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之我是朱元璋

第2章 这一家子

重生之我是朱元璋 明察熊 2822 2024-11-15 09:02

  语言方面,张阳做的很克制,但在吃这方面,张阳却展现的颇为豪放。

  张阳知道,小的时候营养若是跟不上,长大之后吃的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只会长成圆滚滚的大胖子,身高却不会再有变化。

  但这一对夫妻是真的穷...

  在张阳成长的这些年,即便作为最应该被供给营养的家庭成员,张阳仍旧没吃上什么东西。

  别说大鱼大肉了,就连大米和馒头都没吃过!

  谷物,张阳似乎只吃过小米粥,而菜类,都是张阳叫不出名字的野菜。

  ......

  “唉...感情老子不仅变成了小孩,还穿越了...”张阳忍不住长叹道。

  哀愁的表情出现在一个六岁的孩子脸上,显得有些滑稽。

  这六年,张阳终于从自己父母的交谈和自己观察的中搞明白了一些事。

  首先,现在自己所处的地方并不是自己想象的现代偏远山村,而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期—元朝。

  穷,是所几乎所有百姓的普遍现状。

  这个朝代对于张阳来说实在是有些陌生,一时间张阳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张阳只知道元朝之后的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如果有幸,自己抱上朱元璋的大腿即可,可现在朱元璋在哪,张阳不知道。

  现在的元朝是不是快要完蛋了,明朝什么时间建立,张阳都不知道。

  不过此时即便知道了也没有用,毕竟张阳此时年岁还小,就是想做点什么,却也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安心等长大成人。

  除了搞明白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之外,张阳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也搞清楚了。

  父亲叫朱五四,母亲叫陈二娘。

  这其实就是朱元璋的父母,但张阳可不知道,学渣嘛,咱也不能怪他,能知道明朝是朱元璋开创的,这就不错了,朱元璋的父母叫什么,实在是超出了张阳的认知水平。

  张阳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叫做朱重八。

  “真难听...”张阳第一次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忍不住嘟囔道。

  (有读者要说了,主角连朱重八都不知道是谁,未免太文盲了吧,其实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朱重八就是朱元璋,毕竟,对于历史感兴趣的人真的不算多。)

  朱五四的名字由来,我们在此不必深究,反正他又不是主角。

  重八,为什么叫重八呢?怎么就不是重五,重四什么的呢?莫不是朱五四有八个孩子?朱元璋排第八?

  其实距离真相已经很近了。

  朱五四有四个孩子,但朱五四有个亲兄弟,叫朱五一,比朱五四大四岁,巧的是,朱五一也有四个孩子。

  所以这个八,便是在大家庭里的排行,朱元璋排到了第八。

  历史上,朱元璋小的时候和普通的农家孩子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贫困,一样的劳作。

  但现在却好像略有不同,此时的朱元璋拥有着一个现代人的灵魂—张阳。

  ......

  张阳是真的郁闷,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来的太快。

  几年前自己虽然事业不顺,但好歹享受的是现代化的生活,抬眼就是高楼大厦,出门就是平整的柏油马路,小汽车嘟嘟的在路上跑,但现在呢...

  “哎...”六岁的张阳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慢慢靠在桌腿上,神情显得有些落寞。

  张阳被他娘,也就是陈二娘,拴在了桌腿上,粗粗的麻绳一头紧紧的系在桌腿上,另一头是一个越拉越紧的活扣,系在张阳不粗的脚腕上。

  这也不怪人陈二娘,怪就只能怪张阳自己乱跑。

  无他,作为一个拥有着成人思维的“孩子”,张阳会第一时间探索周围的环境与自己身处的位置,然后分析自己的处境和安顿问题。

  这是一个成年人所拥有的基本反应。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被放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首先要做的也是这些,分清东南西北,找到合适的落脚处,寻找合适的取食方式,这些保证了之后,会开始渐渐探索落脚点周围的情况。

  但这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有些怪异。

  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孩子意识当中的环境很小,因为居住所和食物都由父母提供,他们也不会去思考那些大环境的事,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小世界。

  张阳摸了摸自己脚上的活扣,自己又不是真的小孩子,这种扣,自己轻松就解开了,但却没什么意义。

  一开始,张阳的确偷着解开绳子跑出去,但次数多了,周围的一切也已经被张阳摸了个差不多,再出去也就没什么意义,还不如老实的在家呆着,出去还晒太阳。

  这段时间里,张阳搞清楚了自己所在地,濠州钟离东乡(今安徽凤阳)。

  但对于张阳来说,什么濠州,什么钟离,张阳一脸懵逼,这到底在哪?

  没办法,一个现代人还真是搞不懂古代这些个地名,张阳现在恨不得手里有一部手机,装有全球最靠谱的北斗导航,打开地图就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想到此,张阳不由得又长叹息。

  “唉....”

  难受啊...辛辛苦苦几千年,一朝回到公元前。

  除了知道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张阳也知道自己的老爹和老娘,也就是陈二娘和朱五四,再加上自己的三个哥哥都去了哪,去帮地主家种地放牛去了。

  “我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吧?不知道古代的学校咋样...”张阳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

  ......

  上学是不可能上学的,此时的朱五四为了一家子的吃食问题就快挠破了头!

  若说是粮食太少,那倒也不是,给大地主种庄稼好歹也是有报酬的,地主再抠也不至于把干活的人饿死,那不就没人给干活了?

  问题就出在朱五四身上。

  朱五四是个有“身份”的人。

  朱五四是个“淘金户”。

  什么叫淘金户?

  元朝实行职业世袭制,简单说就是你的祖辈是干什么的,你就必须干什么,子承父业。

  咱比如说站户,就是承担驿站的徭役;矿冶户,负责开采铁银等矿的;猎户,打猎的;水手户,充当河运和海运的水手等等。

  淘金户,顾名思义,就是淘金子的,要往上面交金子。

  ......

  朱五四以前住在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南京附近可没什么金子可淘...

  但没金子不行,你是淘金户,必须往上交金子,不交,哼,打的你生不如死!

  怎么办?

  也只能把粮食卖了,去买金子,然后上交。

  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谁也顶不住,所以朱五四也就跑了,一路跑到了安徽凤阳。

  在凤阳,没人知道你是淘金户,金子至少是不用交了,但由于朱元璋的出生,家里又多了一张嘴,粮食依旧紧巴巴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