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灵气革命

第133章 饿殍遍地

大明灵气革命 大街H小巷 2465 2025-01-12 07:45

  没有粮食,没有食盐,高丽百姓连进山挖野菜、打猎的力气都没有,有准备的人家还好,地处平原、没有准备的人家非常惨。

  老人自杀、易子而食相继发生,高丽瞬间从盛世堕入深渊。

  连续十年都能从大明买到廉价粮食和食盐,让高丽上下都习以为常,有准备的风毛菱角,百姓更没有提前准备的资本。

  突然到来的严寒吹散了高丽上空的盛世幻梦,真正的乱世降临。

  寒冬大雪将所有生机灭绝,跑入山林的人刚开始还能找到吃的,很快什么都没有了,又没有遮风挡雨的住所,死得更快。

  人类谋求生存的意念十分强大,既然野外已没有粮食,那就找有粮食的地方。哪里有粮食?世家、士绅!

  乱贼,或者说义军出现了,他们打家劫舍,拼命且疯狂,没有团结起来的士绅首先倒霉,因为他们单个的力量薄弱,无法抵御义军冲击。

  对此高丽权贵万分痛恨,却不敢说大明爸爸的不是,只能祈求大明爸爸快速取胜,恢复以往的兴盛。

  可惜这一次大明北伐并非只谋求杀伤有生力量,而是谋求占领与长治久安。所以东西两军推进速度并不快,且每到一处就修建城市,这场战争没个三五年打不完。

  从大明商人处了解完,高丽权贵急了,一面让曹敏修、李成桂出兵灭贼,一面调整来年种植的作物。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曹敏修与李成桂同样如此。李成桂稍微好点,此前比较稳重,曹敏修就惨了,他不但要想办法还利息,还要出兵灭贼,经济雪上加霜。

  眼看乱贼进入自家庄园所在地,曹敏修急了,不再想什么还钱,将所有钱财都投入到军队,以剿灭义军,保证自家产业为重。

  曹敏修是这样,其他世家士绅也都如此,安全是人类的首要追求。

  好不容易熬过冬天,刚刚把口粮种下去一个月,刚刚挖开尘封已久的盐井,大明商人来了,带着海量粮食和食盐来了。

  大明商人嘴上说着朱元璋不忍见高丽遭灾,抽调一批军粮运送到高丽贩卖。高丽权贵纷纷对大明,对朱元璋感恩戴德。

  结果刚被粮荒抽干所有钱的高丽百姓,又遭遇大明廉价粮食冲击,好在口粮能吃,大不了存起来。

  结果刚刚遭遇官军打击,实力衰弱的义军被廉价粮食奶了起来,原来大明商人的廉价粮食根本不是给高丽百姓准备的。

  有了粮食的义军继续招兵买马,受粮荒冲击的破产百姓非常多,他们为了活下去卖儿卖女卖田,走投无路下要么被卖到大明当奴隶,要么投身义军。

  高丽上下血亏的时候,李贵生赚到了,经过曾春元提醒和支持,李贵生在粮荒到来前提前屯了一批粮食,粮荒到来后大肆吸纳流民,势力壮大很多。

  李贵生从江原道铁城(原)府(他爹是铁城府院君)起家,最终席卷整个江原道,并将势力一直延伸到北方与大明接壤。

  不过李贵生的军队不是那么能打,他只是掌控许多小县城和山区,大城市还掌控在高丽朝廷手里。

  期间盐税借款到期,高丽自然是还不了的,海商灵行正式接管高丽盐业。

  高丽权贵以为大明商人会提高盐价多倍,快速收回资金,结果大明贩卖的盐与进口价相同,完全没有利润。

  这是当然的,有安南成功经验在前,大明自然要塑造高丽百姓真心欢迎大明。

  盐价这种东西能让高丽百姓切身体会到融入大明的好处,生活必需品便宜了。

  而且掌控盐业,锦衣卫假扮的大明商人光明正大游走于高丽各地,为各地义军提供高丽官军情报和物资,扶持义军与官军打擂台。

  这就有了一个对比,无论是义军还是官军都只会残害百姓,只有大明体贴百姓,恩惠百姓,恨不能成为大明人。

  此时有些高丽聪明人回过神来,这一切的动荡似乎都是大明搞的鬼,可惜他们不敢说出来,不愿说出来,不能说出来。

  高丽百姓凄惨不代表权贵凄惨,他们有的是存粮,而且大明商人收购他们手里的原材料并没有停止,他们依然与大明商人利益绑定,实际上他们已经成为大明扶持的买办。

  意识到大明对高丽的野心,一部分人提前将家人送往大明定居,另一部分则变本加厉剥削百姓。

  只有李成桂这个想要当国王的人忧心忡忡,大明既然能吞并安南就能吞并高丽,大明不会允许新国王出现。

  李成桂知道这一点,朱雄英更清楚,所以高丽义军首要攻击目标就是高丽士绅。

  这些士绅都是地主,利益与高丽土地绑定,等大明吞并高丽后必然是要清除的对象,让义军首先攻击正好。

  士绅的势力、兵力也不如世家,更容易打进去,所以义军喜欢对士绅动手。

  还因为士绅代理人李成桂的野心,让朱雄英选择优先覆灭他们。

  正好士绅都是软骨头,他们能支持李成桂,投靠李成桂,就能转投其他义军,转投李贵生。

  这也是义军首先进攻士绅的原因之一,可以分而治之,吸纳投降的,打击抵抗的。

  面对如此情景,李成桂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的军队毕竟是全高丽最强的。

  可军队中的士兵来自天南地北,他们也有家人,当他们的家人被义军袭扰,自己却被李成桂带往相反的方向平乱。

  短时间内还好说,时间一长,李成桂手下就不稳了。恰恰义军就不缺时间,义军也不会争一时长短,每次都是大军来了就跑,大军走了又聚。

  李成桂突然发现他手里的兵越打越少,不但士绅一点点撤走支援,还有许多士兵当逃兵。

  恼怒解决不了问题,眼看光凭自己无法脱困,李成桂找到了曹敏修。

  普通高丽世家,愿意放弃高丽一切的世家可以去大明,曹敏修这样的人去不了,就算他愿意放弃高丽的一切,大明也不会接纳他,毕竟他是高丽的丞相。

  更何况曹敏修并不甘心当个普通人,习惯权利之美的人都是如此。要不然曹敏修早就投靠李成桂,当新朝的权贵了。

  曹敏修与李成桂两个原本的死仇竟然同流合污了,真可谓世事无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