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世当屠

第23章 甲申之变

乱世当屠 江北江南 2332 2024-11-15 09:02

  吴大志两月来日日整军操练,朝廷加急令其率部勤王,他便回奏‘兵新募,不堪战’,对京城的告急求援不作理会。

  吴三桂、左良玉、唐通等军阀头子更是连回复都没有,完全置之不理。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五,李自成麾下刘宗敏部十余万人马兵围京城。崇祯皇帝清点京营,发现因鼠疫而亡的军户便多达四万,三大营竟然只剩六千老弱病残。

  遂最后一次下令百官募捐饷银,只得了十万两,打发了崇祯这个“叫花子”。甚至他的国丈人周老侯爷,皇后给他两万两银子,他居然只捐了五千两。不捐银子也就罢了,还倒贪了一万五千两。许多大臣们一百两一百两的忽悠皇帝,有的大臣甚至连青楼女子所捐的银子都比他多!

  崇祯皇帝被这满朝的“禽兽”们给气得心灰意冷,几次痛骂,“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其实,他并不知道,许多大臣们已经和李自成暗通往来,甚至连几位阁老都派人准备偷开城门。

  三月十八日,于全城下令戒严,又下诏“亲征”,可惜京营因瘟疫元气大伤,便下了罪己诏,不了了之。

  夜里,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王承恩手提宝剑,屠杀了数十位妃子和子女,甚至连最为喜爱的坤宁公主也被他砍断了一条臂膀。也有妃子自知必死,悬梁自尽,或是饮毒酒而亡。

  崇祯皇帝一身血污,披头散发,状若疯魔,见一个公主不断求饶,便哈哈大笑:“怪只怪你错生帝王家,大明崩了,你必须陪葬。”,说完便提剑将其刺死。

  十八日清晨,崇祯皇帝眼见各处宫门大开,便带着王承恩直奔煤山,在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忠心耿耿的王承恩亦随之赴死。

  上午辰时,李自成率部在京城百姓们的簇拥下入了西大门状元街。老朱家的大明王朝正式告崩,后世称之为“甲申国难”。

  李自成入得京城,急不可待地坐上了金銮殿的龙椅,却发现垫子上留有一张御纸写着:朕死后,自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贼可任戮朕尸,不伤百姓一人。他看罢,大笑道:“哈哈,崇祯到死了还不忘百姓。崇祯皇帝的遗身收拾了没有,有几人为其哭丧?”,一旁的李过闻言答道:“启禀我王,属下已将其敛入棺材,只有二人为其哭丧。”

  “哦?看来这些狗官还懂得耍花招!传令,全城戒严,抄他们的家,看看这些个大臣究竟有多肥?”

  “得令!”李过应罢便出门点兵去了。

  其实,李自成也没有想到自己有坐上龙庭的一天。早在兵临通州时,便书信崇祯议和。请发粮饷百万两,封他为西北王,甚至还可以帮他对付辽东的鞑子。可崇祯皇帝却拒不答应,直言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简直顽固至极。

  或许,天意要大明灭亡吧!

  李自成心中感慨了甚久,向身边抚着胡须的牛金星称赞道:“丞相料事如神啊!这大明真如古人刘伯温所算,遇顺而止,真是遇我大顺而止啊!哈哈!”,牛金星自然连连摆手,急忙怕着李自成的马屁。

  按照原来的历史,他并不知道,关外还有一个“顺”,那便是顺治皇帝福临。这才是真正的“遇顺而止”!

  …………

  李自成抄了城内官员富绅们的家,一番严刑拷打之下便得了两千万两白银,这可是乐坏了李自成。然而,麾下将士们食饱思淫欲,便随意淫乱遗孀民女,战力下滑得十分厉害,加上城内瘟疫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便只得令将士们在城外扎营。可是,仍然有不少军士偷偷摸到城里作乱。

  故此,李自成便依从了牛金星的建议,广发诏书,拉拢各地军阀。三月二十一日,封吴大志为忠义王,吴三桂为平西王,左良玉为平南王,唐通为顺义伯。

  并令所有军阀头子进京领赏,分发饷银粮草。可是,大家都不傻,出发是出发了,只不过一日行军十里,都在拖延时间。

  吴大志现在在干什么呢?他正在书房里给李自成写书信,所写内容无非就是恭喜闯王进了京城坐上龙庭,自己愿意为李自成镇守山东,荡平所辖境内的流贼和白莲教余孽。并劝李自成时刻注意关外的鞑子兵野战甚强,多尔衮又野心勃勃地准备入关拣便宜。

  李自成却不已为然,明廷没钱被鞑子给逼得内外交困。可是自己手中银子有的是,还怕灭不了鞑子?当然,唐通和吴三桂所部还是应该安抚一番,于是数日后便给唐通拨发了五十万两银子,又令其解押十万石粮草前往山海关送给吴三桂。

  吴大志知道眼下乱世已至,有兵就是草头王!便挥师抢占了衮州、济南、青州、济宁、东昌等山东全省数十州县,招收城防守备两万人马,并派这几年来投靠的读书人主管政务。

  所幸各地地主豪强甚少,即便有数十家也占地不多,便分田分地给各县百姓,以安民心。又派人开采省内的两处小型金矿,十余处中型铜矿铁矿,并修编黄册,登记民户等等之内的事情一一办妥。

  甲申年,这是九州动乱之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是,不论以后形势如何,吴大志坚决不会投降鞑子。他前世酷爱中国历史,就属清史最令人心痛,我中华五千年文明,为何被外邦肆意践踏?

  吴大志可以自立,也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而按兵不动,甚至可以直接归附于李自成,就是不能让鞑子入主中原。这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原则性问题,为此这数月,吴大志是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守城所用弗朗机炮的数量,以防与鞑子交战不利。倘若真有万一,也能依靠火炮之力,谨守城池,为撤往南方争取时间。

  当然,吴大志不会胡乱的扩军,因为实力不等于兵力。人数臃肿,反而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举个简单例子,总兵左良玉如今拥兵十余万,但是除了他的亲卫营五千人马,其他都是乌合之众。军队扩充如此之快,战力反而下降不少,连现在的张献忠所部,都能追着他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