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逍遥天启

第28章 打磨改造

逍遥天启 破冰传奇 2465 2024-11-15 09:02

  天启皇帝口里的唐王世孙朱聿键,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隆武皇帝。

  这位兄弟和崇祯小老弟一样,相同点很多。

  都不贪恋钱财不怕死,都有想作为,都想重建大明江山而未能成功的悲剧人物。

  不过,他们又略有不同。

  小老弟崇祯在位的时候,可以调动手下将士,颁发的旨意也可以勉强执行,手下更不缺名将,奈何政治手腕和见识方面不足,导致大明凉凉。

  而隆武则恰恰相反。

  他是被郑芝龙兄弟抬上皇位的傀儡,根本指挥不动部队和大臣。但他战略眼光明显比小老弟崇祯高明。

  首先他提出消除党争。

  上任伊始,他就提出:朕志在荡平不臣,尽去诸党之名。盖国家之治,必文武和于上,方有军民和于下。不然,立败之道也……

  在用人取舍上则力戒门户之见,不咎既往,只要参与抗清就量才录用。

  其次,隆武关心百姓。

  为了减轻民间疾苦,他施政的一个重点是整顿吏治,严惩贪污。

  并且下旨:各官赃私可恨,皆纱帽下虎狼也。若不严惩,民生何赖?若有贪腐,都革了职,速解来京,究问追赃充饷。

  可以说,隆武时期努力达到了小贪必杖,大贪必杀。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提出提出联寇抗清,以御虏为主的举措。

  在他即位十天后,就诛杀奴清派来招降的使者马得厂,敕谕文武臣民誓死抗清,并决定统率六师,御驾亲征。

  可惜隆武空有雄才大略,一心要出师北伐,恢复江山,奈何手握重兵的郑芝龙却一心只想割据福建,偏安一隅安享富贵,终究功亏一篑。

  虽然失败了,不过,隆武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的举措,却值得称道。

  否则,没有大顺、大西等农民军的联明抗清,南明政权绝对延续不了近二十年之久。

  现在,天启皇帝决定让部分大明宗亲出来为朝廷效力,第一个就想到了他。

  在天启皇帝眼里,隆武皇帝朱聿键就是一块璞玉,等待他来打磨。

  其实,不仅是他,就是其他一些藩王,在天启皇帝心里都有改造的空间。

  老实说,大明的藩王因为没有实权,形成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清闲得蛋痛。

  他们成日花天酒地,形成庞大的寄生集团,同被圈养的猪也没啥区别了。

  然而这么多数量庞大的藩王,都要朝廷来供养。

  这样不行呐!

  在天启皇帝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职责。

  哪怕真的是猪,那也要宰来吃了。

  总之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作用。

  更何况,并非所有的藩王都是不成材的肉猪,那样就太对不起老朱同志了。

  天启皇帝可是知道,在大明凉凉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有气节、有抱负的宗室。

  虽然国祚断灭,仍毅然站在了抗击闯贼、反清复明的阵地前沿,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譬如鲁王朱以海、益王朱由本、永宁王朱由抗等,皆是散尽家财招募军队英勇不屈而战死。

  他们虽没能在明亡之际力挽狂澜,但也为大明社稷抛头颅洒过热血,不愧是太祖皇帝的子孙!

  说实在话,老朱家不缺铁头。

  只是,因为制度的原因,没有发挥的空间罢了。

  现在,天启皇帝是准备把这些藩王利用起来,让他们为大明发光发热。

  天启皇帝在布局思考的时候,随堂小太监已经利索的跑到信王府传旨了。

  “皇兄还有其他吩咐吗?”

  听完宫中小黄门传达天启皇帝让他去信阳带朱聿键进京的口谕,信王小老弟徐徐问道。

  “启禀信王,没有了。”

  小黄门俯身摇头答道。

  小老弟挥挥手打发小太监离去,却陷入了沉思中。

  皇兄这是什么意思,为何要让自己亲自去信阳接唐王世孙朱聿键进京?

  按理,这种小事情,宫里派个太监或者让宗人府走一趟就完事了。

  朱聿键是太祖朱元璋第三十二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辈分比他们兄弟高,虽说也是天潢贵胄,但已经属于远支的皇族。

  大明宗室几十万人,一个小小藩王的重孙实在不引人注目。

  而自己贵为亲王,又得到皇兄许可,打破祖制开府建衙,一举一动可谓万众瞩目。

  现在让自己不辞劳苦奔赴河南信阳迎接他进京,那么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皇兄要重用他。

  而自己此去信阳,就是为朱聿键造势,让他声名大噪,以便使用。

  看来这个名不经传的唐王世孙朱聿键,皇兄显然非常看重呐,居然如此煞费苦心。

  否则,自己正在开府建衙,事务繁杂之际,皇兄没有必要让自己亲自跑一趟。

  应该说,小老弟的政治天赋很高,微微思虑,便基本体会到天启皇帝的意思。

  他不敢怠慢,急忙匆匆召来高起潜、王承恩、高时明等信王府老太监,布置他再次离京之后的事情。

  “信王殿下,陛下让您开府建衙,筹建肃奸司和谍报司,可至今户部和内帑并未拨付分毫银两。

  目前的开支皆由王府支出,现在已经入不敷出,请殿下明示。”

  小老弟交代完毕后,负责王府财物的高起潜可怜巴巴望着小老弟汇报道。

  “孤待会进宫此行。”

  小老弟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回了一句就不再多说。

  多大的事呐,皇兄让自己开府建衙,怎么可能不拨付银两?

  一定是近段时间事情太多,皇兄来不及安排。

  刚好离京的时候,辞别时顺便解决了。

  “殿下,这是李若链调查张四知的密奏,请过目。”

  王承恩负责信王府情报这块,恭敬的递上。

  小老弟接过来,打开密奏浏览起来。

  只是,其中的内容却让他勃然大怒。

  “无耻之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