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包氏父子:我包国维只用司丹康

第19章 五洲大药房

  天刚蒙蒙亮,包国维就起床了。

  他先是收拾好床铺,穿上那件灰长袍,简单洗漱下,就要拉开门栓出门。

  老包还在床上睡觉,听见开门声,揉着眼睛从床上坐起:

  “包国维,你一大早去哪儿?”

  “去街上逛逛。”

  包国维冲着老包笑了笑,拉开门就出去了。

  挣钱有两种法子,“脑力”和“体力”,包国维从现代世界穿越而来,继承的记忆还在,在这个民国时代,他无疑“全知全能”。

  给秦振华“画大饼”被他家刁蛮小姐搅黄,这笔投资拉不到,包国维只好另寻出路。

  其实,无论财力还是人脉,秦振华都是眼下最适合的人选,但有时候吧,计划赶不上变化。

  包国维倒是没怪秦振华,一个能念着下人的恩劳让他儿子去贵族学校念书,这主家已经比较开明了,不待见包国维的,只是府里那些公子小姐,还有那些恃宠而骄的丫鬟仆人罢了。

  秦振华抓不住这个机遇,那只能说福缘不够。

  秦公馆的主人——秦振华,虽说是苏州城一方富甲,家产万贯,但没有人和钱过不去,钱自然越多越好。

  包国维找他做生意,当然有十足的信心,能保证秦振华能挣到钱,但被秦夭夭干扰,双方自然一拍两散。

  包国维走出了秦公馆,沿着观前大街走去。

  他兜里端着老包给他的二十八块八毛养老钱,还有他自己的一块八零花钱。

  三十块六毛钱,看起来很多,但对包国维来说,这本金要是拿来做生意,其实远远不够,最多只能在街上支个摊子,卖些街头小吃之类的玩意。

  “街头卖小吃?这也太没逼格了……”

  包国维摇头,否定心中这个荒唐的想法。

  民国时代,有钱人讲身份,好面子,只会去松鹤楼这样的大饭店大酒楼,绝对不会放下身份去街头吃什么臭豆腐卤煮。

  穷人为了填饱肚子,倒是什么都愿意吃,可是穷人穷啊,身上没几个子儿。这个时代,穷人填饱肚子都难了,哪有多余的银元来买小吃?

  因此,餐饮业包国维直接划掉。

  “实业才能兴国!”

  包国维的目标很明确。

  他跟秦振华谈的大生意,就是实业,关乎民生的国货!

  “要两个大肉包子。”

  做事之前,要先吃饱饭。

  观前大街上,包国维在路边包子摊前停下,要了两个包子。

  油纸包的肉包子趁热吃完,包国维在街上一众小贩的呦呵声中,来到了观前大街的转角,倒数第三家铺子。

  这间铺子,是个药房。

  全名:五洲大药房(苏州分店)。

  这是上海人在苏州城开的一家新药房,专门出售中药等药品,以及其他一些日杂货,比如头油雪花膏之类。

  这些东西,都是国货。

  这是一家专门买国货的大药房。

  “就这家了。”

  包国维抬头抬头看了一眼药房上招牌名,对上面那六个“本店只售国货”很感兴趣。

  包国维拉开门帘,走了进去。

  进店,铺面而来一股药香,那是中药专有的草药香。

  包国维一双清澈的眼睛,打量着药房,药房里是老式的柜台,后面整齐摆放着中药药斗,药斗呈现红檀木色,古色古香,上面还写的中药学名,“景天”“雪见草”“龙葵”“徐长卿”“紫萱”……

  柜台下则用则是磨砂玻璃,摆放着一些发油人丹雪花膏等国货。

  时间是大清早,药房刚开业,除了掌柜的和正在打扫卫生的学徒之外,没几个客人。

  包国维算是今天第一个造访五洲大药房的顾客。

  一看到包国维进来,靠在柜台上打着算盘算账的药房掌柜,赶忙停下了动作,他看向包国维,热情地招呼道:

  “先生,欢迎。”

  “请问您要点什么?”

  药房掌柜说话声字正腔圆,招呼客人态度很恭敬。

  包国维从中药药斗收回目光,落在掌柜身下的玻璃橱柜上,他粗略地瞧了一眼,随后轻声道:

  “有肥皂?”

  “先生,我们五洲大药房只售卖国货,您要买肥皂请左转去百货大楼,那里有肥皂出售。”

  药房展柜和煦一笑,态度依旧很恭敬。

  “你们五洲这么大一个药房,没有肥皂吗?”

  包国维眉头一皱,好奇问道。

  “没有的,先生,肥皂是进口洋货,我们五洲药房只售卖国货。”

  药房掌柜无奈苦笑,再次强调了一遍。

  “哦,这样啊……”

  闻言,包国维点点头。

  按照民国历史,国产肥皂还没出来,现在市场流行的大多是德国人和英吉利生产的进口肥皂。

  肥皂这一块市场,被来华投资的外国人垄断了。

  “肥皂”,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神州古代,就已经诞生了,不过那时候还不叫“肥皂”,而是叫“胰子”,“皂角粉”。

  1791年法兰西化学家电解食盐廉价制取火碱成功,1823年德国化学家发明脂肪酸,从而第一块肥皂“马赛肥皂”诞生,并于1842年由英殖民者带进神州,神州才有了第一块舶来品——肥皂。

  这些英殖民者发现神州没有生产工业肥皂的技术,因此在华投资招商,广开肥皂厂,垄断了神州工业肥皂的市场。

  当前最大的肥皂业霸主,是英商“祥茂肥皂”。

  苏州城百货大楼售卖的肥皂,正是祥茂生产的进口肥皂。

  这个药房掌柜并没有说错,神州没有肥皂制作技术,无法独立生产肥皂,市场上售卖的当然都是“进口肥皂”了。

  “先生,您还需要点什么?”

  看包国维站在原地,沉默不语,五洲药房掌柜温和的嗓音,再次响起。

  “不用了。”

  包国维摇头。

  然后他抬起头,一双清澈的眼睛,直视五洲药房掌柜。

  “我想见一下你们五洲药房的经理。”

  闻言,药房掌柜一愣。

  “先生,您认识我们经理?”

  “不认识。”

  “那您找他有何贵干?”

  “这个我不能告诉你。”

  包国维摇头,事关重大,药房掌柜这个小角色还没有资格了解。

  药房掌柜和包国维这一番谈话,被周围的学徒听在耳朵里,这会儿都放下手上的伙计,一脸发愣地看向包国维。

  他们不明白,这个看起来像学生一样的青年,找他们大药房经理有什么要紧事。

  “先生,请问您贵姓?”

  “包国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