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逍遥天启

第10章 为大明贺

逍遥天启 破冰传奇 2910 2024-11-15 09:02

  哈哈哈……

  欢快的笑声响起在乾清宫西暖阁里,天启皇帝仿佛听到一个笑话,乐不可支。

  半饷,他方才停下声笑眯眯地指着外面夜色,对一头雾水的小老弟问道:“皇弟信不信,朕说太阳晚上出来忠贤不敢说白天出来?”

  “……”

  小老弟一头黑线,谁不知道魏阉就是靠谄媚皇兄才如此嚣张的,这能说明什么?

  天启皇帝摇头微笑,这位小老弟还真是一根筋啊!

  所以,前任驾崩后,十七岁的他上台就按自己的意思把魏老狗快意恩仇了,并一举清除阉党。

  一时东林党人大快人心,纷纷称赞他为明君圣君,大明中兴有望。

  可结果呢?

  没有了魏忠贤的震慑,又没有培养出曹忠贤王忠贤,还裁汰了厂卫,失去了龙腿子的监管,这些东林党人欢快得很,彻底放飞自我尽情地浪。

  终于,等到快递小哥进京,把京城团团围住。

  此时,南京是去不了了,幸好煤山不远,可以去。

  这位刚硬到骨子里的小老弟,临死前才想起了老哥的话,叹息到:要是魏忠贤在,事不至此。

  想起这些,天启皇帝唏嘘不已,他紧紧的捏着酒杯,正色对小老弟朱由检说道:

  “皇弟须知,有时候你看到的东西未必是真的,只是有人配合起来演戏给大家看罢了。

  别的事情朕就不多说了,皇弟今后自己去体会。

  今天朕就跟你讲讲,为何魏大伴修建生祠,朕会给他生祠题词,并封他为九千岁?”

  小老弟朱由检闻言,顿时醒悟过来,原来这一切都在皇兄的掌握中,老哥并不是昏庸糊涂了。

  这是在演戏!

  “皇弟须知,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朝代有臣子敢于修建生祠,那就是有不轨之心了。

  可魏公公不同,他是阉人,岁数又大,并没有篡位之心。

  朕之所以让他享此殊荣,一则酬其功。

  二则是为了对付强大的东林党人和文臣。

  这就好比坊间的地痞流氓,总要在手臂或者胸脯上纹个左青龙右白虎,目的是说明他们是恶人,达到震慑其他人的效果……”

  小老弟听得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深意在里面。

  不过认真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个理。

  魏忠贤一介阉奴,能篡位那实在是挑战大明国人智商下限了。

  终至此刻,小老弟朱由检才体会到皇兄的用心良苦!

  “皇弟请谨记,历朝历代,皇权和文官之间天然就存在矛盾,这过程需要博弈,只是斗争激烈程度不同。

  君王如果能能镇住朝臣,国家就强盛,反之就衰落。

  可惜朕即位之时,东林党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

  他们以东林书院讲学和同乡会等形式,大力培植党羽。

  然后设计各种套路,挟大义迫君子,挟百姓迫君王。

  利用他们掌控言路舆论的优势,伙同江南商贾上下其手蚕食大明帝国。

  他们成功煽动了天下百姓,直接禁止了江南地区的商税、关税、茶税等等税收,更禁止在交通要道设卡征税。

  整个富得流油的江南地区,商税每年只能收上来几十万两白银。

  那么税收都去了哪里?

  都落入他们口袋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明帝国财政崩溃,大明要走向灭亡,你我兄弟二人也死无葬身之地。”

  这番话,可是天启皇帝的肺腑之言了。

  作为穿越者,从总结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刻剖析了大明凉凉的原因。

  当然了,大明灭亡的原因不可能全部归咎于东林党人身上,但是他们,却是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不管小老弟听不听得懂,听不听得进去,天启皇帝就这样由浅及深地把时局和东林党的所作所为,一股脑的灌输给他。

  这其中,固然有他的私货,但同时也有前任的布置和想法。

  前任在君臣矛盾愈演愈烈的时候,选择了将魏老狗推向前台,与东林党人周旋,自己在幕后操纵。

  这一手的确高明,比他的小老弟崇祯皇帝直接赤膊上阵强多了。

  只可惜关键时刻落水唱凉凉,功亏一篑,着实让人扼腕长叹。

  所以说,历史上前任临死前的那句话,吾弟当为尧舜,很有深意。

  因为,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布置安排好了,骂名也承担了,小老弟崇祯只要顺着他的路走下去,妥妥的一个明君跑不了。

  可惜,一个没讲清楚,一个没听明白。

  造化弄人呐!

  现在,穿越过来的天启皇帝从稳妥考虑,以防自己万一有个意外,事先交代清楚了,也不至于留下什么遗憾。

  “皇兄高明,臣弟今日终于明白皇兄苦心,臣弟佩服!”

  天启皇帝讲得仔细,小老弟听得认真,只是微微一愣神的功夫,立马对老哥的安排和布局叹为观止。

  说起来,他的智商是上线的。

  过去,只是没有人教他这些。

  天启皇帝点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理论性的东西小老弟已经知道了,现在是要让他实践历练。

  他的悟性不差,缺的是见识。

  “皇弟,你已年长,朕想让你开府建衙组建肃奸司和谍报司,专门查处对大明怀有不轨之心的异徒。

  人手你从锦衣卫中挑选,各级将校也由你来安排,规模分别在五千人左右。”

  殿内,偶尔想起烛火的哔啵声,剩下的就是小老弟朱由检急促的呼吸声。

  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被天启皇帝的安排惊呆了。

  知道老哥对自己好,可没想到好成这样。

  天启二年,时值十二岁的自己被封为信王,就藩信阳。

  按照大明的藩王制度,亲王在成年结婚后必须去封地,可老哥喜欢自己,迟迟不肯让他离开京城,这无疑是不符祖制的。

  天启七年正月十三日,大哥敕后府及六部:朕弟信王年已长,其岁禄万石,今居京师,岁支米三千石,钞万贯。

  而这,也明显封赏过厚。

  现在,皇帝老哥居然让自己掌军,这已经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成祖之后,两百余年来,有哪个亲王有此殊荣?

  终至此刻,他终于明白大哥为何说今后再无人敢欺凌他,哪怕是魏阉?

  “皇兄,臣弟……”

  小老弟朱由检跪伏在地,眼眶里留下清澈的泪水。

  十几岁的年纪,原本就是最单纯的时候。

  “皇弟,你我兄弟一心,大明中兴可期。

  来,且痛饮,为大明贺!”

  天启皇帝举着酒杯,长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闪烁睿智和狂傲。

  以小老弟目前的才能和性格,作为一个帝王或许有些不合适。

  可天启皇帝相信,如果用来锄奸,或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毕竟,小老弟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可是出名了,而用来锄奸,要的就是这样的态度。

  对此,天启皇帝甚是期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