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年代:从插队知青开局!

第90章 曲折

  “这不是我当初在审查薛怀义一案时,见过的美制M1匕首么!”

  张进面露好奇表情。“这把匕首怎么会在你这里?”

  “说出来可能你都不会相信,这把匕首竟是一个老农民卖给我的!“

  “什么样的老农民?”

  “因为匕首之故,我对他的印象很深!”

  袁学文思索片刻后回应。“他是一个相貌平平无奇的陕北农民,打扮也很普通,年纪大约在五、六十岁之间。”

  “你有没有问他匕首的来历,以及为什么要卖掉匕首?”

  “我问过。”袁学文点了点头。“他说这把匕首曾经是她爱人的防身之物,如今她爱人年龄也大了,用不着这把匕首;家庭负担又重,所以想卖了换钱!”

  “你没有问问她爱人多大年龄?”

  “问了,他说他今年55岁,爱人年龄只小他一、二岁。”袁学文顿了片刻后说。“我心中对他爱人的身份有个怀疑。”

  “哦,你是不是怀疑她就是张楚兰?”

  “没错!”袁学文点了点头。“虽然我们不知道张楚兰的出生年月,但可以根据她的生平事迹来做个合理假设;假如张楚兰1919年出生,49年解放的时候正好是30岁;今年是70年,她应该已经51岁了!”

  “既然薛怀义有美制M1匕首,张楚兰很可能也有!”张进眸中闪出光芒。“事不宜迟,我们准备好后就出发去找她。”

  “好的。”

  袁学文将匕首递给张进。“这个你留下防身吧!”

  “嗯,我正好用得着!”

  张进把玩着这把美制M1匕首,全长36.5cm,刃长25cm,刃最宽处2.9cm,刃厚0.6cm;柄长11.5cm,柄厚2cm,柄宽2.5cm,重量500克。

  这把刀的刃材使用了65#锰钢,可以砍普通的铁丝不伤刀刃;能够削铁如泥的刀,放在古代就是倚天、青缸那样妥妥的神兵利器!

  刀的表面涂了层黑漆,柄材是精铸钢+纤维塑料(带防滑条纹);刀把有一个卡仔,可以卡住刀鞘,防止滑落;纤维塑料刀鞘,鞘口有钢套,可穿腰带。

  正所谓细节是魔鬼!

  从这样一把设计精美、用料讲究的匕首上都可以看出,二战时USA国的整体工业制造水平,曾经达到过怎样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

  当时的USA国确实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强国,是连毛熊仰望的存在!

  反观当时种花可谓是一穷二白,不仅没有重工业,轻工业也很不发达;就是这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凭借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敢于亮剑的精神,打平了以USA国为主体的联合国军,让国人享受了七十年的太平时光!

  让当时普遍看衰种花的人们,感慨有时候现实比小说更加曲折离奇!

  说来也巧,给袁学文假货的人住在蔡家坡镇,而张楚兰正好居住在李建朋兄弟插队的3队,3队离蔡家坡镇很近。

  张进是谨慎之人,出发前询问招待所大爷。“这蔡家坡镇在歧山县地位如何?”

  “你可真是问对人了!”大爷点了点头。“别看这蔡家坡镇不是县城,但它的地位一点都不比县城低!”

  “哦,这是为何?”

  “首先是历史渊源方面,名闻中外的五丈原就在蔡家坡镇!”

  “原来这里竟是汉丞相诸葛亮殒落之地!”

  当初张进初到歧山之时,就许愿要拜祭诸葛丞相,此次去蔡家坡镇,正好可以完成心愿。

  “蔡家坡镇地处岐山县最南端,和邻近的眉县、陈仓、太白都有接壤,渭水穿镇而过,地形较为平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大爷顿了片刻后说。“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1937年,陇海铁路在蔡家坡镇设了火车站;借助便利的交通,蔡家坡镇迎来了发展机遇,陕棉九厂、西北机器厂、酒精厂;就在前二年,汽车制造厂也在此建厂,配套的齿轮厂、模具厂也纷纷建厂。”

  “如此说来,县城的经济还赶不上蔡家坡镇了?”

  “确实如此!”大爷点了点头。“不光是经济赶不上,连人口都没有蔡家坡多!”

  大爷顿了片刻后询问。“你们是不是想去蔡家坡?”

  “是啊。”

  “县城有开往蔡家坡镇的公交车,每天早上一班。”

  大爷是个热心人,热情指点。“今天来不及了,明天早上起早赶车吧!”

  “谢谢大爷!”

  袁学文肚子发出“咕咕”的蠕动声,提醒众人此时正值饭点。

  他们住的招待所一般不提供做饭设施,所以他们都是在外面吃饭。

  “大爷,您吃了么?”

  “我带了玉米馒头,热下就可以吃了,你们不用管我!”

  大爷摆了摆手。

  “天气这么冷,吃馒头消化不良,我们一起吃饭吧!”

  这大爷热心快肠,帮了张进不少忙!

  张进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待人一向宽厚,因此7队中人都笑称“要吃肉找张进!”

  “怎么好意思让你花钱呢?!”大爷老脸一红。

  “没事,我们总要吃饭,不多你一双筷子啊!”

  “是啊,我们这几天到处乱转,不知道吃啥好?!”

  袁学文附和。“你正好带我们尝尝本地特色!”

  “说起我们这里的特色,首推歧山臊子面啊!”

  种花大地物产丰富,各省份都有自己的压轴大菜,或是鸡、鸭、鱼、肉,或是山珍海味;然而对于老陕来说,面才是他们的压轴大菜!

  而在各种各样的面食之中,臊子面占据了最耀眼的位置!

  不管是红白喜事,还是逢年过节,老陕的餐桌上永远缺不了臊子面的踪迹!

  在老陕心目中,臊子面的地位丝毫不低于饺子!

  南方人在年关将近时都会腌制腊鱼腊肉,而老陕们不揽上一锅燥子,那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所谓揽上乃是方言,意思是制作。

  由于这个年代物质缺乏,往往是杀一头猪要管一年;如果做成燥子就方便保存,放上几个月也不会变质。

  除了做面条之外,还可以用与炒菜、夹馍同样也很美味!

  袁学文面露好奇表情“那么歧山的燥子面有什么特色呢?”

  “有九个特色,即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