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唐寅之子拼大明

第26章 祝允明文徽明徐贞卿

唐寅之子拼大明 包子很白吆 2819 2024-11-15 09:01

  怀着无比崇敬之情,以仰望星空的姿态,徐经虔诚的熏香,净手,端坐,砚墨。

  只差沐浴斋戒了。

  在他看来,大神之作,定然非同凡响。

  徐经如此虔诚,搞的老神棍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啊!

  于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道:“徐贤侄?嗯,这个,不必拘谨!

  这,你我也并非外人,放松点,放松点!随意即可,随意即可!”

  徐经实在是想不到啊!

  心中的偶像,指路明灯似的老神仙!

  如此高人,高人,高高人的老神仙!竟然这般的平易近人!

  徐经受宠若惊!

  激动之余,憋在心里许久的一句话,鬼使神差的一下子就脱口而出。

  “徐经愿拜老神仙为师,还望老神仙怜悯!念在小子一片赤诚的份上!请收下小子吧!”

  “怜悯?”

  这姿态很低呀!位置摆的很端正呀!

  老神棍仅楞憎了瞬间,便想到了徐经的家世,徐家,那可是比唐家还殷实的存在呀!

  老神棍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好!”既干脆又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呀!

  似乎又觉得吃相难看了点儿,老神棍接着补充道:“老夫向来慈悲为怀,最是见不得命运多舛之人。

  也罢,既拜入我门下,保你顺风又顺水!”

  听听,这特么又不是坐船,还顺风又顺水!

  老神棍这是又抓住了一张长期饭票,兴奋的已经开始胡言乱语了呀!

  岂料,此言听在徐经耳中,那可真是通体舒泰啊!

  日后有了这盏指路明灯,就根本不怕行差踏错了呀,这是!

  焉能不喜?

  二话不说,立即起身,恭恭敬敬跪地:“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

  “恩师在上,请受徒儿徐经一拜!”

  二人你情我愿,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自然皆大欢喜。

  “徐经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公子哥啊!

  年少多金。

  如今也做了自己的徒弟!

  那自己就有两个徒弟了呀!

  日后吃香的,喝辣的!嘿嘿……”只要一想到这些,老神棍就压抑不住发自内心的兴奋。

  于是,接下来的《金ping梅》,老神棍讲的绘声绘色。

  “宋朝徽宗政和年间,山东东平府清河县出了一位风流子弟,叫西门庆,时年二十七岁,生得风流倜傥,多才多艺,和已去世的夫人陈氏生有一女,名叫西门大姐………”

  徐经起初还对师傅的学问赞叹有佳,可是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味儿了!

  这,似乎是本小黄书呀!

  情节虽引人入胜,但未免也太有伤风化了吧?

  师傅怎么可以如此的豪放?

  不过,转念他又开始安慰起自己来。

  “师傅乃是高人,高人自然随性!随性之人自然放荡不羁……”

  师命难违,这又是恩师头一次差遣,徐经只得老老实实二次创作加润色。

  当这师徒二人在这里忙的不亦乐乎之时,吴中四大才子亦是在唐府之中聚齐了。

  唐季闻听大名鼎鼎的三大才子大驾光临,也不耽搁赶紧前去相见。

  此时,唐府的会客厅中,四名儒衫纶巾的文士,正在高弹阔论。

  其中,与唐寅年纪相仿的那位,更是骚包异常的摇着一柄折纸扇。

  这原本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时下已经进入初冬季节,扇来扇去的,他难道不觉得冷吗?

  唐季正自在这里腹诽,便宜父亲唐寅不悦的开言了:“逆子!还不速速前来见礼,愣在哪里……?”

  唐季赶紧笑着上前。

  唐寅指了指,坐在上首年纪最长的那位,介绍道:“这位便是你祝伯父,快快见礼!”

  果然,见礼之余,唐季见这位祝伯父的右手之上多了一指。

  心说:“传言果然不虚,祝允明手生六指,故而又被人冠以祝枝山的称号。”

  看上去略微比唐寅年长一些的祝允明很是客气,直夸唐季一表人才,听话知礼,比他家祝续强多了。

  接下来,唐寅又一一介绍了文徽明和徐贞卿。

  一一见礼之后,唐季发现,拿着折扇的文徽明,年纪同唐寅差不多大。

  唯有不善言辞的徐贞卿,年纪稍小,看上去仅仅约莫二十出头。

  闻名不如见面面,见面不如闻名,见过了之后,唐季只觉得几人也就是普通人。

  并不似传言之中那么的风流倜傥,仙气飘飘。

  当然了,也更不可能似星爷影视作品中,那么不着调。

  确实如此,在唐季看来,那祝允明与徐贞卿,若是用他的审美标准来衡量,长的应该算是“丑”的。

  前世,唐季作为一名郁郁不得志的历史剧导演,一向热衷于研究历史人物的他,对这几位的生平,那真可谓是如数家珍。

  祝允明,字希哲,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

  祝允明擅长书法,年少成名,十九岁便得中秀才。

  然而,他的好运气似乎到这里已经用尽了,此后,五次参加乡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中得举人。

  日后,更是背运连连,七次参加会试而不第,蹉跎二十余年啊!

  更为让他难堪的是,在他第六次参加会试的时候,他的儿子祝续金榜题名,他却再次落榜。

  最终,祝允明认命,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入仕。

  直不过,那已经是正德九年的事了。

  此时,祝允明对于明年的会试,那还是信心满满的。

  再说这个文徽明,出身官宦世家,其父文林,历任知县、南京太仆寺丞、温州知府。

  文林为官清廉,博学多识,所学颇杂。

  不但通晓堪舆卜算,还精通易经算术。

  也许文徽明正是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淡泊名利,生性豁达。

  一生醉心于算学与书法,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后世流传下来的,大多是他的小楷,书法飘逸,功力非凡。

  至于徐祯卿吗?

  有的文艺作品中,更是将他杜撰成了是一位女子,女扮男装,引人无限遐想。

  可能,也是由于他徐贞卿这个名字的误导吧!听上去确实有点像女子名讳。

  实则不然,徐贞卿乃如假包换的糙老爷们儿一个!唐季刚刚验证过!

  他擅长作诗,“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便是他的代表作。

  相对而言,他是四人之中仕途上走的最顺的。

  二十五岁便考中了进士,算得上是少年得志。

  奈何,却是命运多舛,三十三岁便与世长辞,不得不让人遗憾呐!

  有了这三人的相助,《八股时文集》与《仕女图》就算是有着落了,大战将起,唐季踌躇满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