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许仙非仙

第73章 丁评 下 (二合一)

许仙非仙 血中旱道行 6551 2025-01-18 18:45

  许仙走在过道时。

  温润的目光,在沿途考生身上扫过。

  所有人都是手忙脚乱、额头渗汗、一副很慌张的模样。

  更有甚者,一边偷瞄监考官,一边偷偷从袖口翻出早一些好的小抄,胆战心惊的偷瞄几眼,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答题。

  许仙看着这一幕,莫名觉得有些眼熟。

  前世的他,在全国最好的医科学校读书。

  那群比他考试低一百分到六百分不等的同学,也总是这样一副很急很努力的样子。

  他每每悠闲的走过校园,看着那些连吃饭、走路都在背书的同学,都会略微羡慕。

  没错,就是羡慕。

  羡慕他们只要努力就能有所进步。

  而他,从来都没有进步。

  …

  …

  太医司是当今天下最庞大最出名的医师派系。

  但却不是唯一的医师派系。

  事实上,早在太医司成立之前,南疆之地就出现了迄今为止天下第二大的医师组织,蛊医。

  南疆有三大邪术,痋虫,蛊毒和降头。

  其中痋虫与蛊毒,既是绝命毒药,同时也是救命宝药,若是用的好,效果并不比中原宝药逊色多少。

  除此之外。

  北域的巫蛮也有属于他们的巫医。

  巫医有自己的图腾和信仰,通常以诅咒、血誓等杀人害命,但世人大多不知道,巫医其实是中原医道的起源。

  中原医道,最早就是从巫师之中脱离而来。

  只不过后来入乡随俗,被中原医者剔除了所谓的信仰和教义,只保留下来纯粹的医道。

  据说北域巫蛮,多次咆哮震怒,称中原太医司不讲武德,要抄就抄全,取其糟粕弃其精华是什么意思!

  甚至不惜大军压境,几近开战!

  不过后来被中原朝廷按着猛猛揍了几回后,就老实了,不再提及此事。

  除蛊医、巫医外。

  金山寺、须弥山等佛门净土还有僧医,青山道宗八脉之一同样也有医脉....

  甚至红尘合欢宗的大阴阳合欢术,也堪称采阳补阴的医道宝典,原身所学阴阳之理,很多便是从此而来。

  此术流传到巴蜀之地,引起当地男子不满。

  凭什么只有采阳补阴?

  我们偏要采阳补阳!

  巴蜀之地,龙阳医理盛行,自成一派,影响深远。

  相比于诸多医道门派。

  许仙对于太医司是有些好感的。

  毕竟,太医司作为明面上中原医道的执牛耳者,维持着天下万族微妙平衡与安稳,尽管有一些小疏漏,但大体上还是守序且正规的。

  规章制度完善,晋升渠道透明,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

  每逢有天灾妖祸,太医司的医官往往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拯救并安抚民众,即便有时候不是自愿,但好歹人已经过去了。

  至于其他民间医道派系.....

  对医者而言,自由是肯定自由的。

  但正不正规就不好说了。

  更遑论,建立在利益牵绊之上的民间医道门派,就算将太医司规章制度抄的再全,说到底也还是掌门的一言堂。

  门派弟子是否和睦,门内氛围是否良好,完全是根据掌门和长老的性格来的,有的甚至堪称极端。

  就比如什么青天医派、什么北苍针派,彼此之间争斗不休,都对外宣称自己的针法才是正统,其他门派都是旁门左道。

  为此没少干仗,掌门之间甚至脑浆子都快打出来了,要不是太医司主持公道,后果不堪设想。

  医者若想证明自己。

  必然要施展手段救人。

  那没有病人怎么办呢?

  没有病人,创造病人也要救。

  许仙在杭州府素有盛名,天赋的强度和潜力,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所有医师门派,在得知他的情况后,都会迅速抛出橄榄枝。

  若是守序的良医门派还好说,但若是引来一些不择手段的邪医毒医....

  威逼利诱,下药敲蒙棍,得不到就毁掉.....实在太常见不过了。

  若是能傍上太医司做靠山,江湖中那些乱七八糟的医道门派就不敢乱来。

  能减少许多没必要的麻烦琐事。

  许仙抻一抻衣袖,旋即迈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练武,写药方,炮制药品....

  他的事情还有很多。

  …

  …

  半个时辰后。

  许仙穿街过径,独身走暗巷,偷感十足的避开人群,从城北返回城东。

  到家时,太平巷的其他宅院还没有炊烟升起,坊间依旧笼罩在清晨宁静祥和之中。

  许仙迈步回到庭院,走进北屋。

  咕噜噜....

  炉火上咕噜咕噜炖煮着养生火锅。

  今早出门时,他起锅烧火,此刻回来,锅内羹汤刚好沸腾。

  许仙嗅了嗅味道,满意的点点头。

  这是他特意准备的药膳,以火锅的形式,里面加了许多调配好的药材,香味扑鼻,令人食指大动,垂涎欲滴。

  因为是随手而为,所以滋补之效远不如药丸和药酒。

  差不多只相当于药丸的三分之一,胜在味道独特。

  见炖煮的差不多,许仙叫来白锦儿和青竹,共进早餐,或许是巴蜀出身的缘故,两人对火锅这种美食情有独钟。

  白锦儿美眸注视着许仙,闪过一丝疑惑:

  “今天是丁评考试,公子为何迟迟不出发?”

  她最近恶补了许多人类医道的知识,知道丁评对医者何等重要,这般盛大考试,所有人都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耽搁。

  许仙如此闲情雅致,着实令人迷惑。

  许仙夹起一筷子小酥肉,嚼了嚼说道:

  “已经回来了。”

  ?

  白锦儿刚要下箸,抬头看向许仙英俊的侧脸,又默默看了眼时辰,略微茫然。

  已经结束了?

  去除掉赶路的时间,满打满算这也才不到一个时辰。

  这个时间,一些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可能连题量都没读完。

  公子已经答完题,回家吃火锅了。

  这般惊人的速度,就算白锦儿见多识广,也是闻所未闻。

  不愧是公子!

  白锦儿恬静的脸蛋露出理所当然的表情,不再说什么,专心吃饭。

  许仙吃什么,她也夹什么,盲目跟风。

  许仙边吃边翻看医书,寻找灵感,从多个角度完善药酒方子,继而查漏补缺。

  见许仙在看书,此时白锦儿也投来目光。

  公子看的东西,她也要看一下。

  晨曦温吞的阳光洒在庭院,锅内火锅咕咕沸腾。

  她美眸低垂,渐渐的,她发现自己的人影竟与公子重合了,远远看去像是依偎在一起,她眸光晃动,往里面又轻轻靠了靠。

  桌案对面,青竹将两人的互动尽收眼底,白皙手背青筋凸起,目眦欲裂,原本冷淡的瓜子脸略微扭曲.....

  她忿忿攥着筷子。

  就像是冷峻的刺客,握紧了她的凶器。

  化悲愤为食欲!

  鸭肠已经沉到锅底,淹死了。

  花椒还在沉浮,不停呼救。

  毛肚与黄喉若隐若现,不知生死。

  …

  吃完早餐。

  许仙兀自走进北屋,继续锤炼体魄。

  飒!

  一瞬之间,身影由极静变为极动!

  许仙手握鱼头刀,臂膀抡动,刀身发出次啦啦的响动,四周空气仿佛都被齐齐排开,三刀过后,许仙停下,拄着刀气喘吁吁。

  不借助气血,如今的他已经可以勉强劈砍出第三刀了。

  握刀的一刹那,许仙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与昨天的不同。

  他深切的感觉到,手中的刀似乎早已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脑海之中的动作、招式、呼吸、打法,以一种没有损耗、无比标准的方式传递到身体上。

  心到手到,流转随意!

  一套招式练习下来,几乎每个动作都与武学中描述的截然不同,每一个动作似乎都无法找到出处,但又好像都能找到出处。

  不拘泥于招式本身。

  若是被季都监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激动的瞪大牛眼。

  许仙此刻俨然已经触及到了开山刀法对应的武理本身,涵盖了气血搬运、呼吸、练法、招式、桩功等多个方面,这是一门武学真正的精髓所在!

  他苦练这套刀法十余年,也才勉强能挥出四刀。

  呼!

  呼!

  次啦!

  劲风流转,刀影随身,三十六路桩法,握刀式,抽刀式,拔刀式,力劈华山式,收刀式……许仙一口气便打了出来,体内气血振奋,酣畅淋漓。

  武学对战力的增幅无疑是显著的。

  武学会极大提高武师对于力量的掌控,同时也会带来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战斗本能。

  十分的力量,能发挥出十三四分,甚至更多的效果。

  而缺乏武学的武师,哪怕气血雄浑,一身力量也只能发挥出来六七成,事倍功半。

  无数武师披肝沥胆,煞费苦心,只为求得一门武学,甚至大多数武师都不敢奢望全套,有个一两式便会奉若至宝。

  一纸残页足以引发一场腥风血雨。

  缺钱,缺药品,缺武学。

  这才是大多数武师的日常。

  好在许仙不在此类。

  晨练结束,许仙略微感受到又鼓胀几分的气血,以及游走于全身的力道,满意点点头。

  取出一枚紫色药丸,丢入口中,咽下。

  三百三十九个小窍感受到被投喂,纷纷翕张吞食,快速从药丸之中汲取药力,转而凝聚出气血。

  一丝....

  两丝.....

  对于丹药一道,很多人都陷入了误区。

  能让武师走得更远的,从来都是武师本身,是意志力,是坚持,是无数次殊死拼搏,而不是丹药。

  想走近道的人多了,才有了炼丹术!

  以前由肉关入筋关,都不用什么丹药。

  后来有人觉得死伤太过惨重,才研制出了蕴血丹,但用的人依旧不多,只有突破无望才会食用。

  哪像现在,筋关都要必备蕴血丹才能突破。

  好像没有这丹,筋关就突破不了似的。

  “啧,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变成了路....”

  “武师修练,还是得靠自身,不能依赖丹药!”

  许仙笃定的心中念叨着,顺手取出五枚紫色药丸,丢入口中,就着水咽了下去。

  …

  时间过得好快。

  翌日傍晚,太阳刚刚落山之时。

  目光如鹰隼的监考官们纷纷站起身,敲响了报时的铜磬,清脆嘹亮的声音在考场中传播回荡。

  铛!

  直至此时,考生们才纷纷停笔抬头,环视左右。

  每个人的目光中都透露出深深的疲惫,顶着两个黑眼圈,疲倦中又带着一丝兴奋。

  不疲惫不行。

  本届丁评堪称近十年最严最难,往年主考官出题,大多都是从其他府城的太医司抽调医官。

  而今年却是直接从州城派人!

  从题量,到难度,都远远超过了往年的任何一场。

  他们备考之时,复习往年真题是必备功课,所有人都傻眼的发现,两者难度直线飙升。

  难、偏、怪、多.....

  这就是所有考生,对本届丁评理论考试的统一看法。

  甚至药局的医官们押了近一年的题,一个押中的都没有。

  医道一途,博大精深。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临场硬编造,是绝对编不出来的。

  陆续有考生整理桌案,交卷走人,原本凝滞的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出考场后所有人精神抖擞。

  不断有人穿过铺设猩红地毯的通道,左顾右盼的四下张望,瞧见还有许多人抓耳挠腮,眼中流露出窃喜和自得。

  “哎,完了,又没发挥好,这么怎么办呀!”

  有人懊恼的以拳击掌,哀叹道。

  “我也是,题量实在太大了,根本做不完啊,我只做了五百多道题,兄台也没考好?咱俩还真是难兄难弟....”

  身后一名同窗,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哦,那倒不至于,我做了九百多道题....”

  “??”

  拍肩膀的手掌,陡然顿住,一脸难以置信,眼神仿佛再说:我跟兄弟心连心,兄弟你跟我玩脑筋??

  四周众人发出轻笑声。

  忽然,人群中走出来一名男子,所有人都自觉的让出一条通道,一群药局学子跟在他身后,借着对答案之名吹捧谄媚。

  “以陈师兄的发挥,今年丁评应该没有什么对手了吧?”

  此人正是药局本届的天才学子,陈有名。

  跟在他身后的众人,大多都是同届学子中的佼佼者,毕竟,大佬的小弟,放在普通人中也是天才级别。

  月明则星稀。

  想要围拢在明月四周,你自己至少得是颗星星才行。

  陈有名被誉为药局百年一遇的医道天才,其天赋旷古烁今,对医道医理的领悟和理解,远远超过了过往任何学子。

  就连药局的医官,在他这个年纪也远远不如。

  听着众人的吹捧,陈有名心情颇为舒畅,虚压手掌,淡然笑道:

  “天下学子人才辈出,不可疏忽大意,比我更强的可能也有。”

  话是这么说,可嘴角却不自觉扬的老高。

  他今天一扫往日的阴郁,面上带了几分笑意。

  与平常相比,他这次可谓是超水平发挥。

  他有预感,如果上次花小蝶没有隐藏实力的话,那么本届丁评的第三名,绝对非他莫属!

  天才与天才之间,差的就是容错。

  按理说药局乃是科班,医道培养远比民间更加系统正规,学习时间也最长。

  实践考试可能不如身经百战的民间医道天才,但若论理论考试,应该远胜后者才对。

  以前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遗憾的是,他上次输得最惨的,正是理论考试。

  不是他不努力,而是花小蝶太努力了。

  花小蝶红尘出身,医道是她改变命运唯一的方式,这是任何兴趣与爱好都无法比拟的。

  他理论没学好,大不了留级明年再考便是。

  花小蝶要是没学好,就要丧失掉医道天才的称号,甚至重新变回妓子。

  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眼下自己在理论考试之中超水平发挥,只要这场拉不开差距,后续实践考试他自信不会输给花小蝶。

  丁评第三名,他要定了!

  “要说我,本届丁评的头名,必然是陈师兄的!”

  “没错,陈师兄是药局第一学子,尤其是外面那群泥腿子能比的!”

  “呵,你们莫不是忘了许仙?”

  “许仙怎么了?!”

  “他许仙是人,陈师兄也是人,许仙学医,陈师兄也学医,何不问问那许仙,惧陈师兄否!”

  “哈哈哈,是极是极!”

  众人簇拥着陈有名,浩浩荡荡朝着考场外走去,沿途吹捧之词不断响起,听得其他考生纷纷侧目,羡慕不已。

  陈有名走在过道上,目光望向三个方向。

  进考场之前,他便牢牢记住了这三道座位。

  不出意外的,许仙和李十针两人的桌案早已空置,显然很早之前便已交卷离开。

  但让他意外的是。

  花小蝶的考桌也已空空荡荡。

  这让他脸色陡然一沉,心中涌上一丝不好的预感.....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