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年代:从插队知青开局!

第98章 鬼市

  丘局长说。“你我两人一见如故,真是舍不得让你走啊!”

  “不好意思,我真的有事。”

  张进顿了片刻后回应。“今晚我就要回蔡家坡镇。”

  “蔡家坡镇离此不远,我有什么困惑之事,可以跟你联系么?”

  “可以!”张进点了点头。“不过我在蔡家坡镇也不会久留,办完事就回林虎。”

  “好的,我安排车辆送你回去。”

  “谢谢领导。”

  丘局长跟张进又聊了一会关于张楚兰案的细节问题,才各自散去。

  ……

  次日上午,张进梳洗完毕后,找袁学文谈话。

  “你在哪收的光绪卷缸。”

  “我在鬼市收的。”

  袁学文顿了片刻后说。“那个摊主还向我推荐汉代龟形金印!”

  “哦,你带我去看看。”

  “好的。”

  蔡家坡镇的鬼市比县城规模更大,商品也更加琳琅满目,但其中也不乏鱼目混珠的商品,能否捡漏,全靠是否有一双“火眼金睛!”

  他们边逛街边寻人。

  “便宜出售大钻戒了啊,给点钱就卖了!”

  张进驻足,观察着钻戒。

  众人议论纷纷。

  “你这是什么大钻戒,我看就是块大玻璃!”

  “没错,一眼就能看出是西贝货!”

  “这东西灰蒙蒙的,品相差到了极点!”

  摊主急了。“你们别走啊,随便给点钱就卖了啊!”

  众人纷纷议论。

  “这种西贝货还想卖钱?”

  “是啊,这么大颗的钻戒你自己留着当传家宝吧!”

  张进对着袁学文使了个眼色,袁学文会意。“这块玻璃卖多少钱?”

  摊主见有人愿意收购,面露兴奋表情。“你这个同志识货,5元钱给你算了!”

  袁学文摇了摇头,转身就要走。

  摊主连忙阻止。“同志,价钱不愿意可以谈啊!”

  “我出1元钱。”

  “1元钱太少了!”摊主头摇得像拨浪鼓。“这也太低了,你多少加点啊?”

  “我一分钱都不加!”袁学文回应。“这就是玻璃,一元钱都不值,买回去只能当个摆设!”

  “算了,给你吧!”

  两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众人议论纷纷。

  “这还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没错,这两个小伙子没见过世面,才会买这种西贝货!”

  “年轻人总有花钱买教训的时候!”

  袁学文从包里拿了个小秤,秤了一下钻戒。“份量足有5克重啊,真有这么大块钻石么?!”

  “有,虽然无法确定它的来历和年代,但从钻石的切割来看,是上个世纪末西方非常流行的老式矿工切割。”

  张进讲述。“当年技术条件比较落后,切割方式以保重为首要目的;其次是顺应钻石的自然形状,因此不像后来的钻石那样明亮!”

  “这么大颗钻石如果是真的,可值不少钱呢!”

  “没错!”

  张进今天捡的这个漏,有点类似于后世80年代发生在大不列颠的一件真人真事。

  当时,汽车旧货市场非常受欢迎;每到周末,人们都会把家中不用的商品拿来摆摊销售;同时,由于汽车旧货市场上的商品五花八门,人们也会购买一些适用的旧货,有些类似于鬼市。

  某日,年仅22岁的德比拉来到旧货市场闲逛时,看到一枚大钻戒。

  摊主开价10英磅,德比拉认为这是一颗玻璃,戒指是用于演出的服装道具,便将它买了下来。

  她把玩一阵过后,便把戒指放进收纳盒;这一放就是30年,后来因为家庭财政紧张,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来珠宝商鉴定,看能不能用这老古董换几个零花钱。

  令德比拉万万意料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这竟然是一颗重达25.27克拉的垫形钻石!

  德比拉把钻戒送到苏富比商行估值,苏富比商行给出的价值是250000~350000英镑;随后,这枚钻戒在苏富比商行拍卖会上以650000英镑(约合5750000元)的价格成交!

  被这笔意外横财砸中的德比拉给家人留下丰厚的养老金,自己开了家珠宝商行,专门收购和售卖古董珠宝。

  张进、袁学文继续往前走。

  “这位同志,你是来买汉代金印的么?”

  袁学文闻言望去,暗道。“这可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对着张进做了个手势,此人竟是此行寻找的对象。

  张进会意,走到摊主面前。

  “同志,把金印拿来看看。”

  “好啊!”摊主把金印递给张进。“俗话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随便你怎么看!”

  张进接过金印,观察片刻后回应。

  “我想讲个笑话给你听。”

  “什么笑话?”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喜欢收藏汉代玺印,但又没有什么鉴别能力,给了无良商家可乘之机。”

  张进继续讲述。“于是,某日为他送上前将军印,他如获至宝,出高价收购;那无良商家贪得无厌,过几日又出后将军印,他还感慨最近运气颇佳;最后他不仅收集了前、后、左、右将军印,甚至连大将军印也收集了,大伙都笑他可以开个将军府了!”

  “你这话什么意思?”摊主脸色铁青。

  “我笑你卖假货,还这样理直气壮!”张进怒怼。

  鬼市也有讲究:看货不问货,不能问哪儿来的?哪儿得的?看好一手钱一手货,两清以后转身掉头就可以不认账。打眼不打眼是你自己的本事。

  他不怪袁学文打眼,但骗了一次又一次就太过分了!

  他们争论声音引来众人围观。

  “喂,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啊?”

  “我刚才听说这摊主卖的西贝货!”

  “这摊主看上去挺老实的,没想到竟然卖西贝货!”

  “是啊,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摊主闻言气得满脸通红。

  “好啊,你给我说清楚,这金印哪里假了?”

  “这石洛侯印是汉武帝时所制作,相信大家应该知道当时是西汉时期,这一时期的龟纽之龟首呈粗壮短小的状态;而你这方印龟纽之龟首又细又长,两汉三国之后的魏晋时代才流行这种造形!”

  众人闻言议论纷纷。

  “没错,这是致命伤啊!”

  “看来这石洛侯印果然是假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