旨了。”甫玉说完,把茶碗端了起来,一饮而尽。
“圣旨?难道朝廷会停止攻城,班师回朝?”李荣疑惑问道。
“诚王公然造反,朝廷怎能会如此轻易放过他,那岂不是放任民间兵乱吗?朝廷威信何彰?”甫玉答道。
“朝廷不收兵,高邮之危又如何能解?”李荣又问道。
“这是我让大公子去大都的用意,眼下,我们只能等这道圣旨的效力了,虽然二位兄弟上羽山之时,我已猜到七八分,但还是要劳请两位兄弟到高邮城周边去打探消息,若朝廷领军总兵之位有异动,则高邮可去,高邮之危可解,若脱脱仍领元总兵,则高邮危矣,我等再贸然前去,只不过是多增几副冤死白骨而已,需从长计议。”
众人说话正酣,屠硕已经把修好的马车牵到了酒肆门前,对着众人喊道:“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请先生上车赶路。”
李荣走了出来,与屠硕如此这般地说了,屠硕眼前大亮,准备走进酒肆来与甫玉再说道说道,被李荣一把拦住,李荣又对着屠硕说了几句,二人跨上马匹,急驰而去。
“先生有匡扶天下之才,如今天下兵乱,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不知有何打算?”沈复问道。
“有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才叫天下,那些所谓建功立业,只不过是为了掩盖残暴和杀戮的丑恶,甫玉所做之事只不过是不忍百姓受苦,白白丢了性命。”
“如今天下兵祸不断,匪贼横行,龙悦镖局的生意也是日渐衰废,朝不保夕,不仅要防贼人劫掠,还要受朝廷狗官迫害,若不是先生派人搭救,我沈氏一门早已成为刀下亡魂。既然是为了救百姓性命,我父子三人自是义不容辞,愿与先生一同前往。”沈复说道。
“沈镖头义薄云天,苦民所苦,如此甚好。”
马车行约半日,只听见前方马蹄声由远而近,出现正是屠李二人。二人勒住马,来到马车边上,李荣对甫玉说道:“一切果然如先生所料,前几日,蒙古军大帐内便有圣旨传来,脱脱已被当场解职,泰不花代为总兵。”
“可知脱脱被押往哪里了吗?”甫玉问道。
“淮安路,已经走了一日,这会儿应该到虎骨坡了。”李荣答道。甫玉听罢,对沈复说道:“甫某有一事相求于沈镖头。”
“先生是想要沈某去杀了脱脱?”沈复问道。
“既不杀也不救,脱脱既是重臣又是钦犯,必是重兵看管,岂能轻易让人靠近?沈镖头只需为我打听其下落,确定其生死便可。”甫玉说道。沈复应声答应,吩咐二子要照顾好甫玉,然后急驰而去,其余人也催马赶往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