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但是他现在想的还是内阁必须要团结,不能搞分裂,他多少知道黄立极和施鳯来的心思,可是自己也不想看到分化的内阁,一旦内阁开始各立山头搞排挤那套,以后内阁还怎么能成为朝堂的中枢,让文武百官怎么看内阁。
“长公消消气,我们其实都是为皇上分忧,为大明的黎民百姓管理好天下之事,毕竟我们乃是朝廷的中枢官员,要是内阁闹出什么笑话出来,到时候丢人可不止是我们还是整个内阁。”李国劝解道。
听完李国说的,张瑞图想了想无奈地点了点头。
“元辅,您的身体已经好多了,是否…。”还没有等施鳯来说完黄立极摆了摆手。
“现在还不是时候,身体还是有点毛病,老夫还想着再偷几日懒,内阁只是就拜托你了。不过今日之事,羽王你还是有点莽撞了点,毕竟长公他有理想有抱负我们多应该理解点,内阁毕竟就我们四人,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的?不过皇上要求升迁的那几个人你拖个二三天就答应了吧!”
“难道就由着皇上如此乱来不成?”施鳯来还是带着点气说道。
“羽王啊!你难道看不出来,当今皇上可不是乱来的主,尤其是这两日我仔细地打听了那位工部尚书徐子先,发现此人确实是位大才之人,比叶平先好的不是一点点,皇上能如此快的看出此人的能力,你难道觉得皇上会乱来吗?你如果这么想,那么你还是听老夫的话早点退出朝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施鳯来知道,既然黄立极说这位徐光启是人才那么想必一定有他的道理,难道是自己真的老了?
黄立极看着一脸沉思的施鳯来继续说道。
“看来我很快就会告老还乡,皇上想必很快就会答应老夫的请辞。这几日老夫也好好的考虑过,自己现在是该退位让贤了,不能老是站着不挪位,虽然老夫从内心来说有诸多的不舍,可是事在人为由不得自己恋栈权位,羽王你也应该好好考虑一下。”黄立极发自内腹的劝解着施鳯来。
“这个老夫也知道,只从先帝去世后,魏忠贤一党倒台,我们的地位本就岌岌可危,我们要是能有一个机会退下不失一个良机,可是元辅想过没有,要是我们都离开朝堂之后的清算,老夫从内心来说是怕的。其实老夫也早就想告老了,可是很多事情由不得我们不做呀!”施鳯来理解自己现在的处境,难道他们能安全的告老吗?要不是自己还坐在阁老的位置上他们有所忌惮,一旦真的离开,他们会放过自己这些人吗?答案一定是不可能的。东林党的人现在就盼着自己离开,然后群攻不死也会掉层皮下来。
黄立极心里也明白,但是已经由不得自己决断的时候,看看这二天弹劾自己的官员少了不少,很多皇上已经留中不发,看来皇上是准备让自己离开的最后一点脸面问题。原本自己的计划是想让施鳯来顶替自己坐上首辅的位置,看现在的情况怕是没有那么容易,皇上也不会答应,可是张瑞图有机会,他毕竟是内阁和自己关系较近的阁老,魏忠贤的事他也牵扯其中,以后自己离开他多少会收拢自己下面的这些人。刚才和张瑞图说的那些话,实际就是想让他去讨好皇上,自己已经是日落西山之人,原本他的期望是施鳯来这为自己看中之人,可是,形势已经不容自己抉择,自己只能劝施鳯来离开。内阁要是他们两人闹腾起来,双双离开是自己绝对不能看到的。就算等张瑞图坐上首辅的位置就是拿施鳯来开刀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只能劝解施鳯来和自己一起离开,最少有个张瑞图还能在内阁,这样朝中的官员就不敢肆意弹劾他们,弹劾他们也就是弹劾张瑞图。
施鳯来看着一脸疲惫的黄立极,仔细地想了想黄立极的话,很快就明白过来,这是在打算留一条后路,可是不是自己是张瑞图,怪不得张瑞图如此讨好皇上,也怪自己上次元辅就已经敲打自己,可是自己还是没有按照元辅的意思,反而…。看来自己是应该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告老还乡。
两人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水,施鳯来就离开黄立极的府邸,一脸的无奈。
秋风瑟瑟,已经进入九月末,京师的天气也越加的寒冷,京师的人已经全部穿上厚厚的棉衣。满京师的路面上已经掉满了树木已经黄叶,养心殿内也已经烧上地龙,殿内和殿外就是两个世界。
最近发生了一件震动朝堂的大事。
那就是皇上终于答应黄立极的第六次请辞,内阁暂时由张瑞图代理内阁首辅职责。
现在朝堂不少给韩爌造势,首辅的人选还没有最后定下来,东林党又开始纷纷上书弹劾刚离开的黄立极和张瑞图。
朱由检看着案上的奏折,其中大部分是弹劾黄立极和张瑞图的奏折,还有一部分是内阁批好的奏折。
最近朱由检轻松不少,内阁的张瑞图完全是按自己的意思在处理,孙传庭和卢象升很快就被内阁任命已经登上新的工作岗位,不过孙传庭还在老家正在来京师的路上,洪承畴的就更不雅说了,毕竟他现在在陕西,还不知道圣旨有没有传到他的手上,毕竟现在的交通很不方便,没有个十来天的时间根本就到不了陕西。这要是在后世,汽车一天的功夫就了,动车的话半天功夫,朱由检想到这里不由得摇了摇头,现在大明还是太落后,闭关锁国,可有用不思进取来表现,,朝中的大臣却还在沾沾自喜称大明为天朝,天朝?自娱自乐而已。
“皇上,奴婢见过皇上。”
“侯公公辛苦了。”
“奴婢不辛苦,山西的事情已经安排好。田大人还在收集他们的罪证,可是他们刚过去,想必一下还没有那么快打开局面,不过那些东厂的幡子能力还是很强的,想必这次田大人为了办好还上交代的差事调集的幡子应该全部是实力最强的,而且他那个心腹杨衰的功夫非常了得,他被田大人派往介休,而他自己前往张家口调查,好像应该有点眉目,应该这几日就会传回消息。”侯贵一五一十的汇报着。
“那就好,你就先下去休息几日,这段时间辛苦了。”
“谢皇上,奴婢不用休息,奴婢的身体好着呢。”侯贵笑了笑。
今日反正没有什么,要不出宫看看去?朱由检不由得想到,自己重生以来还没有好好看看大明京师是什么模样,有侯贵这样的高手在自己跟前保护自己,自己也不用害怕。
“大伴过来。”朱由检叫来王承恩在他的耳边说了句话。
王承恩连忙跪下,不敢说话。
“皇上万万不可,奴婢不敢。”
“没事,这不是有侯公公吗?你放心就一个时辰就好。”朱由检像哀求般看着王承恩。
“这个…。这个奴婢是真的不敢,还请皇上饶恕奴婢。”
“算了,既然你不敢那么侯公公。”
“奴婢在。”侯贵被刚才王承恩的动作吓了一大跳,这是怎么回事?内心还一直在打鼓,听到皇上叫自己,想必皇上要交待自己,自己知道一定不是好事,不让王承恩也不敢如此。
“你想想办法,陪朕出宫。”朱由检若无其事的说道。
“皇上你就饶了奴婢吧!”侯贵连忙跪下吓得不敢抬头,自己可不能答应,这皇上出宫要是以后习惯了,以后怎么办?
不行,自己是绝对不能做,就算是死也不行。
“你们一个个。”朱由检气的说不出来话,就是出去转转,也不允许,一个个紧张兮兮的。
还好这个时候徐光启求见。
“臣见过皇上。”
“徐爱卿来了,坐吧!”
朱由检对于这些臣子还是非常好的,基本上都会安排一张凳子给他们做,毕竟现在很多大臣的年纪都是比较大,站着和自己说话,有点那个什么不尊老,而且他们现在是在为自己打工,作为老板应该多关心一点。
“谢皇上。”
“今日不知道徐爱卿找朕有什么事?”
“回皇上,皇上上次说让臣找一些会火枪制造的人,臣已经帮皇上找好,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有时间,臣安排他面见皇上。”
“哦!是吗?好,好。”朱由检刚才还有点不高兴,可是听到徐光启说找到几名熟知火器的人顿时兴奋起来。
“快,你马上安排他们进宫。”说完转头对着王承恩说道:
“今日就放过你,还不快去接他们进来。”
“是,奴婢这就去。”王承恩如大赦般跑了出去。
很快就在王承恩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臣孙元化见过皇上。”彬彬有礼,不亢不卑有礼有节。
“皇上初阳现在是兵部主事,他一直学习火器和数学,只因热心西学,未能考中进士,遂放弃科举功名,潜心研究西学。主张在任蓟辽筑台制炮,筑宁远城。在天启六年,野猪皮率六万攻打宁远的时候,孙初阳在宁远城头共布置有11门大炮,威力惊人,野猪皮身受重伤,七个月后病死,事实证明筑台制炮是抗后金最佳方略。”徐光启为朱由检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