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民国小少爷

第6章 学堂生活

民国小少爷 江北四路 3084 2024-11-15 09:03

  刘家庄离周县有二十里的距离,平日里薛重景都是坐马车上下学。作为重景新婚的礼物,薛老爷为他在周县置办一所房产,一座二进的四合院。位于周县城东,离周县高中学堂很近。

  跟薛重景香儿一起住过来的有刘婆子,薛老太太生前的两个丫鬟喜鹊和紫竹,还有大牛,以及一个老仆人老胡。

  喜鹊和紫竹与香儿的年龄相当,几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也好。她们负责薛重景的起居。大牛十七岁,是重景的书童,自小习武,也兼职保镖的工作。刘婆和老胡,负责生火做饭。

  ……

  已进去农历三月中旬,天气回暖,学堂也开学了。吃过早饭,薛重景坐着马车上学,香儿则在家里做刺绣。

  高中学堂本是周县的书院,校长是周县的周举人,是个传统的儒生,教授文学和历史。周举人的女儿周小圆,二十岁,上过教会学校,教授外语和音乐。除了他们二人,还有一位王县令的亲戚王欲安,二十一岁,教授数学和天文。

  高中学堂有一百名学生,大多都是富家子弟,每生收取二两的学费,吃住自理,也包含着书童读书的费用。

  富家子弟上学都会带书童,学堂里有专门的堂房供书童休息。刘家庄的刘秀才负责给这些书童教识字,简单开化之类的。

  学堂的作息时间,早上六点学生到校,下午四点放学,中午则在学堂吃饭。每逢初一十五或者重阳端午这些节目,学堂会各放一天假,其余的有十五日的冬假和夏假。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都要学习,学成三年即可毕业,毕业的时候需要参加省城举办的考试,在科举实行的时候,这个考试被称为乡试。考过乡试的被称为举人,有资格去京城参加会试及殿试。科举废除以后,高中学堂毕业的人考过省考就直接可以去上大学。

  清末的大学分为几类,有官办的,大多都是选派留学生的预备学校,如:京师大学堂。还有民办的,如:燕京大学。还有列强办的,如:清华预备留美学堂。

  ……

  昨日,刘秀才又喝的醉醺醺。今天上课,差点耽误了时辰。

  “今天,咱们一起来读《三字经》。”刘秀才右手拿着书,左手拿尺,端坐在书案前。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底下的书童纷纷拿起书,跟着刘秀才摇头朗读着,不明白为什么读书要摇头晃脑,是为了把知识灌到脑子里吗?

  大牛,喜动不喜静,拿着书读,他自然是坐不住的。刘秀才念在他是刘家庄的人,对他管教的格外严格,所以大牛的功课也颇有长进。

  大牛特别喜欢诗经里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十七岁的他心智早已经成熟,早些年,跟过大少爷,对于人事他也懂得比较多。

  这日,天空突然下雨,天气转凉,香儿担忧薛重景,就叫喜鹊拿了衣物送到学堂。

  “刘先生,我找大牛。”喜鹊站在书童教室门口说道。

  刘秀才看了一下大牛,示意他出去。

  “喜鹊,你咋来了?”大牛开心的问道。

  “二少奶奶怕二少爷冷,让我送点衣服过来。”喜鹊说。

  “行,我一会儿拿给他。”

  “嗯好,那我走了。”喜鹊递过衣服,正准备走时,大牛突然拉住了她。

  “喜鹊,能不能让我香一口。”

  “啊?什么是香一口?”喜鹊有些好奇的问道。

  只见,大牛亲了喜鹊的脸颊一口。“就是这样香。”

  喜鹊捂着脸,有些委屈。“你欺负我,我一会儿告诉二少奶奶去。”

  “别别,喜鹊,我喜欢你呢,和我好吧?”

  来自深院的懵懂少女,被这突如其来的表白,弄得不知所措。

  “不行,你欺负我,呜呜。”

  “喜欢你,还叫欺负你啊?那你打我一下,就相互抵消了好不好?”大牛拉着喜鹊的手哀求道。

  “你喜欢我,也不能亲我啊,我还没成亲呢,你叫我以后如何见人。”

  “我娶你啊,你嫁给我好不好?”大牛说。

  “我…我不知道。”喜鹊脑子空空的,大户人家的丫鬟嫁人首先要得到主人家的肯定,自己没有决定权。

  “大牛!还不回来?”刘秀才见大牛迟迟不回来,在屋里面呵斥道。

  见状,喜鹊挣脱开大牛的手,娇滴滴的跑开了,大牛一脸痴痴地望着她的背影。心里却有些后怕,如果喜鹊真把今日之事告诉二少奶奶,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中国的封建礼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已经成为约定成俗的系统。男主外,女主内。在大院里,女主人主管一切,包括下人的生杀婚娶大权。

  在薛府,薛老太太在世时,后院基本上都是她做主,香儿跟着她也学会了处事待人的规矩,尤其是管理下人的规矩。作为一个下人,大牛对喜鹊所做的事,挨板子都是轻的,严重的会被拉去浸猪笼,性命都有可能不保。

  ……

  薛重景所在的这个班里有大概二十个人,都是男生。

  周举人在教台上讲着历史课,薛重景则偷偷在课桌下看着《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看到兴起时,薛重景的同桌尚钰突然拍了他一下。

  “看什么呢?这么起劲?该不会是看什么黄色刊物吧?”

  “什么啊?我看的天演论。”薛重景解释道。

  “天演论?该不会是个金瓶梅一样吧,讲的都是情情爱爱的东西?”尚钰是个小说迷,涉猎广泛,各类的刊物他都看过,也包括《金瓶梅》。

  “你脑子想什么呢?这上面讲得都是自然法则,很深奥的。”薛重景知道《金瓶梅》,但没看过,只知道是一本不好的书。

  “听说你娶妻了,感觉怎么样?”尚钰好奇的问道。

  “没什么感觉,就和从前一样。”薛重景说道。

  “难道你跟你妻子没有行房吗?”尚钰继续问道。

  “行房?什么是行房?”

  “你是榆木脑袋啊,我不知道,回家问你媳妇去。”尚钰被薛重景的回答弄得好没生气,他们俩从小认识,但是夫妻之间的事情,他只在书上读过,不曾涉猎。

  “尚钰!薛重景!你们二人在下面嘀咕什么?”周举人刚在黑板上写好字,回头就见二人窃窃私语。

  “先生,没…没什么。”尚钰解释道,他可不想把谈话内容暴露出来,那多丢人啊。

  “上课要认真听讲!否则戒尺伺候。”周举人拿着戒尺,恶狠狠的看着他们,二人均吓得不敢说话。

  “我们现在要讲秦朝的大一统,薛重景你起来说说,秦朝是如何进行大一统的?”

  薛重景小心翼翼的收好天演论,起身回答道:“秦朝分别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现的大一统,政治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轨。文化上书同文。……”

  对于史学,薛重景都是拿历史当小说看,所以这些知识早已熟练于心。

  “那你接着说说秦朝的大一统有什么影响。”

  “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薛重景继续回答道。

  课闭,大牛给薛重景拿来了喜鹊送来的衣服。

  ……

  风雨摇缀,内忧外患的清朝,革命的火种正在一步步的播种。

  宋思危拿着王县令开具的公文,正在为周县大学的成立做准备。

  宋思危选址在周县工业区的附近,这里的人大多都是资本主义的从业者,接收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另外一个方面,离薛家的产业比较近,随时都可以见到妻子薛舒云。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