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盛世风华

第35章 陕西 陕西

明末盛世风华 一根火因 3515 2024-11-15 09:00

  “好,朕就喜欢听这话。朕听闻陕西今年又是多灾之年,而且草寇丛生。百姓本就生活艰苦,再加上那些草寇欺压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陕西的百姓现在生处水深火热之中,朕这心不安呀!”

  其实这个时候陕西已经落草为寇的起义造反的已经在陕西多地发生,而地方官员却还在掩盖,其实侯贵在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听到陕北有人开始造反,而且饥荒愈加严重,加之疫疾肆流,死民甚多,已经做到“草木尽、人相食”的地步,可是朱由检非常生气的是自己还没有得到地方官员关于起义造反的任何奏折。

  “朕这次要你去的是,杀光那些落草为寇的土匪,尤其是陕北那个地方,那里的形势越来越乱。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内不稳何来的齐心攘外。据朕得到的消息,陕北那些草寇土匪还会蛊惑那些生活艰苦的百姓落草为寇,你应该你那个想象的到。”

  “臣明白皇上的意思,攘外必先安内,只有一个稳定的内部才能一心抵抗后金的铁骑。如果我们这个时候全力抵抗后金的时候,陕北土匪势力逐渐壮大,尾大不掉,那时候内忧外患,朝堂就更加没有能力来应付局势。所以趁现在后金还在养精蓄锐时机,我们也趁这个机会安定好内部那些叛逆草寇,以防他们做大。”

  朱由检点了点。

  “是的,所以朕准备让你去陕西,同时还可以精炼强兵,以剿匪让他们练练血性,以后他们将是我们对抗后金的主力,我已经和英国公商议好,你到时候从京营抽调二万强壮的兵马,让他们去陕西剿匪。他们在京师安逸太久,早已经没有血性,要是以后对上后金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所以现在有这个机会,你带着他们杀杀自己的血性。”

  “臣明白了,皇上放心,臣一定为皇上贷出一支精兵强将出来。”

  “朕相信你,而且朕要你到了陕西后,再招募五万新兵,给朕练出一支骁勇善战的强兵。不过你只有一年的时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另外还有件事你要去办,朕听闻陕西和山西的边关将士军纪懒散,如果实在是不堪重用的活,你也安排整顿一下,边关那是重地,很容易让关外的鞑靼利用。”

  “是,臣明白,不知道臣什么时候出发?”

  “最好是越快越好,等你你直接去找英国公,他会交代你。”朱由检顿了顿继续说道。

  “袁崇焕接旨。命其为陕西和山西两省总督兼副左都御史,替朕巡视陕西和山西两省,另赐予尚方宝剑一柄….。”朱由检说完拿起一柄剑递给袁崇焕。

  “臣谢主隆恩。”

  等袁崇焕谢完恩,朱由检屏退了其余的太监,只留下袁崇焕继续说道:

  “另外袁总督此行还有一个任务。”

  “请皇上交代。”

  “此次你去陕西到时候我会安排侯贵,侯公公和你随行,不过你放心他只和你们到山西,到了山西后,你要全部听侯公公的安排。此事成功之后,你操练的那些兵和陕西招募的新兵所需要的的粮草和饷银就应该没有问题。”

  袁崇焕刚才还在担心没有饷银和粮草发愁呢!这不皇上早就已经想好的了对策,有了饷银和粮草,袁崇焕还不信那些兵油子还能不听自己的话?顿时信心十足起来。

  “另外会给你具体多少”粮草和饷银你自己好好计划下,朕和侯公公说过,尽量满足你。”

  “是,臣明白,进入山西后全凭侯公公做主,山西完事后,臣会带着京营的二万人马赴陕西杀光那些草寇,土匪,给陕西百姓带去一片安宁。”

  朱由检点了点头。

  “不过如果陕西有贪官污吏,文官五品及以下者,武将正三品及以下者可先斩后奏,朕给你这个灵机决断的权利,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这个时候殿外有人说道:

  “皇上内阁有紧急事需要见皇上。”

  “让他们进来吧!”朱由检知道一定是发生的什么大事,要不然内阁是不会如此急的来打扰自己,不用想,定时陕西发生了大事。

  只见张瑞图带着施鳯来和李国走了进来。三人看到袁崇焕也在,但是没有理会他,张瑞图先开口说道:

  “皇上,刚得到陕西的奏报,因今年陕西多地颗粒无收。时陕西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等,聚集灾民数百,插旗叛逆造反于白水县,知县张斗耀被其乱臣贼子慷慨就义。抢劫官仓,现退至白水县洛河以北。请皇上下令派官兵围剿。如不及时围剿,恐怕他们会劫持无辜百姓造反,势不可控的地步,还请皇上圣裁。”

  “朕知道了,明日朝会之时朕自有安排,现在陕西大旱之灾,内阁可有商议如何赈灾?”朱由检问道。

  朝廷不能赈灾救援百姓,百姓无吃食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造反起义,不能从根子上解决,杀再多的人也不济于是。

  “内阁已经和户部商议过,可是秋收的税赋还没有押解进京,户部现在也是无赈灾之粮可给。”

  “无粮难道银钱也没有吗?”朱由检气愤地说道,户部这就是大明的户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的。

  “户部尚书乃是毕大人已经在紧急调配粮食,可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张瑞图辩解道。

  “你通知户部,明日朝会之时,让户部拿出解决方案出来。”

  “是,臣明白,臣这就只会户部。”

  等内阁的人走后,朱由检不由得看着袁崇焕忧心的说道:

  “开始有星火燎原之势,朝廷不能再根子解决,到时候越来越多的无辜百姓就会加入,你说难道让那些无辜的百姓活活饿死不成?蝼蚁尚且苟且,何况是活生生的人。”朱由检无奈的说道。

  “臣明白皇上的担心,因天灾的关系,陕西等地的局势会越来越乱。毕竟百姓生活艰难,就怕饥荒愈加严重,导致疫疾肆流,死民甚多,“草木尽、人相食”的地步,臣还知道,地方官员是已经到了无法控制局面的程度才会上奏折,可是到了那个时候,想必贼寇的势力已经很大,臣能预想得到。”

  “陕西的事就靠你了,希望你能给陕西百姓一个能活下去的机会。”

  “臣定不负皇上之托。”

  朱由检点了点头。

  等袁崇焕离开后,朱由检也是一阵头疼,自己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看了看摆在案头的奏折并没有去看。

  “大伴,明日是大朝会,内阁有没有说准备要有哪些事要处理的?”

  “根据内阁上奏进来的看,大概有几件事。第一件就是刚才内阁所说的陕西叛乱。第二个就是首辅之位久而未定,大概也会提议商议。第三陕西陕北地区天灾,需要赈灾百姓,主要就集中在这三件大事上。”

  每一件事情看起来都非常重要,可是朱由检相信明日朝堂之上争执最严重的就是内阁首辅之争。看看这些上书的奏折就能看得出来,不是弹劾内阁的奏折就是为东林党元老韩爌的称赞蒙冤的奏折,朱由检翻了翻就扔到了一边没有再继续看下去。

  “皇上,皇后娘娘交代让皇上注意龙体。”

  王承恩不时的提起周皇后,只从自己重生以来就一直吃睡都在养心殿这,刚开始是为了防止魏忠贤加害自己。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怕周皇后和田贵妃识破自己这个假朱由检的身份,所以从登基以来就再也没有碰过他们,朱由检也不是柳下惠,想还是想的不过自己还是忍住了。

  “朕知道。”

  第二日是大朝会的日子,朱由检一大早就被王承恩从暖和的被窝内叫了起来。朱由检看着外面天还是黑漆漆的,而且外面还很冷,毕竟现在是寒冬腊月,每次早朝的时候,朱由检都不由得抱怨,这制定早朝时间的人。简直是折磨人的事,早朝所进行议论的事件极为繁杂,不仅仅涉及到国家中发生的大事,更是连细微小事也是由皇帝亲自处理,导致了在早朝中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请旨,没有皇帝的指令是不可以所以实行。因而皇帝也需要每日都进行早朝,早朝也就成为了固定的政治生活形式被延续了下来。

  朱由检看了看窗外,估计现在才凌晨三点左右,一个大冷天的非要什么早朝,朱由检内心一脸的不高兴。等自己稳定朝堂之后一定要改改这早朝的时间,而且朝堂那些年事已高的大臣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那些年老的大臣考虑不是,尊老不是嘴巴说说而已,必须要落到实处。

  朱由检打了个哈哈,在王承恩的穿戴下,刷洗整齐后已经是四点左右。

  但朱由检走出暖和的养心殿,外面的北风一吹,浑身打起哆嗦。

  在三通鼓后百官排队等着钟鸣开门之后入内,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进入。

  等朱由检坐上至高无上的龙椅上,随后由鸿胪寺“唱”入班。此时文武官员左右两班齐进,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

  开始奏事,刚开始只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朱由检根本就不想搭理,脑海里早就梦游起来,太想睡觉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