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清穿:胤礽也能当皇帝

第11章 痛哭

  康熙并没有觉得被架在火上烤,反而感觉儿子说的对,有这样一个孝顺仁德的接班人,他很欣慰。

  祖宗基业落在这孩子手里,差不了。

  “老祖宗,祖母,妈妈,孙儿今天圆满啦,”胤礽深呼一口气,微笑着说,“孙儿想回去给额涅上柱香。”

  “哎,好孩子,去吧,把塑金身这事也跟你额涅说说……二阿哥要带着画回去?”

  “不用了,画就放在老祖宗这里吧,”胤礽右手抚在胸口回答,“额涅一直在这里。”

  “嗯嗯,那就好,赶明儿啊,老祖宗把画放到大佛堂,让佛堂的喇嘛给你额涅诵经四十九天。”

  慈宁宫大佛堂里有喇嘛首领太监两名,喇嘛太监二十二名。

  “阿玛,儿子回了。”

  “去吧。”康熙点点头。

  胤礽规规矩矩地给四人行了跪安礼,回毓庆宫去了。

  胤礽走了没一会儿,康熙就借口太皇太后要休息,回乾清宫去了。

  他倒是没提出再看一回皇后的画像。

  一来,画就在慈宁宫,什么时候想看,再来就行。

  二来,他是皇帝,做不得那小儿女姿态,尤其是在对他灌注了全部心血的祖母面前。

  康熙刚走,五阿哥胤祺就回来了,又是吵着饿,又是吵着找“太子哥”送礼,被太后哄着去了南里间睡午觉,那是太后的居所。

  现在北里间只剩下太皇太后和苏麻喇姑,也没叫其他宫女嬷嬷进来。

  太皇太后盯着黄绫下面的画,好一会儿,吩咐了一句。

  “格格,咱再看看画。”

  苏麻喇姑闻言扶着太皇太后到画前,让刘忠搬了椅子过来,再扶她坐好。

  苏麻喇姑把黄绫掀开,太皇太后慢慢的一点一点的,端详着画上的人。

  一会儿,开始对着画上的人轻轻的念叨。

  “孩子你在啊?”

  “……祖母知道你回来了,这是借着咱二阿哥的手,回来看咱们大家来了……”

  “大家都好,祖母好,你额涅好,皇帝也好……”

  “……咱那二阿哥啊,皇帝养的好!长得也好,学问也好,还孝顺……”

  说着说着就带了哭腔。

  “……咱二阿哥想你啊,咱二阿哥要给你塑金身哪,孩子你可听见了……”

  “……咱二阿哥还做了个宝贝,叫产钳,能治难产症……”

  两句过后就开始嚎啕大哭。

  “我那孩子啊——,你在天之灵看到了吗,二阿哥知道啊——,你受的罪,咱二阿哥都知道啊……”

  “……孩子,那天你说让阿哥活,祖母也是没有办法啊——,祖母对不住你……”

  苏麻喇姑在边上扶住太皇太后,也哭出声来。

  生胤礽那天,正遇到京城有人冒充“朱三太子”造反,冲击皇城。

  宫中震动,赫舍里氏受到惊吓。

  又遇难产,熬了数个时辰,眼见就是一尸两命,收生嬷嬷请太皇太后拿主意。

  太皇太后进产房看赫舍里氏,她绝望之际只说了句:

  “祖母,让孩子活。”

  最后太皇太后下旨,保孩子。

  胤礽生下来,赫舍里氏仅来得及看一眼孩子就昏厥过去,后因为创口太大,失血过多,再也没醒过来。

  此事一直压在太皇太后心里,成了一个心结,一直不散。

  今天被胤礽的画引了出来,就控制不住了。

  太后在南里间听到,赶紧过来劝住,又叫了御医。

  ------

  毓庆宫。

  胤礽已经到了后殿,在纪德堂里的小佛堂里。

  他给生母上了三柱香,就一直在画像前沉默的坐着。

  自己的人设,现在开始,好像立起来了。

  五年多的时间,就做成了这两件事,一件是生母画像,一件是产钳。

  如果继续保持的话,以后接班大概率是没问题。

  接班?

  嗯,按历史的走向,不出意外的话,阿玛会活到1722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距离现在还有38年。

  自己能活到51岁,按这么算法,接班后,自己能当一年多的皇帝?

  这?

  要是再在自己的孝顺加持之下,阿玛会不会活过乾隆大侄子去?

  嗯,挺有可能。

  那自己算啥?当一辈子太子?

  造反?不干!

  弑父?扯淡!

  再想想,一辈子在阿玛翅膀底下,怂是怂了点,感觉还不错,至少自己挺愿意。

  话再说回来,谁说不当皇帝就不能做事的?本宫现在不就做成一件大事么?

  等这产钳推广出去,天下会减少多少家庭的苦难,拯救多少妇人孩子?

  而且,国家的人口上来了,税收也上来了。

  利国利民,多好!

  呃,马尔萨斯陷阱好像也会加速。

  那……

  看来还得先做些“大事”,接班的事再看吧——十一岁孩子急什么。

  胤礽心里想通透了,就默默的坐着,看着生母像。

  虽然看的是以前的旧画像,但不妨碍胤礽心中展现的是自己画的那副。

  “额涅,儿子终于见到你了。”

  前世他从未开口叫过“妈妈”,这一世提起“额涅”,也都是第三人称。

  随着这辈子头一次,以第二人称叫出“额涅”,一阵强烈的伤感涌上来。

  ------

  乾清宫,西暖阁,小佛堂。

  同样也在仁孝皇后画像前,悼念亡妻的康熙皇帝,才刚刚接到奏报。

  太皇太后不豫。

  吓得康熙就要往慈宁宫跑。

  再看御医联名写的病案和药方,才略放下心来。

  原来,在他走后,太皇太后哭了一场,但心结随之去了一大半,只是表面上看着没有精神。

  御医只开了安神的药。

  太后还让贴身太监赵米林来传话说,太皇太后服药后,已经安然睡去。

  康熙彻底放下心来,刚回到小佛堂,赵昌又进来禀报:

  “皇上,毓庆宫的太监德柱来了。看情形,不大对。”

  “嗯?叫进!”

  康熙赶紧出来看看德柱怎么说。

  德柱进来,跪在地上磕头后,带了哭腔禀报:

  “皇上,太子爷在小佛堂哭,奴婢们劝不住……”

  “哭?太子哭什么?”康熙下意识的问。

  “奴婢不知,小佛堂奴婢们不敢进,就模糊听了一句,‘儿子见到额涅了’……”

  康熙听了,鼻子一酸,仰起头,泪珠差点落下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