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小民

第16章 大比武(上)

汉末小民 陈梦之 2687 2024-11-19 15:23

  七日之期,转瞬及至。

  乞活军全军士卒在大饱朝食后,及早地列于校场。

  此番比武之所以称“大”,乃因“比”的范围涉及全军。

  具体而言,则分两大类,个人比武与团体比武。

  个人比武又细分为五项:射箭、投掷、骑术、角抵、疾行(长跑)。

  团体比武则相当直接,就是以队为单位,进行实战对抗。

  “诸位兄弟,我此前就说过,此番得‘冠’的个人和队,人人有肉食;而若哪队得了‘殿’,则为全军打扫一月圊溷。”

  圊溷,茅厕之意。

  校场上顿时哄然大笑,仿若“殿”者与本队无关一般。

  陈烈采用这样的处罚方式,目的就在于激发士卒的荣辱感。

  试想,皆为堂堂男儿,被罚去扫圊溷,那多失脸面,这相当于直接耳光扇在脸上作响,那对抗时每名士卒还不得使出全力?

  而个人较量只取最优者,让士卒能尽情发挥其才能即可,是在培养英雄主义精神。

  比武开始了……

  最先举行的是射箭比试。

  弓弩兵作为战略兵种,自古在军中就占据着重要地位,射箭也是古代军队必备的训练科目。

  《论语》中说:“射以观德”。射自周朝时便是君子们必修之艺,而且位列六艺之首,可见一斑。

  本次个人比武,并没有限制参赛人数和科类,只要自己愿意,都能一试。只是为了更为公平,陈烈又将射箭分成弓箭组和弩矢组。

  眼下有不少士卒欲欲跃试了。

  “何人先来?”

  作为本组裁判的阎勃大声问道。

  其实阎勃刚降乞活军那阵,不少士卒对他是嗤之以鼻的,一个投降的老革,还是手下败将,何时轮到他来做教习了?还全军教习?

  虽然这些言论,陈烈没亲耳或者说在明面上听过,但他心里是明镜的。

  但,自从攻打椑城开始,再到月余来的训练,这种言论渐渐就听不到了。

  不服不行啊!

  不管论骑射技艺,还是排兵布阵,乞活军没有一人能出其右。

  当阎勃问后,一名士卒昂声出来;“俺徐二!”

  这汉子言罢,动作麻溜地在一旁兵器架上取了一张弓和一袋箭,袋中是装好的十支箭羽。

  接着便直径来到画定的位置,在稍稍调整后,开始张弓搭箭。

  “嗖、嗖、嗖……嗖!”

  “可惜了,最后三箭均未上靶!”一旁围观的士卒不由发出惋惜声。

  阎勃却是微微颔首,这徐二表现已是不错,五十步立靶,能有十中七,可称“好手”了,只是气力差些,还得多打熬。

  射箭比试规则很简单,弓为五十步立靶,弩为六十步立靶,皆是十支箭,中多者为胜。

  徐二过后,又有几人上前参射,不过命中最高的乃是七矢。

  “可还有人?”

  “可还有人?”阎勃扫视一周,又问了一遍。

  士卒们左看你、右看我,显然他们是清楚自己本事的,正待阎勃将宣布胜者时,一个汉子挤出人群,朝阎勃行礼道:“敢问教习,我们辅兵能参加么?”

  这段时日,又有不少周边活不下去的山民、猎户和流民加入乞活军。

  辅兵也由原来的二屯扩编到了五屯。

  “虎帅早有言:全军任何人皆可参加。你虽是辎辅兵,但亦是我乞活军一员,自是能。”阎勃回答后又问道:“你叫何名?”

  “严庆!”

  ……

  申时许,正在进行的是个人项目中的最后一项——疾行。

  说到疾行,这个时期已出现了职业跑步者号“五百”,或者叫“伍伯”。

  其职务便是在高级官吏出行时,在其马车前做鸣声开道工作,所以他们最基本的技能就是得跟上马车速度。

  这些“伍伯”无不是动作敏捷、身形矫健、体力充沛的“长跑健将”。

  而历史上的虞翻、杨大眼、麦铁杖皆是此中佼佼者。

  士卒体能越充沛,胜利的天枰越倾斜,这也是陈烈日常重视的训练项目。

  随着徐冈的一声令下,参赛的百余名士卒开始围绕椑城迈步起来,

  这些士卒脸上充斥着轻松感,因为月余来他们早已习惯了,每日训练的第一项就是围绕椑城疾行五圈。此次比试不过是平常一倍。

  椑城周回约七百二十步,十圈下来大概二十四里。这些士卒每经过一次起点-东门,便会得一竹签,这样就能核验每名士卒所跑的圈数。

  约莫过了一刻钟,已有不少士卒进入到最后一圈了。

  当一个气喘吁吁的汉子冲过终点,然后将手中的竹签交由徐岗核验。

  “不错,正是十根。”徐岗仔细核验后,道:“你叫何名?”

  “严庆。”

  “严庆?”立于城楼上的陈烈听着徐冈来报,总觉着听过此名。

  接着一拍大腿,显然他是想了起来:“此前射箭得‘冠’的可不就是叫‘严庆’么?”

  “去唤严庆来。”陈烈对身后的亲卫说道。

  过了一阵,那亲卫身后跟着一个汉子,离着陈烈八九步便行礼道:“庆,拜见虎帅!”

  “严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陈烈亲自将他扶起,仔细打量了一番,见其皮肤黝黑、双手粗糙、目光锐利,二十余岁。

  陈烈打量严庆的同时,严庆也在偷偷观察陈烈,他还是第一次亲见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首领。如传闻一般,平易近人,也年轻得很。

  “君今日两项得‘冠’,有何感想?”

  “实乃侥幸。”

  “现在在何屯?”

  “辅兵丙屯。”

  “之前以何为生?”

  “打猎为生。”

  “好。君且下去歇息。”

  “诺!”

  严庆回营的路上整个人都还是发懵的状态,他得知虎帅要见他,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想来凭借今日表现,会得到一番夸赞,说不定还能被拔于战兵。

  战兵好啊!一日能食三顿,不时还有酒肉……自己以前虽身为猎人,但肉食也不是想食就能食的,打来的猎物多数情况下都是用来换钱、粮,可舍不得食。

  进入冬季后,十天半月都猎不到一物,不然他为何投入乞活军讨食。

  哎……

  为何虎帅就问了他三个问题,就让他回来了。是我哪些没回答对?哎……看来是想多了……

  就在严庆患得患失的时候,全军士卒也陆续回营,今日早早歇息,明日可要使出全力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