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清穿:胤礽也能当皇帝

第9章 传世

  三位收生嬷嬷都给康熙磕头。

  “不用问了,这产钳是太子做的。”康熙用下巴点了下胤礽的方向。

  “太子爷?这……”

  怎么可能?一个十岁娃娃?

  三位嬷嬷都愣住了,她们以为能做出产钳的,必定是某位太医院供奉,至少得七八十岁的那种。

  没想到居然是眼前的少年。

  自己收生几十年都想不出来的东西,让十岁的孩子做出来了?

  可是皇上金口玉言,还在太皇太后和太后眼前,由不得她们不信。

  “真的?太子爷这宝贝可是赎了奴才们这一身罪孽……”

  定了定神,领头的嬷嬷反应过来,俯下身咣咣的磕响头。

  “扶起!”

  让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太太给自己磕响头,胤礽于心不忍。

  赵昌和刘忠进来把她扶起,搬来三个小墩子,让三位嬷嬷全都起身坐下。

  “嬷嬷无需如此,嬷嬷此番实际是帮了本宫的忙……”

  “……本宫做的此物,本不确定是否当用,不想嬷嬷经验老道,一眼看出正当用……”

  “……本宫做了三把产钳,嬷嬷以为,可是都当用?”

  领头嬷嬷一听胤礽问话,立即回话:

  “当用,都当用!太子爷,皇上,老祖宗,太后请看这个……”

  她把三个匣子都拿过来,摆在身前的茶几上,拿起一把说道。

  “孩子头露出来一点,产妇没劲了,就可以用这把……”

  “……孩子头快出来了,用这把正合适……”

  “……只能看到一点孩子头时,用最后这把就行,就是有点悬,不过至少大人能活,孩子多半也能救过来……”

  “……太子爷玲珑心思,宝贝做的精巧,奴才一看便会用。”

  小看了古人!

  三把分别是出口产钳,低位产钳和中位产钳。

  高位产钳对产妇和婴儿都有危害,胤礽就没做,代替高位产钳的办法就是剖腹产,这就属于“再想办法”的范畴了。

  胤礽本来还琢磨着,怎么想办法,费点口舌,把产钳的用法教下去。

  没想到,眼前这位可能都不识字的老太太,居然一眼就看透了三把产钳各自的用法,大致的用法让她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本宫其实并不懂产房事,嬷嬷说当用,那应该就是当用。”

  胤礽放下心来,向着康熙说道:

  “阿玛,儿子说完了。”

  其实刚才胤礽跟收生嬷嬷说的这番话,除了太皇太后明白点,其他人听的都云里雾里。

  不过在康熙看来,事情大致算问明白了,就点点头。

  “嗯,几位嬷嬷可以回去歇着。”

  “……那……奴才敢问皇上,这宝贝,这产钳……”

  三位嬷嬷眼睛粘在产钳上,都不想走。

  “二阿哥怎么说?”

  康熙看了看胤礽,让他拿主意。

  “阿玛,依着儿子看,不如让几位嬷嬷带着产钳回去。”

  “虽然儿子不盼着能用上,不过,要是真有什么情况,别的嬷嬷也可以轮着使使。”

  “产钳的图纸还在儿子那里,既然嬷嬷说当用,那再做新的也方便。”

  康熙点点头,示意嬷嬷们可以把产钳带走。

  三位嬷嬷又跪下磕头谢恩。

  “几位嬷嬷不忙走,本宫还有几句话交代……”

  “……既然嬷嬷说此物当用,那带回去后,切不可藏着掖着……”

  “……人命关天,劳烦嬷嬷一定要用心,教会其他嬷嬷使用,以防宫外有人家急用……”

  “……再请嬷嬷们把此物功效广而告之,特别是有产妇的人家,或许她们知道此物功效以后,心气一放松,就用不上此物了……”

  “……这产钳毕竟是死物,具体怎么用,需要仰仗嬷嬷们的手艺,切不可迷信产钳,不该用的地方就别用……”

  “……还要谨防有些心怀不轨之人学了去,本宫不怕他们学,就怕他们学不好,拿去坑了人性命……”

  一番话下来,三位嬷嬷连连点头,心中称奇:看来,咱这位太子爷,是真懂。

  “……本宫再求阿玛,着内务府多做些,等几天,给嬷嬷们每人赏一套。”

  胤礽又转身对康熙说道:

  “还请阿玛下旨意,找些笔帖士。”

  “每次收生后,让嬷嬷们口述产钳的用法,无论巨细,都由笔帖士记录下来,最后收集起来成册,方便其他嬷嬷和医士查阅对比。”

  笔贴士是满语词,意思是有学识的人。

  他们是京城各衙门里专门负责处理文字翻译和抄录的文职人员。

  这在八旗里,这是升迁很快的职位,被很多人视为晋身之途。

  但是,无论满蒙汉,只有在旗,才可以担任此职位。

  依着胤礽的想法,最好是图文并茂的记录下来,但是,有图的话,太过“惊世骇俗”。

  先这样记录着,潜移默化吧。

  “嗯,不错,此事若成,或许可以传世,二阿哥这是老成谋国之言。”

  “儿子不敢当,儿子只是动动嘴,凡事还要阿玛决断。”

  “赵昌,明日提醒朕,着内阁拟旨,由詹事府办理此事。”

  康熙深表赞成。

  虽然他不懂产房里的事,但是国家的丁口数,是衡量他作为一个合格帝王的基本条件。

  一把产钳,就可以让人口少损失四分之一,这是多少帝王梦寐以求的事。

  康熙也上了心,打算当成正经事办理。

  既然是太子做的产钳,太子提的计划,那由太子名下詹事府负责此事正合适。

  嗣皇帝需要这个名声,康熙也乐意给。

  詹事府里全是文职,再者,太子“懂行”,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奴才谢皇上恩典,奴才谢太子爷恩典!太子爷菩萨心肠,太子爷就是那能除生死病的药师佛菩萨转世哪……”

  胤礽听了也不以为意。

  在喇嘛教的认知里,历代大清皇帝,都是文殊菩萨分身转世。

  那他这个太子,是药师佛转世,听起来好像也不过分。

  但是也不能太得意。

  见康熙和太皇太后她们都没有其他吩咐,胤礽就抬手送嬷嬷们离开:

  “嬷嬷们以后要受累了,先去歇着吧。”

  嬷嬷们走后,屋里又一次安静下来。

  胤礽见没人说话,就起身又拿起奶茶壶,给四位长辈续上奶茶。

  “二阿哥,再跟老祖宗说说,这产钳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还是太皇太后打破了沉默。

  胤礽听了一笑,见四个人都看着自己,就坐回座位,回答道:

  “老祖宗,这产钳说起来,还真的挺简单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