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唐寅之子拼大明

第10章 苏州吴县白下桥吴趋里

唐寅之子拼大明 包子很白吆 2572 2024-11-15 09:01

  最终,发了疯的猛虎被众人制服,江彬亦受到了明武宗朱厚照的赏识。

  久而久之,竟成了明武宗朱厚照的死党兼心腹,朱厚照时常令其追随左右,畅通无阻随意出入豹房,同吃同寝、不分彼此。

  这就厉害了呀!

  这个狗ri的,一不小心竟然混成了皇帝的好ji友,能不官运恒通吗?

  更厉害的是,这个好基友不仅会察言观色,还灰常的善解人意呀!

  明武宗朱厚照喜欢整日里呆在豹房,江彬就很贴心的为其物色民间美女,充斥其中,供朱厚照淫乐之用。

  这特么!就是红果果的拉皮条啊!金牌皮条客嘛!狗ri的,一点底线都没有啊!

  位高权重的老兵部尚书马昂得罪了江彬,江彬就在武宗面前赞扬马昂之妹美若天仙。

  朱厚照那个二货!本就喜欢猎奇,哪里受得了如此的勾引呢?

  用江彬的话来说,那就是,马昂之妹不但善骑,而且善射!外加能歌善舞呀!

  音色那么好,体态那么婀娜!想想,那啥的时候,多吃鸡?

  明武宗朱厚照那个色痞,能不心动吗?

  竟然,竟然不顾马昂之妹有孕之身,直接拉到豹房里,那啥了呀!

  狗ri的,口味太重了!实在是!

  同他老爹相比,简直是差老鼻子了嘛!

  江彬就这样狐假虎威起步,继而渐渐地恃宠专权。

  正德十二年,江彬进封平虏伯。

  正德十四年,提督东厂兼领锦衣卫。

  权势大张啊!

  期间,随意倾陷廷臣,大肆贪污受贿,培植私党,重用家人。

  后来,竟然又被明武宗朱厚照那个二货!赐朱姓,与天子同姓,尽管是忘了祖宗,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呢?

  之后,又被封为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的统帅,上哪儿说理去,你说这?就这么个玩意儿,何德何能啊?

  正德十五年,明武宗朱厚照在江苏淮安取乐时落水染病,不久之后,病逝加重,一命呜呼。

  正德十六年,武宗去世之后,皇太后降旨捉拿江彬,不久江彬被抄家处死。

  《明史》上,江彬这个妖孽,也是有浓墨重彩一笔的!

  不过嘛!史学家们对其恨之入骨,将之列入了奸佞传!

  “这就是方才那个,平淡无奇的马脸锦衣卫总旗呀!

  还真是想不到!

  这京师重地,果然是藏龙卧虎呀!

  不经意碰到的这么一个小角色,谁能想得到?日后竟然是一颗参天巨树呀!”

  唐寅对唐季的这番感慨,自然一无所知!

  见自己的宝贝儿子,傻愣愣的站在那里发呆,没好气道:“为父见你应对起来游刃有余,还以为你不怕呢?

  原来也是个银样蜡枪头啊!

  这人都走半天了!还没缓过神?

  傻愣着干啥?

  还不赶紧收拾行李?咱们好回苏州!回吴县!”

  唐季嗤笑一声,出言挤兑道:“现在知道急着回了?

  不想看殿试之后,新科进士们打马游御街,王公贵胄们榜下捉婿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唐寅老脸一红,恼羞成怒:“逆子!

  经此一遭,为父还有那个兴致吗?

  你懂啥?

  这叫此一时,彼一时也!”

  唐季懒得同这个酸儒一般见识,无奈的耸耸肩,收拾行李去了。

  出了来福客栈,被困了五六天的父子二人,顿觉连空气都清新了不少啊!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二人此时的心情,真的就犹如那脱缰之野马!跑马溜溜的山上吆!跑马,跑马好啊!跑马比撸串好!那个上火!起茧子!

  到车马行雇上马车之后,一刻不停,经通州,上码头,雇船入水,沿着京杭大运河顺流直下。

  顺水行舟,归家心切,仅仅月余,父子二人便到了苏州码头。

  远远看去,码头边的江面上停满了各色船只,千帆招展、万桅林立,一派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入城之后,走在行人如织、摩肩接踵的街巷之上,尽管唐季已经在这座苏州城生活了八年,对此地并不陌生,然而,从京师归来的他,仍然难免赞叹:这水陆形盛之地,果然非同凡响!。

  此时,他竟然有了一种恍惚之感,有一种正行走在古意盎然的画卷之中的错觉。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就描画的是这种景像吗?

  崇楼台阁,深宅大院,鳞次栉比的商铺,满街迎风招展的招幌,裱画店,银楼,香楼,胭脂铺,绸缎庄,茶楼酒肆,古玩瓷器店,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味道!

  就连阁楼之上,不经意间随风飘来的女伶歌舞时的吹拉弹唱声,都是那么的有韵味啊!(此吹拉弹唱,非彼吹拉弹唱,请勿恶意解读!)

  若非身临其境,钢筋混凝土丛林之中呆习惯了的的现代灵魂,焉能体会得到?

  从北城到南城,唐寅雇了一名小厮拿行李,父子二人安步当车,一路游玩着就到了吴县。

  吴县是附郭县,紧邻着府城,若无严格意义上的划分,也可以说吴县就在苏州城区之内。

  父子二人到了吴县,临近唐家所居的白下桥吴趋里时,认识唐寅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络绎不绝的有人开始打招呼。

  唐寅,那可是此地名人呐!

  才子嘛!行在熟人如织街巷之上,就犹如那后世的明星啊!

  “哎呦呦!这不是唐解元吗?失敬!失敬!”

  “哎呀呀!原来是举人老爷回来了呀!”

  “怎么连顶轿子也不雇?唐举人真是!是一点架子也没有啊!”

  “就是!比李家那小子可强多了!一个秀才!还只是县学的附生!出个门硬是大肿脸充胖子,竟然雇四人抬的大轿!尾巴都翘上天去了!”

  “解元公!此去京师,想必一定是金榜题名了吧?”

  “哎呀,那还用问?应天府的解元公!哪里有不中进士的?”

  “寅儿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爹,你娘,天天都念叨你啊!”

  “唐解元!你们家的得月楼,最近这段时间天天高朋满座呐!都是冲你这个解元名头来的!哎呀,真是生子当如唐解元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