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世当屠

第12章 “偷梁换柱”

乱世当屠 江北江南 2188 2024-11-15 09:02

  崇祯十二年五月初二辰时(今上午七八点),京城皇宫太和殿。崇祯皇帝朱由检坐于漆金黄花梨木龙椅上,满脸愤怒,用手将身前御案上的奏折狠狠地掷于地上。一边扫着台下列位大臣们的脸,一边怒谕:“诸位臣工,倘若朕的子民皆如济南城内死难的官民们一般,誓死抗击鞑虏,大明王朝何至于此!济南苦守两月,不停告急,各路人马俱皆畏战,朕要尔等何用?”

  下面朝臣们一脸默然,有的甚至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兵部尚书崔大人和内阁首辅杨大人则一直叹气。

  崇祯皇帝朝心腹太监王承恩眨了眨眼,王承恩便高喊:“有本启奏,无本退朝~”过了会见众位大臣没什么反应,便扬声:“退朝!”

  待大臣们离去之后,王承恩看见皇爷已经疲惫地睡着了,便蹑手蹑脚地为他披上大衣,心里也十分难受。而立之年的崇祯皇帝,为了挽救祖宗江山,已是生了许些白发。

  阳光照射在皇宫的砖墙上,似乎也透出一股悲凉的气息。这无数个平静已久的建筑群落,等待它的又将是什么命运呢?

  …………

  夜色渐渐深了,登州城内的衙门内堂,吴大志和几名亲卫走进了一间密室。室内吴大志坐在太师椅上,俯视着被捆押的几位登州官员道:“几位都是登州城的‘泰山’人物,只要这五年内按照我的意思办事,妻儿老小无忧,倘若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后果诸位是知道的。五年内尔等好好办事,往后性命家财丝毫不损。”,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张写着‘朝廷无道、崇祯昏君、起兵谋反’之类的投名状递给亲卫又道:“签吧!”

  登州参事周柄坤怒骂道:“狗贼,朝廷待你不薄,如今却要谋反。尔等今后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吴大志闻言哈哈大笑,转眼间又面色阴沉地吩咐:“让他吃点苦头。”一旁亲卫点了点头,用麻袋套在他头上,使劲拳打脚踢。待他惨叫声虚弱后,吴大志让众人缓了缓,又问:“本将守诺,五年后自会放诸位离开。周大人,如何?”,亲卫拿着纸笔走将周柄坤头上的麻袋取下来,呈在他面前。“哼!妄想!”周柄坤说罢便将头扭到一边。吴大志朝亲卫们使了使眼色,带刀亲卫瞬间手起刀落,一只手臂滚落,鲜血横溅于众人身上,周柄坤顿时昏死倒地。“拖出去,处理干净。”;两名亲卫便手脚麻利地将其用布匹裹好拖走。

  “小人杨旬拜见主公!望主公开恩呐。”,“吴将军,卑职阮浩愿效犬马之劳。”,“将军,我等愿写,开恩呐!”登州知府杨旬、锦衣卫校尉阮浩以及府丞王恙皆吓地两股颤颤,竞相求饶,遂依次签字画押。随后,吴大志命人将几人带到购置的一处密宅派十余人日夜看守伺候。

  原来吴大志觉得时间紧迫,便胆大妄为地将整个登州城内的衙门“偷梁换柱”,让张允等人接手政务,准备扩充势力。当然,成大事者,不能心慈手软,遂免不了诛杀这几人的管家下人等无辜之人一百有余。

  五月初三,吴大志麾下两千余步卒带着“登州知府衙门”的手令以换防的名义将方圆八十余里之内的四个千户所拿下,并修善关墙,扩充普通守备兵丁两千青壮。抄千户所地主及城内恶霸豪强六十余家,获粮米三十万石(同担,一石六十斤),银十五万两。又招揽流民两万余户,分派耕种所抄田亩近四十万亩。

  随后,按照张秀才所建议的“瞒天过海”之计,让杨旬等向朝廷告捷,上奏‘登州府内匪患猖獗,所辛吴守备剿贼有力,方得安宁。’甚至用牢狱之中盗贼、恶匪的百余个人头拿去请功。

  这日辰时,西城门内的告示牌上新贴了一张盖有府衙官印的告令。入城的百姓乡绅闲汉聚众观看,前面有位年轻书生读道:“登州新任知府张允,查城内恶霸李四王二麻子等数十人,勾结匪贼,欺压良善,罪无可恕,打入牢狱。”百姓们皆道甚好,这位读告示的李相公皱了皱眉,不作理会又继续读着:“今为防鞑子奸细及不良之人祸乱登州,通告全城如下‘不允抛撒污物于城内,违者罚十文;不允打斗骂街行窃,散布谣言,违者棍棒伺候’,望诸位乡民(乡绅百姓)奔走相告,勿违此令!”

  有个乡绅抚着胡须一脸笑容:“这新任知府张大人真是好官啊!”旁边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闻言亦笑道:“我等以后的日子好了甚多,大善!”,“张大人当真是朝廷的栋梁呀,登州百姓得享太平啦!”众人无不赞扬。

  不远处茶楼的雅间内,一身绸缎的张允朝着乔装的吴大志拱了拱手:“主公当真大才,如今我等佩服不已。”“甚是,大人神机妙算!”一旁刚刚接手衙门各部的管事们也拍着马屁。吴大志点了点头,便朝着重人一脸严肃地嘱咐道:“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民心便是水,我等便是舟。今后望诸位一言一行,多为统辖民众分忧解难。”,“诸官”俱应。

  自从鞑子退兵后,莱州到直隶一带人烟稀少,政令不通。吴大志谋划数月后,终于下定决心,采取“偷梁换柱”之计。暗袭衙门知府等官员,替换手下心腹,以便扩充实力。

  此番行事,费了吴大志诸多心思。倘若不是事态紧迫,绝对不会这般铤而走险。当然,此次行“偷梁换柱”之计,也有诸多好处,此后不用偷偷摸摸地发展实力,遇到战事亦不会顾虑太多,民心根基更为牢固。

  总而言之,此番“偷梁换柱”,对于吴大志来说是利大于弊。加之眼下朝廷“精力有限”,大大降低了事后的风险。自打闯贼李自成从商洛山中复起之后,数月之间便流串至河南一带,四处攻城略地,祸乱中原。倘若不是部分官军回援,中原局势更为恶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