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放牛也讲方法
放牛的工作对于张阳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其实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放牛都不是一件难事,但会有很多人对为什么需要放牛感到不理解。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知道,家里养的鸡鸭鹅,放出去可从来不需要人看着。
就说鸡,散养鸡那么多,不就往山里一放就完事了,需要的时候再去抓。
再说鸭子和大鹅,早上赶到河里,傍晚再去赶回来,甚至于有时候还没去赶,它们自己就跑回来了。
可为什么牛不行呢,非要有人一直看着?
一个原因就是牛个头大,价值高,鸡鸭鹅丢一只也挺心痛的,但要是家里的牛丢了,那意味着犁地的工具没了,损失巨大!
其实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牛的活动范围会很大。
一般来说,在没人驱赶的情况下,鸭子和大鹅会一直在河流附近活动,不会走很远。
但牛就不一样了,牛边吃草便走,会越走越远,直到最后把自己走丢,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
因此说,牛还是需要人看着的。
别人放牛都是随机走,哪里有草就往哪里去,啃干净了再换地方,但张阳有自己的想法。
随机放牛很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今天应该去哪放牛。
哪里的草稀薄、哪里的草肥美,心里没数,往往走了很远的路后,发现这里的草很稀少,于是不得不再换地方。
张阳自然不愿意采用这样的法子。
与众多小伙伴说了一声后,张阳便直直的冲着山顶而去,那里视野开阔,能够看到整座大山的全貌。
张阳此时年纪不大,体力自然也就不是很充沛,但小孩子有一个特点,那便是精气神贼强!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过被熊孩子支配的恐惧,除了父母的管教问题外,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为什么这些熊孩子的精力会这么足?!
当咱们在车上昏昏沉沉的睡觉,为什么这些小兔崽子就叽叽喳喳的叫唤,他们不困么?
其实各位也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小学的时候,午睡?那是什么玩意?怎么可能睡得着,老子要耍!
到了初中,午睡?可以有,但没必要!
到了高中,午睡?好累,要睡一下!
这个时候的我们以为是因为高中学习太累,到了大学一定会玩的飞起,天天都是凌晨几点,结果却发现到了大学,自己更嗜睡了!
睡觉,实在是太舒服了...
再等工作之后,没有午睡,难受!
晚上12点之后没睡,那就是要死的节奏!
到底为什么呢,大家总会说,老了老了,那么我们和这些年轻的兔崽子们到底差在了哪里?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我们的身体上。
人的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顾名思义,有氧呼吸,就是有氧气的参与,一般比较慢的,不那么激烈的运动都属于有氧呼吸,比如说走路、慢跑等等。
而无氧呼吸呢,就是没有氧气的参与。
有人说,我快速爬楼梯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喘不过来气,那是无氧呼吸吗?
没错,那就是无氧呼吸。
还有人说,自己参加五十米的时候,似乎是憋着气跑的,根本来不及呼吸。
没错,那也是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可以很迅速的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但取而代之的便是葡萄糖氧化不彻底,会产生乳酸等代谢物。
乳酸是何物?
运动完后浑身肌肉酸痛?
没错,这就是乳酸造成的。
有人问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和小兔崽子们的精力差这么多呢?
因为,小孩子几乎没有无氧呼吸。
人家剧烈运动时,通过有氧呼吸提供给肌肉充足的能量,根本不会觉得累!另外,有氧呼吸不会产生乳酸,所以肌肉也不会酸痛。
有国外的科学家研究表明,10岁左右孩子的体力和耐力都和专业的长跑运动员与铁人三项运动员相差无几!
但也有人说了,为啥我们家孩子活动几下就感觉累了,是不是不正常?
不是。
因为年纪的原因,小孩子的心血管没有完全发育好,因此供血供氧跟不上,自然便容易感觉疲劳,无需多虑。
......
张阳此时便是处在这个年纪,此体力虽弱,但精气神却是极佳,一口气爬了近一个小时,才稍稍觉得有些疲惫,靠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了片刻,一鼓作气登上了山顶。
......
山顶的视野很好,村子的全貌尽收眼底。
几十个参次不齐但破旧程度却差不多的房子随意摆放着,饭都吃不上的人家,房屋的位置自然也无所谓,什么风水不风水的,没时间捣鼓!
倒是地主刘德家的房子位置极好,处在整个村子的上位,平整又气派。
山的左侧是地主家的农田,此时几十名佃农正顶着烈日忙碌在农田中,张阳知道,自己的父母也在其中。
“唉...这开局是不是有点太差了...”张阳忍不住嘟囔道。
直到现在,张阳没有想到任何破开局面的方法。
自己有超越元明清三个王朝,近千年的见识,但却没有丝毫的用武之地!
想到此,此时六岁的张阳不由得有些颓废,自己连这个村子都出不去,离开了父母就无法生存,的确没什么好办法。
张阳缓缓的吐出心中的一口闷气,喃喃自语道:“还是先放牛吧...”
心思拉了回来,张阳便站在山顶细细的记忆着整片山的地形与植被覆盖。
很快,张阳脑海中便有了想法。
简单来说,张阳的想法就是划分区域。
有人不禁要问了,那和原来有啥区别,划了区域又能怎么样,啃光了还不是要重新换地方?
没错,的确要换地方,但并不是无头苍蝇一般的乱换地方。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轮牧法”。
轮牧法,顾名思义,轮流放牧。
怎么个轮流法呢,举个例子,比如说咱们写个“田”,这个田便将一块大草地划分成了四份,我们先让牲畜在左上角的格子里吃草,其他格子不要动,等这个格子吃的差不多了,再去隔壁的格子继续吃。
吃完了第二个格子,就是第三个格子、第四个格子,等再回到第一个格子的时候,草又长好了,于是继续吃第一个格子!
精妙的想法!
不得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