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宁莲何等聪明。
她从小便精通人情世故,对于人心的揣摩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马秀英说话时的神情,全都被郭宁莲看在眼里。
她叹了口气,拉起马秀英的手:“秀英妹妹,跟着自己的心走。姐姐不会说什么的。”
说完,她便起身离开。
马秀英一个人坐在床边嘀咕:“跟着自己的心走?不会说什么的?宁莲姐姐这是什么意思?”
三天后。
濠州分舵武者各显神通,从四面八方弄来贺礼,跟着郭子兴与马三刀前往黄水乡说亲。
几十人浩浩荡荡来到西丈八村,惊讶的发现村子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朱元璋很满意的点头说道:“不错不错。徐达迎娶张铃铛,这氛围算是够了。”
郭子兴跟在朱元璋身后,见到正在田地里劳作的朱五四夫妇。
“这是……”
朱五四夫妇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尽管做了村长与地主,还是改不了劳动的习惯。
他们见朱元璋身后跟着一群五大三粗的武者,还以为是惹了什么事,将满是泥土的手在身上蹭蹭,小心翼翼的拦在朱元璋身前,疑惑的问。
朱元璋还没说话,就见徐达与汤和跑了过来:“哥,你回来了?这些人是什么人?”
两人看出,跟在朱元璋身后的都是武者,大多数还是中高境界的武者,顿时警觉起来。
郭子兴笑呵呵的朝朱五四抱拳:“你就是朱重八的父亲吧?我此番前来,是有一桩喜事要跟你谈。”
朱五四有点茫然:“喜事?”
郭子兴转身叫到:“宁莲,躲在后面干什么?出来见礼。”
郭宁莲俏脸通红,跑到朱五四夫妇面前,抱拳行礼:“小女郭宁莲,见过伯父伯母。”
朱五四更糊涂了:“这是……”
反倒是朱五四的媳妇明白过来,顿时双眼放光:“哎呦呦!老头子!这是喜事啊!大喜事啊!你瞧这姑娘,长的多水灵!”
朱五四这才反应过来:“您是来说亲的?”
郭子兴哈哈大笑:“怎么?难道我看起来不像吗?”
朱五四赶紧摆手:“不不不,我只是没想到,我家重八出门一趟,竟然带回来个这么漂亮的媳妇儿。快请快请,到家里坐。”
一行人进了朱家茅屋。
徐达与汤和看到队伍里的马秀英,一脸茫然,悄悄跟在朱元璋身边,低声问:“哥,啥情况啊?出门一趟,咋换嫂子啦?这来说亲的,不是马秀英啊。”
朱元璋哭笑不得:“一言难尽啊。回头再跟你们详说。”
张铃铛听说朱重八回来了,也跑过来看热闹,听说对方是来说亲的,见到郭宁莲的俊俏模样,顿时惊讶道:“姐姐,你长的跟天上仙女一样好看。你肯定就是重八哥哥所说的马秀英姐姐吧?重八哥哥是个大善人,也只有姐姐这种仙女才能配得上他。”
门口看热闹的村民想起朱重八在丰收祭上说的话,顿时炸成一团。
“原来她就是重八喜欢的人啊。真漂亮。”
“啧啧,确实比我姐姐漂亮。唉,我姐姐看来是没希望了。”
就连张铃铛的爷爷都忍不住称赞:“这姑娘,长的是比我家铃铛俊啊。”
相比于村民的热情,濠州分舵的武者们有些尴尬。
郭宁莲小声的说:“我不是马秀英,我是郭宁莲……秀英……是那个。”
顺着郭宁莲的指引,村民们惊讶的发现,人群中竟然还藏着一个绝顶漂亮的少女。
她与郭宁莲的妩媚不同,面容如同冰霜圣女一般纯净无暇。
“哇……”
村民们忍不住赞叹:“今天一天见到两个仙女,重八可真厉害。”
个别脑子比较灵活的村民反应过来:“不对啊。重八喜欢的不是马秀英吗?怎么变成郭宁莲来说亲了?”
朱五四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郭子兴尴尬的笑笑:“朱兄,重八他天资聪颖,我家宁莲一见倾心,非他不嫁。我就腆着老脸来说亲,希望你们家能收下我这小女郭宁莲。”
朱五四看看郭宁莲,又看看朱元璋,突然就乐了:“行啊。没问题。我看这闺女顺眼,嫁过来,我答应。”
郭子兴也开心:“那以后咱们就是亲家了。”
朱五四一拍大腿:“可不咋滴。亲家,要我说,好事成双。这马上要结婚的徐三一就是俺家重八的好兄弟,要我说,一起办了得了。”
郭子兴大喜:“如此甚好!敢问亲家一句,我女儿宁莲第一个过门,是妻是妾?”
朱五四哈哈大笑:“亲家真会说笑。俺们穷人家,哪里有什么三妻四妾之说?第一个进门,那就是妻啊!”
朱元璋一个劲朝朱五四使眼色,无奈他正兴奋,根本就没注意。
郭子兴:“有亲家这话,我就啥也不说了。来,上礼!”
武者们将贺礼抬上,看的村民们惊讶不已。
“这么多?”
“这郭家一定是个大户人家。”
“重八真是好福气。”
“人善自有天帮,重八能娶到这种仙女,是应该的。”
朱五四推推自己媳妇:“老婆子,还愣着干什么?杀猪宰羊,款待亲家啊。”
夜幕降临,郭子兴一行人围着篝火说话吃肉,朱母拉着郭宁莲嘘寒问暖,提前培养婆媳感情。
后山竹林中。
徐达与汤和笑呵呵的盯着朱元璋:“哥,说说呗?怎么回事啊这是?”
朱元璋把濠州城的事大致说了一下,听的徐达与汤和惊心动魄,愁眉不展。
“没想到重八哥这一次进城,竟然遇到这么多变故。”徐达叹了口气,“早知道我就应该跟你一起进城,帮你的忙。”
汤和:“过去的就是过去了。重八哥现在不是好好的站在咱们面前吗?还带回来这么漂亮一个嫂子。明天就是婚礼,重八哥与你一同举办,那是喜上加喜。咱们西丈八村多少年都没遇到这种喜事了。开心点。”
朱元璋将《武穆兵法》放在汤和手上:“这是岳飞大元帅亲自书写的兵法,你们俩不要声张,把这个背到滚瓜烂熟。以后会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