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清穿:胤礽也能当皇帝

第36章 牌子

  这会儿,已经快到酉时,下午四点半多了。

  宫里执行夏时,戌初一刻,也就是七点十五,关闭宫门。

  康熙平时召见臣子,也不会超过下午五点。

  看来,今天见人是不可能了。

  “知道了,明日午初,毓庆宫。”

  胤礽把绿头牌子翻过来,放回托盘中。

  “嗻,奴婢记下了。明日午初,毓庆宫。”

  两名内奏事处的太监又磕头后,相互监督着,带着托盘回乾清宫了。

  等康熙看过后,会让外奏事处记档,派侍卫把绿头牌子送出宫外,还给傅为格。

  并通知他明日午初之前,拿着牌子在宫门处核对,然后侍卫会引着他,到毓庆宫觐见皇太子。

  康熙并不反对胤礽结交太医院的御医,特别是傅为格。

  因为傅为格家中,是浙江金华有名的中医世家。他本人除了擅长痘科外,尤其精通金创科。

  这正好与胤礽“专业对口”。

  每年的十二月初九,就是胤礽痘疮痊愈的这天,胤礽都会请傅为格进宫,表示感谢,并加赏赐。

  除此之外,还经常请教他,有关痘科和金创科的诸多问题,并且委托他帮忙搜集民间的方子。

  痘科,妇人科和金创科的都要,特别是麻醉和消炎方面的方子,偏方,甚至传说都可以。

  这也是对太医院所有医士的要求。

  但是,太医院的医士都非常谨慎。

  正经方子都在大部头上有记载,民间没经过验证辩论的方子,根本不敢往宫里送:

  你一个十岁孩子,大部头看明白了么,就琢磨外头不着调的野路子?

  就因为如此,几年来,就没有几个方子送进宫来。

  胤礽有时也会想,会不会错过真东西?

  “这次,大概是有什么好消息吧……”

  胤礽深呼一口气,按下心中的躁动,回身上马,加入到兄弟们的骑射队伍里去。

  马上就要五点了,要赶在散学之前,多射几轮。

  ------

  乾清宫。

  康熙晚膳后,这一下午没干别的,就跟南书房五位大臣推导盲文了。

  最后结论,完全可用,没有一丝漏洞。

  几个人心中,几乎同时闪过一句话:我怎么没想到。

  到最后,要如何推广,也没议出个具体章程。南书房大臣们都认为,还得再问太子的意见。

  康熙也是这个意思,再说这也不是个着急的事情,就让他们都散了。

  这会儿看到胤礽翻了牌子,要见傅为格,也没说什么,本就是几年前他的旨意允许的。

  只是在看到慈宁宫送来的奏报时,不禁失笑。

  “神将下凡……”

  “带着宝贝投奔文殊菩萨……”

  “享福来了……”

  “倒是会编……”

  笑过后,他也深呼一口气。

  就这三四天,太子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哪里多了些东西,具体是什么,他也说不清。

  反正,就感觉挺舒心。

  ------

  “恭送皇太子!”

  又是一百多人同时行礼,散学了。

  胤礽也没着急走,等堂兄弟们和侍读们都离开了,他开口问:

  “五弟要不要去二哥那里看虫儿?三弟四弟去吗?大哥要不要一起?”

  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和五阿哥胤祺都高兴的应下来。

  大阿哥胤禔却摇头:

  “太子与弟弟们去吧,二所地方近,趁着天光亮,再射一轮。”

  “那二弟就回了。”

  胤礽也不劝,带着弟弟们和大队人马一起走了。

  皇子满六虚岁,第一次分皇子所单住,都是分在慈宁宫东北角,一墙之隔的五套小院子。

  但是到了十岁以后,就要挪到皇子三所。

  三所的位置,就在毓庆宫东南方向,紧挨着射殿广场的东北角。

  正好在分割后宫和“外朝”之间的“天街线”南侧。

  那里也是五套院子。现在,就他一个人带着太监、侍卫和嬷嬷住在那里。

  等胤礽他们走远了,胤禔手中一箭射出,盯着箭靶的脸上,露出一丝狠厉。

  “奏事处的绿头牌子!居然是绿头牌子!”

  “他居然可以翻牌子了!”

  “他才十一,还在泥巴地里抠虫子,阿玛难道要他参政?”

  “我比他大两岁,再有两年才能领差事!”

  “凭什么!”

  ……

  胤礽肯定听不到他的心声,这会儿已经到了毓庆宫门口。

  留下皇子们的大部队在外面候着,胤礽领着三位弟弟进了毓庆宫,后面只有他们的贴身太监跟着。

  先到正殿休息一下,喝杯冰饮子,再吃些小点心。

  冰饮子是胤礽自己调的糖水,模仿的是后世的快乐水,而且起的名字就叫“快乐水”。

  虽然味道不完全像,而且没有碳酸,但是甜,好喝,冰镇后口感更好。

  也没谁规定,一定要像后世的快乐水,再者,谁又知道真的快乐水是什么口味呢?

  所以,胤礽就按照自己的口味调配。

  方子也经御医论证过,一点问题也没有。

  见三位弟弟喜欢喝,就吩咐茶房,每人给包了四两“快乐粉”,还让太监给大阿哥胤禔也送去一包。

  这是经常给的。之所以不给多了,倒不是怕他们吃糖太多。

  这个年纪的孩子,正需要糖来辅助脾胃生长,而且平时运动量大,不怕积蓄脂肪。

  就是胖乎乎的五阿哥胤祺,也是婴儿肥,不算真胖。

  胤礽考虑的主要是,太皇太后也喜欢甜食。

  这快乐粉给了五弟,那太后那里也要敬上,太皇太后那里,自然必须孝敬。

  她这么多年都是按照蒙古贵族的饮食习惯用膳,膳桌上肉食和奶制品居多,而且只喝奶茶,不喝清茶。

  再加上七十多岁的年纪,也不怎么爱活动。

  在胤礽看来,她有些胖过了些。

  但是,他一个十一岁孩子,又“没有”这方面的权威知识,只能从自己这里,尽量避免让太皇太后吃糖。

  其实也避免不了多少,慈宁宫日常的用糖供给,不比自己这儿少。

  “一天只能喝一杯,一杯放一勺。”

  胤礽嘱咐三位弟弟。

  三人一齐应下。

  “那咱去看虫儿?”

  一听这话,胤祺小脸堆起来,有点怵头,他本来就是冲着毓庆宫的快乐水来的。

  胤祉和胤禛也一样,都在头皮发麻。

  胤礽见了哈哈一乐:

  “咱们今儿,不看蜘蛛蜈蚣,只看萤火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