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搜孤救孤

第1章 天才出世,家破人亡。

搜孤救孤 左上方 3044 2024-11-15 09:05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杰灵。

  三皇五帝后,王朝千年行。

  年纪分长幼,尊卑左右评。

  百代行儒法,官有文武卿。

  一朝风云变,王朝没大清。

  变革自军政,变法挽厦倾。

  自从闭关后,百物不言兴。

  曲艺变天地,百种齐争鸣。

  京剧佼佼者,曲之集大成。

  四功五法在,悠悠振此声。

  中华有瑰宝,仰笑傲苍穹。

  堪称势登峰,一代造名伶。

  京剧艺术是我中国之瑰宝,戏曲之集大成者,清末民初,京剧已经到达了巅峰。京剧成为当时最流行,最时尚,最受欢迎的艺术之一。

  这一日,西北地区的富商马津的女儿出生,一位后世京剧天才出世了。这名婴儿出生时不哭,为了婴儿能够呼吸,稳婆开始在屁股上抽打。

  由于疼痛,女婴一声大哭,霎时间,狂风呼啸,刮掉了门前的灯笼,马家的马匹走失了好几匹。

  马津心有不爽,当即找了一位巫师,巫师掐指一算。

  “贵府是否有婴儿降生?”

  “贱内正是三日前生下一女。”

  “这名女婴,是百年不遇的灾星转世。日后必是为祸家人。生而克父克母,幼而克妹弟,长而克兄姊。”

  马津听了巫师一言,心里咯噔一下。

  马津就此回到家里,要埋下女婴,看到自己的夫人李继芳抱着孩子,欣慰地看着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闺女。

  于是喝令一旁服侍的丫头们。

  “你们先下去。”

  “是。”

  丫头们离开了。

  “夫人,这孩子出生的时候,一阵狂风,刮倒了门楼的灯笼。还走失了几匹马。我去问了仙师,这孩子是灾星转世,咱不能要,咱们埋了她,可不能让两个儿子出事。”

  “老爷,不行,不行。你可别听巫师胡言乱语。”

  马津不由分说,抱过来孩子,信步走出大门。

  “老爷,老爷。”

  李继芳随后跑出来,正赶上西北陕甘总督向权来到了马津家里祝贺。

  “兄弟,这是干什么?”

  “埋了她。”

  “埋?”

  “巫师说了,这是灾星转世,将来是要家破人亡的。”

  “哼。你居然还这么糊涂,听那巫婆的鬼话。”

  向权又吩咐随从。

  “去把那个巫师打上五十大板,看她还敢妖言惑众。”

  随从马上去执行,打了巫师五十板子。

  李继芳跪下来,抱住了马津的腿。

  “老爷,她是我十月怀胎的亲骨肉,你不能听那妖道。老爷。”

  李继芳泪如雨下,哭的失声,马津于心不忍,才放下了埋掉女婴的心。

  “好吧。”

  “这就对了,兄弟。”

  马津把孩子交给李继芳,李继芳整了整衣服,接过孩子,用脸贴了贴孩子洁白的脸颊。

  随后,三人进了屋。

  “向总督,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这孩子将来一定要做个女中豪杰,秦良玉是史书中的女将传奇,咱们就叫马良玉。”

  “兄长,你这不是反清复明吗?”

  “那就换个琅,叫马琅玉。”

  “好名字。”

  寒暄了几句,马津吩咐下去,置办酒菜。

  三人喝完了酒,各自散去。

  清末八国联军侵华前,西北陕甘代理总督向权接到传令,即刻返回北京。

  在西北地区的向权接到命令后即刻启程,马津在西北地区经商有一段时间了,两人是多年的好友。因此两人搭伙一起返回北京。

  两个儿子相差三岁,一名马敬祥,一名马敬洪。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二岁。

  两个人老来得女,本是好事情,谁想却是灾星转世。

  马津一路上小心提防,生怕出事。

  到了北京,刚刚安顿好家人,此时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发动了侵华战争。

  马津举家逃亡河北,路上马敬洪摔断了腿,马敬祥开始发烧。

  一家人走的急,钱又不多,马津一筹莫展,马津看向了马琅玉,又急又气,当即扔在了大道上。

  李继芳也是为了两个儿子着急,也狠下心撇了马琅玉。

  李继芳铺下白绢,写上马琅玉三字,生于辛丑年,五月十七,将自己的所做的一件小衣服放在襁褓被之中,用脸贴了贴马琅玉脸颊,忍痛而去。

  逃难的人有赵七坤一家,赵七坤家有一男一女,女为姊,男为弟,姐姐名叫赵莲,弟弟叫赵长,一个7岁,一个5岁。

  赵莲听到啼哭声,寻声而去,看到这个马琅玉。

  “爹,爹。”

  “咋了?”

  “这有一个小孩儿。”

  正在赶路的赵七坤停下了脚步。

  “美环,美环。”

  叫了媳妇孙美环,赵莲正抱起来这个孩子。

  “这哪来的小孩子?”

  “娘,你看。”

  赵莲看到了襁褓中的手绢。

  “爹,你看。”

  这一下为了难,赵七坤从小在大户人家学习染布,大字不识半个,孙美环的父母是大户人家的拥人,由于主家还算良善,给了个美环的名字,只会干杂活,也不识字。两个孩子也还没有学习文化。

  赵七坤接过了手绢,找了一个看似识字的人,走过去。

  “老兄,你帮帮忙。”

  这个人也是二把刀,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马良王,生于五月十七。”

  “有劳了。”

  赵七坤一拱手,致谢。而后返回来,孙美环问到。

  “写的啥?”

  “马良王。”

  “这叫啥名字?”

  孙美环一脸嫌弃,又说到。

  “看来,她爹娘是不要她了。”

  “咱也养不起呀。”

  赵七坤想了一个主意。

  “咱们就在这儿等着,看有没有好心人收留。”

  四个人在远处站了半晌,但现在的马良王却饿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啼哭,引来了枪响,吓得这一家四囗心惊胆怕。紧接着又一声,天昏地暗,狂风大作,赵七坤抱起来孩子,一家人疲于奔命,由于风力太强,一家四囗步履艰难,狂风过后,枪声停了,一家四囗就抱着“马良王”走到了河北。

  来到赵七坤表哥家,敲了门,让到了前厅。

  “表哥,北京让洋人给占了,我们来投奔你了,求你收留我们。”

  “说什么求,快进来。”

  孙美环抱着孩子,赵莲、赵长在这旁边站着。

  “你俩又...”

  “我们路上捡的,你看。”

  赵七坤递过去手绢。

  “马琅玉,好名子。”

  “马琅玉,刚刚路上说是马良王,我们还笑了半天,女娃咋叫马良王。”

  不由得一众人窃笑。

  “孩子们饿了,快去吃饭。你们先吃,我抱她去邻居家讨囗奶水,顺便叫你们嫂子回来。”

  表哥阮卿是当初的秀才,结果考中秀才的后一年大清光绪帝取消了科考,兴办学堂。

  一开始,还能教私塾,后来孩子们都去了学堂,阮卿家里只剩下十来亩地,但也算是足够富有了。就是娶了一个母老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