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婚礼
北平的婚礼办席,很少在正月,订婚同理,也一般不放在腊月。因为民俗中有正月娶妻主妨公婆,腊月订婚克败婆家的说法,所以民间一直流传,‘正不娶,腊不订’的谚语。
不过李样一他不迷信这些,二他也没个爹妈可碍,所以不会忌讳这些俗事,和刘四爷把婚礼直截的定在了正月初九。
婚期定得很紧,但中间的礼可不缺。
什么合八字、放小定、大定,隔一日就走遍流程,媒人负责送礼,李样置办,他把规格提了提,也就花去五十多两黄金。
还有嫁妆,这是女方需置办的东西。按习俗是吉日前一到二日,女方雇人,把所有的陪嫁,分装在箱子及食盒里抬着,两人一抬,由新郎的兄弟押送到男方家宅。
李样没有亲兄弟,但二程和大有对他来说,和兄弟臂膀般亲近、重要,所以李样教他们去押送。
到了正月初七,刘四爷好体面,嫌女儿已三十了才出的嫁,不好太张扬,只雇人抬了十几抬的嫁妆,带到李样家宅。
不过这嫁妆抬数虽少,价值却不轻,李样送的见面礼,刘四爷除了那块暖玉,剩下的六十两黄金,全原封不动的给虎妞带过去了,还掏了腰包,买有婚被、衣装、家具、配饰,全是时新打的。糕点全是在大顺斋铺买的,而不是一般街头的流摊购置,类型齐全,瞧着精致又好吃。
这些东西把李样房间装点的很满当又有生活气息,屋里全红澄澄的一片,冒着喜气。
最后是正日子初九。
李样没乘轿子,而是骑着一匹很高的黄马,带着他的人—也统一置办了新衣。从家宅,迎到人和车厂。金灯、执事、响器一应俱全。李样穿着染红色的定制西装婚服,他实在是穿不惯那些绸衣,只衣襟胸前扎朵喜庆的绸花,表面新郎的身份。
虎妞则是一身最传统不过的红婚服,盖着盖头,乘着大轿,随着李样领头,去往李样的家宅。
刘四爷站在车厂的门口,看着李样把虎妞扶进花轿,面对这对新人,他理不清自个的心态,很复杂、很茫然,虎妞自出门没掉一滴眼泪,所以他这个当父亲的,当然也没落,他只是一劲的僵着个脸。
婚宴很热闹。
刘四爷那儿叫了五桌的亲朋,来的人可不少,就是不知道那些是图个新奇,那些是真心祝愿。李样把兄弟会成员全叫上充当亲友,还叫了些以往当车夫时熟识的人来,让他们可以带家眷,又不教他们出份子,难得也凑够了五桌。曹先生和以往喝酒应酬的那些名流学者,虽然抽不出身,也都教人送了些雅礼。
婚宴也很体面,座椅板凳,杯碗食具,全是一等一的新、好。还有高标准,又管够的酒和菜肴。
这相当涨刘四的面儿,他终于松下了面孔,脸上难得摆出个笑了来。
众人在婚宴上觥筹交错着,纷纷有着祝贺。
可惜就是这么个场面,也有人只要一喝得醉,嘴里就吐不出好话,想打着闹新郎的由头,来借机整整这个当过前车夫的新郎,尤其是刘四爷的那帮,往日交下的外场人。
他们总觉得这儿有着什么不清不楚的勾当,看看,一个二十三四顶天的汉子,居然娶了一个三十的妻子,况且对方是那么的高壮,简直不像个女子!而且发家时,嘿!您说怎么遭?他正巧就在虎妞的账底当着车夫呢!
不过碍着刘四爷这个也混过外场的老前辈在,他们自然不会明着搞些事儿,只在敬酒时,话里话外闪杂些粗言荤话来‘咬’着新郎。
李样不是以往的那个祥子,他很快就从这些有些奇怪的祝贺中听出些意思来。说实话,养尊处优的环境,真真是养脾气的好玩意儿,但对上这群,做上什么些事儿,他都嫌掉价。
所以他只提杯倒酒,转头去敬他的老丈人,让刘四爷先讲讲话。
“我刘四,没话好再说的,李样,你如今就是我认定的儿婿了,要好好的待我女儿!各位亲友,也吃好喝好!”刘四脸色摆红,再不说什么,把那杯酒喝下。
李样再一通常规的发言,最后话里话外再不漏锋芒的警告下那些外场人,又开始了敬酒,这次,相当的顺利。
就这样,这对新人,在众人的祝福之下,终于迈入了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