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县县城菜市口。
李清坐在主位,望着天空中有些刺眼的太阳估算着时间。
今日李清准备在这将处斩城中罪大恶极的犯人,这些犯人都是人命案的主犯和情节严重的帮凶,合计四百三十八人。
在这种封建时代,地主士绅官吏都视小民如草芥,要是有一个为民做主的官员还好,可惜包青天这种为民做事的官员,百年方得一见。
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大多数官员都是只知道贪污受贿,对于治下百姓的死活向来是能不问就不问的。
豪门大户杀个平常百姓,谁又会去管。豪门大户真遇到较真的官员,交出个替罪羊,在这个没有监控刑侦手段极其落后的时代,官员想追究到底都没有证据。
可惜他们遇到了李清,所谓特殊时候自然是需要特殊手段。李清并不需要确实的证据,时间过了这么久找到什么直接的证据也不现实。
根据百姓们诉说的冤情,以及那些犯人平时内的口碑,是否有作案动机,是否是受益人。
有手下询问李清,断案如此仓促是否会有冤假错案发生。但是李清回答说,乱世当用重典,矫枉必须过正。
杀的都是平时欺压百姓和地痞无赖,即使错杀也无妨。反而更能对以后的犯罪起到威慑力。
随着阳光的一点点偏移,邢县的百姓逐渐汇聚到菜市口。
“午时已到”随着一名士兵大喊,场内外逐渐安静了下来。
李清睁开眯着的眼睛道“行刑”
随后,蒙着双眼二十个犯人被拖出来,跪在台下。行刑的是二十个孔武有力的士兵,邢县找不到最后的刽子手,只能找士兵代替了。
第一批犯人就是周扒皮一家,周家的其他人在等待死亡的时候,已经吓傻了,唯有周扒皮一人还有些意识。
周扒皮知道今日必死无疑,也不在求饶。只是大喊道:“李清,你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欺压百姓,贪财好色。而你也是这样”
“啪”的一声,周扒皮身旁的士兵用刀背打在周扒皮的身上。
“让他说下去”李清摆了摆手,阻止了士兵。
“哈哈,李清我们本质上都一样,都是掌握权利的人,现在你和你的手下之所以没有贪污欺压百姓,是因为你有更大的野心。
你想割据一方,想当皇帝。等到你爬到最高的时候,你和你的手下也会贪图享乐欺压百姓的。
这是我们的宿命,当你和黑暗斗争的时候,你已经是黑暗的一部分了”
李清不屑的望着周扒皮,若是普通的起义者或许真如他所说,可是李清看到的可不止这一方天地。他的梦想可是星辰大海呀,他这辈子估计都完成不了。
李清站起身,理了理衣服对着台下的百姓大声说道:“李清这辈子不是为了当官发财,李清唯一的愿望就是让天下的百姓吃饱穿暖。
若是有一天我贪图享乐欺压百姓,必受五雷轰顶万箭穿心而死”
台下的众人都呆住了,在古代人们普遍迷信对这种毒誓绝不会轻易说出口的,大家已经相信李清是一个为普通百姓吃饱穿暖奋斗一生的人。
“汉王万岁”
“李将军万岁”
有的人更是哭着跪在地上大声喊道。
顿时,台上下所有人陆陆续续都跪了下来,疯狂大喊道:
“汉王万岁”
“汉王万岁”
声音持续了许久才渐渐平息。李清见状对行刑的士兵说道:“行刑”
“行刑”李清身边的士兵大喊道。
随着几声“滋”“滋”声音二十个人头咚咚的掉在地上。
台下的百姓见状纷纷越过站岗的士兵,从死掉的犯人身上撕下肉满嘴是血的吃着。
后面的人见抢不到,痛苦大喊道:“我愿意出钱买块肉,还请分我一点,我因为周扒皮家破人亡,还请分我一点”
“对呀,对呀我们都和周扒皮有深仇大恨还请分我们一点”
说完,有人拿着铜钱撒了出去。
菜市口弄得到处都是血,看的周围的士兵都有些脸色发白,直到周扒皮几人的尸首几乎只剩下骨头现场才渐渐平息。
“通知下去,禁止百姓们再分食犯人。就说这些人罪大恶极,吃了会生病”李清吩咐道。
“遵命”身边的士兵立马跑到台前大声喊道:
“将军说了,这些人罪大恶极吃了他们的肉还会生病,不许再吃了。”
“别说生病,吃他们的肉就算死了我也开心”人群中有人大笑道。
“就是,就是就算死了我们也开心。不过这既然是将军的命令。我们就一定要遵守。将军为我报此大仇,谁不服从将军的命令,我就打死他”有人喊道。
“就是,谁不听将军的命令就是和我吴老三过不去”一个粗狂的汉子大声道。
“好,将军也是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我们要听从将军的命令”
众人吵嚷着,不过还是没有再做出吃犯人肉的事。
李清坐在台上的椅子上,下命令道:“继续行刑”
随着一批批的犯人被处决整个菜市口被鲜血染红了。台下的血足有一指深,可是台下的百姓气氛仍很热烈,仿佛死的不是人,只是一头头猪一样。
李清叹息道:“天下苦贪官劣绅久以,究竟是怎么的压迫才会让一个个朴实善良的百姓对他们的死觉得如此痛快”
——分割线——
邢县,兵营门口新设立的几处征兵处。
李志看向身边的人问道:“征兵的情况怎么样”
“根据统计,没有一户有拒绝服兵役的情况,我们新增有两千一百八十三名士兵”那人立刻回道。
在李清治下,兵役的政策和大明是不一样的。
明代初期建立的卫所军屯制度,兵士承担了耕战两大任务:一是守卫城池,一是屯田生产。守卫地方城池的称守军,进行屯田生产的称屯军。
屯军以屯田生产的收获供给自己也供给守军,从理论上实现整个军队基本的自给自足。因此朱元璋曾一度自豪的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
理论上军户世代为兵,则兵源不愁,可是随着军户逃亡及人耻为军的情况日益加剧,导致卫所军不堪一战之力,最终只能被募兵制所代替,所以朱元璋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美好愿景并未得到真正的实现。
而当大明后期募兵制施行之后,在初期的确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明军的战斗力直线上升,不仅全面的击退了倭寇的入侵,也在取得了后面万历三大征的胜利。
但是由于后金的兴起,战争频率不断提高,而基于大明低效的经济治理水平,募兵制造成的巨大军费支出也是明代财政难以承担的,为了筹措军饷最终不得不苛捐杂税加征各类税赋,历史上因而导致了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也直接导致了大明帝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