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犹豫的说道:“乡兵的忠臣度不及禁军,再者西北本地也是民风彪悍,也有很多乡兵不服管教,胡乱滋事,若多举乡兵,对民有所不便,我们也亦难节制。”
当时三川口就是因为乡兵被煽动,反叛,这一点是硬伤,寒了朝廷的心,想到这里,蓝弋又道:“虽然之前出了李士彬被部下反叛的不良影响,但不能因为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井绳,只要大人严密监控,做好监察,再控制好乡兵的数量,料想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
范仲淹似乎有些动摇,蓝弋继续说道:“现在从保安军到延州的乡兵,也就两万人不到,这个数目还不及,当时李士彬手下乡兵的四分之一。况且,乡兵中汉人的百姓也占了多数,这些人的可靠度也是有保证的。你看,种大人,不是在清涧城,就弄得相当有声有色吗?”
“然而,我考虑到乡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咱们缺钱!”
蓝弋通过大数据的检索,十分清楚,当时赵祯朝的税收,为了支持西北的战役,赵祯没办法只能不断的增加税收,不断的剥削于民,这样饮鸩止渴的办法,管用一时,但隐患十分巨大。
即便是这样,朝廷拨下来的钱,还会被上面一些名头克扣不少,落到下面人的手里,会打了多少折扣?
怎么看,不管从乡兵的战斗能力,还是所花费用上,性价比都十分便宜,只是现在范仲淹考虑的还是,朝制的问题,征招乡兵,不是他说多招就可以多招的。
朝中几位大佬有他们自身的考虑,多是忧虑,西北乡兵的增多,到时候会成为一个尾大不掉的隐患。
蓝弋也知道,范仲淹心中所虑,便又苦口婆心道:“大人你想,李继迁发家之时,仅拥有夏州一地,后来到银盐灵等州府,又夺其横山与六盘山、天都山等要冲,之后又夺走河西走廊数州,沙州回鹘之地,吐蕃边境之所。他西夏人的野心,早就暴露无遗,他们不仅不甘于现在这些地方,你说下面会不会还想夺我陕西?之后,吞掉中原呢?”
仅仅一句话,就让范仲淹,不寒而栗起来!
如果,事态真的按蓝弋描绘的扩展下去,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李元昊在夺下陕西的那一天,就等于打开了直逼中原的大门,灭国不是几十年后的事情,可能只是一瞬,就在眼前。
比起,什么尾大不掉,不好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担忧,民族灭亡,国家颠覆这样的灾难,那些懒惰的借口,还算什么?
范仲淹揉着下巴的力度也越来越重,似乎也在思索蓝弋的提议,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事,你先不要在与别人提了提,让我在考虑一下,还是小心一些比较稳妥。”
蓝弋也知道,他是对李士彬那件事情,还心存余悸,便也不好在多说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蓝弋的到来,改变的一些事情,他一直担心的“书信事件”却迟迟没有发生。
在真正的历史上,在好水川之战打完之后,李元昊还想故技重施,给范仲淹写了一封很长的书信,而老范也很有意思的回了过去,让韩周陪着高延的一起回去,把回信拿回来。
只是韩周这一去,就是四十天才回来,并且带回一封长达二十六页的国书,只是书信的内容有些大放厥词,不堪入耳。
范仲淹看了国书后,傻了眼,心想,李元昊疯了,没吃药吗?话讲的这么张狂,简直是嚣张!
可,这是国书啊,撕也撕不得,捂也捂不住,更不可能吃掉,当做没发生,可是就这么将,这封言语极具污蔑与挑逗的国书,送回朝堂的话,那朝中的大佬还不想办法,给自己小鞋穿到死?
怎么办?
不行,我们改一改吧!
就这么当着西夏使者的面,将其中不雅的二十页让它们去见了上帝,还对那人说,回去告诉李元昊,我天朝仁义,但是我们的宽容也是有限度的,你们别给脸不要脸,回去好好反省吧。
于是,将剩下的六页又重新润色,让人带回了开封。
可是,纸还是包不住火呀,这件事情,成了看不惯他政敌的把柄,被有心之人,用来攻歼他,让这事,一度发酵升级。
范仲淹一度因为这件事情,差一点葬送了政治生涯,不过好在,这事居然没有发生,还算吉人自有天相吧。
范仲淹也果然听从了蓝弋的建议,只是事情成与不成,还要等待一些时日,不过他们的好消息还没传来,蓝弋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麟州,麟州城可是他的老家,他的几个姐姐,还有祖母还在生活的地方,而那个地方……
蓝弋,接下来不敢去想,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必须回去,马上,立刻。
在蓝弋准备动身的当天,朝廷的旨意下来了。
韩琦管句秦凤路部署司事兼知秦州,王沿管句环庆路部署司事兼知庆州,庞籍管句鄜延路部署司事兼知延州,并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而范仲淹如愿以偿的,管句泾原路部署司事兼知渭州。
这样一来,鄜州、府州都在泾原路的辖区内,蓝弋不好将他知道将会在鄜、府二州将要爆发战役的事情,明说出来,只是告诉范仲淹,他愿为先锋,先去鄜州城部署安排。
现在范仲淹已经完完全全的信任了蓝弋,不仅将狄青配给他,一路上保护他,还给了他一切解释权,让他去了麟州,可代他行使一切权利。
天气便一晃,就迎来了盛夏,蓝弋等人一行到达时,泾原路正在忙碌。
他们一行人,十分简单,蓝弋、来福、狄青还有长毛大汉和几名亲兵,一路上他们扮作当地民众的样子,也是为了隐藏行踪,蓝弋只是知道李元昊接下来会攻打麟州城,但是时间上,他不确定,会不会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变化。
好在,一切还赶得上,大战的开始。
蓝弋抬头看着头顶蔚蓝色的天空,空气里飘着燥热的风,几朵轻云,在这七月的日子里,显得十分寡淡。
看着眼前的河的对岸,便是麟州城了。
早有船夫在一旁打盹,见几人过来,摇着浆便划水而来。
老船夫见是他们一行只有五六人,都是一身短衫的打扮,看样子是小本生意的买卖人。
帮忙卸了马鞍,将马往河里一赶,又吆喝着几人上船。
上了船的蓝弋,十分好奇的看着在河中游水的马儿,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别看他脑子里装了那么多东西,可他是真的没见过什么世面。
“这位大郎,是第一次见马儿游泳吗?”老船夫随口一问。
蓝弋脸上一红,支吾道:“是第一次见。”
老船夫哈哈一笑,道:“你们这马儿不错,如是笨一些的马子,就这么放任它们自己游,很有可能就跑散了。”
刘三一边,骄傲的说道:“老汉,好眼力,这些马儿,全是老三我,精心挑选的,怎么样?看着就精神吧。”
话没说几句,便到了对岸,长毛本名就叫刘三,只因世道不济才做了马贼,前次五龙川一战,他表现十分出色,虽然之前做了不好的事情,但蓝弋却不计前嫌,此番出来,便是他点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