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之穿成黛玉爹,灭王家薛家!

第6章 宫里的贡品黛玉也敢穿?

  贾赦一脸阴笑,眼中射出一道得逞:

  “二弟何必着急,林如海如果真的出了事,被罢官,甚至入狱,不见得是坏事。已跟太上皇禀告过,有太上皇给撑腰,陛下不会怪罪的,你又何必发愁。而且,元春贵为德妃,正受宠。林家的家产到时候……”

  贾赦属于鼠目寸光,心胸狭隘的那种,加上袭的爵位是虚职。

  不了解朝堂上的纷争。

  所以说出了这种话。

  贾政差点气炸了肺,他这个兄长既贪婪,又愚蠢。

  他常年浸润官场,自然知道太上皇与皇帝之间在明争暗斗。

  贾赦却不太清楚。

  自己指点他,贾赦却不想听。

  贾政压了压往上翻涌的火气。

  “兄长这些话如让其他人知道会说元春恃宠而骄。元春看上去风光,实际举步维艰,咱们要跟她争脸面。

  太上皇同皇帝水火不相容。咱们进宫拜见看到的是太上皇和皇帝相处得其乐融融。

  那是皇帝孝顺太上皇,可是……”

  接下来的话不好说,总不能说皇帝做的是表面功夫,这种话心知肚明。

  哪能拿出来说?

  太上皇如果想复位,皇帝会毫不犹豫地杀掉他。

  这是不争的事实。

  皇家本就没有亲情,有的是尔虞我诈。

  贾家背靠太上皇本就不是长久之计,得攀上林如海这样的新贵。

  新贵是深得皇帝信任的大臣。

  盐务案没办好不是林如海不尽心,也不是能力差,而是实在难办,皇帝斥责很正常,可贾赦却想落井下石。

  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其他家族怎么看贾家?

  连亲妹夫都不放过,置亲情于不顾。

  太上皇如果崩逝,他们必须站皇帝那一派,所以须早做打算。

  他这个愚蠢的兄长却没看到这一点,只知蝇头小利。

  贾赦有些尴尬,他想发火,但贾政一向得贾母宠爱,又在朝中做官,自己只是个虚职,又不管账,跟贾政关系僵了对他没好处。

  儿媳王熙凤虽然也管账,可那只是协助。

  这时候,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差点摔了一跤。

  贾赦本就有气,正好把火发在小厮身上,他将茶盏往小厮身上一扔。

  茶水四溅,溅到了贾政的身上。

  小厮被碎茶盏划破手指也不敢多言,哆哆嗦嗦地道:

  “宫里的娘娘派来了人,说是赏给府里各位小姐和少爷的,还有表小姐的礼品。小的已收下,并让公公吃了茶,这会儿已回宫复命。”

  贾政抹了抹身上的茶水,心中顿起烦躁之意,这都什么跟什么?

  正儿八经的事情都没办。

  元春派人给府里各位姐妹赏赐,本来可以问问伺候元春的公公。

  再顺便打点一下,结果公公走了。

  肯定是等得不耐烦了。

  都是贾赦闹的,可他是兄长,再不喜欢又能怎么办?

  贾政毕竟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虽心中烦躁无比,脸上却不显露分毫。

  贾赦对着小厮的胸口猛踹一脚,铁青着脸吼叫:

  “怎么不早点进来禀告?公公都走了,你才来?”

  小厮捂着生疼的胸口颤声道:

  “刚才见两位老爷正商量大事,所以没敢进来。”

  贾政摆手让小厮退下,小厮如蒙大赦,赶紧溜走了。

  ……

  绛云轩。

  原来宝玉住的院子。

  “几位姐妹都是什么赏赐?”贾探春正问丫鬟侍书,元春到底赏赐了众姐妹什么。

  侍书灵活能干,虽然相貌平平,可是脑瓜子灵。

  还有一个丫鬟叫翠墨,相貌清秀文静。

  从这两个丫鬟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探春喜欢诗书,胸有点墨,事实也是如此。

  探春才华横溢,在管家上也有才能。

  侍书歪着脑袋想了想,一边整理衣裳一边道:

  “元春娘娘赏赐给众姐妹的一样,惜春小姐与表小姐同二小姐三小姐的一样。只是,宝钗小姐和宝玉的比别人多出几样。娘娘还叮嘱府里的人……”

  “多出什么了?”探春眉头微微蹙起。

  她倒不是在乎礼物的多少,可黛玉是个敏感多疑的,到时候一生气一闹,宝玉就会哄,传到元春那,肯定不太好。

  不能怪元春厚此薄彼,元春照说跟黛玉的关系更亲,是姑舅老表。

  所以黛玉比起宝钗来跟她们更亲。

  元春这样做的目的有她的考量。

  薛家是皇商,财大气粗,薛姨妈又总在贾府。

  薛家背后靠的是王家王子腾。

  王子腾是朝廷重臣。是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哥哥。

  姑父林如海虽是前朝探花,却人丁单薄,家族只他在仕途。

  听说林如海办理盐务案被皇帝训斥,于是元春对黛玉不太待见。

  但也没有做得太过分,至少跟她们姐妹是一样。

  比起黛玉,迎春,探春跟元春的关系更近一些,她们是堂姐妹,都是贾家人。

  “上等宫扇两柄,数珠儿二串,这些都一样,只是,宝玉和宝钗小姐多出了二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

  赏给宝玉和宝钗小姐的不是数珠儿,是上好的红麝香珠,对了还多了两匹软烟罗。”

  侍书记忆力好,如数家珍地道。

  “把我的那一份给黛玉吧。”

  探春一双俊目有丝黯然,粉面一会儿白,一会儿青。她更喜欢林黛玉,林黛玉才华出众,又跟她是姑舅老表。

  姑舅老表最亲。

  林黛玉直言快语,不像宝钗比较有心机。

  没想到元春会这样做,估计是听到了宝钗跟宝玉的“金玉良姻”传说。

  前几天看到姑父林如海那落寞的背影,她感叹不已。

  她不知道的是,林如海不仅不会被罢官,削职,日后甚至会如日中天,皇帝不好当面给赏赐。

  可是私底下,珍奇古玩却一箱一箱地往林家抬。

  林家地窖里放满了宝贝。

  林如海穿着洗得发白的衣裳是习惯使然。

  他是读书人,平时又要习武,衣裳坏得快,穿绫罗绸缎太糟践东西。而且他也不想太张扬。

  贾府的人却觉得林如海寒酸,只差穷途末路。

  觉得林如海虽得皇帝信任,却屡被训斥。

  其实这只是皇帝做给太上皇,四王八公的人看的。

  侍书偷瞥了探春一眼,知道她家姑娘是担心黛玉会不高兴。

  “姑娘快别这样,元春娘娘知道了会不高兴的。”侍书停下手中的活。

  “你说得对,元春姐姐毕竟是娘娘,我心疼黛玉,可亲疏有别,不能得罪娘娘。”探春眉间舒展开来。

  一个俏生生的声音在黛玉耳边响起:

  “黛玉姐姐,你这件粉色哆罗呢对襟褂好美。一匹要值一二百金吧?听说哆罗呢比软烟罗还好,这色泽,这手感,软烟罗简直无法比。”

  一个身未长足,形容尚小,身材单薄的女孩一脸艳羡地凑到黛玉跟前。

  女孩眉眼清冷,眼尾淡薄,却遮不住周身的芳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