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小民

第22章 北望

汉末小民 陈梦之 2818 2024-11-19 15:23

  贾巳在曲氏壁南门,正指挥麾下士卒攀城。高仓带着数名甲士刚杀上壁墙。

  便听北门传来一阵接一阵的喝彩声。

  “狗日的曹大,何时变得如此生猛了?”贾巳骂咧咧,朝地上啐了一个浓痰。

  他嘴上虽骂个不停,但也就是调侃调侃。

  不管何部攻进去,都值得庆贺不是?

  这一点,他老贾还是拎得清的。

  果然,没过多久,北门失守的消息使南门曲氏部曲的士气大落。

  高仓等甲士很快在壁墙上站稳脚跟,随后便是更多的乞活军士卒继上。

  就在守卒将要崩败只时,一个曲氏部曲将跳了出来,挥舞环刀,大声喝道:

  “二三子,曲公平日待我等不薄,与我等衣、与我等食,既受恩惠,怎能忘恩?此时正是我等以死相报之时!”

  此言一出,本军心涣散的守卒顿时找到了主心骨。双方又开始僵持起来。

  “狗日的!”贾巳这次是真的破口大骂。

  他老贾若有虎帅那射艺,早把那厮给射杀了。

  于是他赶紧调后方的弓弩上前,现在也顾不得伤亡的时候。

  贾巳大手一指,十余支弓箭弩射奔着那部曲将的方位就疾速而去。

  那部曲将全身心都在鼓舞士气、指挥部曲上,等他反应过来时,已避无可避,身中数箭,一命呜呼。

  “哈哈哈……狗日的,叫你狂!”

  那部曲将已死,守卒再无战心,开始往壁内退去。

  贾巳留了一队辅兵把守南门,他则带人继续往里杀。

  等贾巳赶到时,曹大早已带人将曲氏内院给攻破了。

  “曹大兄,咋不接着攻?”

  曹大甩了一把汗,指了指院内阁楼,道:“贾大兄,那曲老狗,退那上面去了,上面布有弓弩手,硬冲伤亡太大。”

  贾巳一听,觉得是这么个理。但以他的性格,可不想这么干看着,得想个办法才是。

  “虎帅咋说?”

  “已派人去禀告了。”曹大盯着阁楼,头也没回的回了一句。

  “哈哈哈……”

  贾巳突然大笑起来,让曹大一愣,问道:“贾大,何故发笑?”

  “曹大兄,我有个法子,可破当前局面……”

  “哎哟!我的贾大兄,你有甚法子,你说便是,你学那些老道整些玄乎的东西做甚?”

  曹大已是急不可待。

  贾巳也不再吊胃口,道:“简单!直接放一把火不就得了?”

  “嗨呀……”曹大恍然大悟。

  于是,他赶紧令士卒去寻木材,实在不够,直接拆些门板、房梁便是。

  阁楼上众人,见底下这阵仗,那还能不明白那些贼人要干啥。

  一个个无比绝望……

  曲艾用双手死死撑住身后楼柱,这才没使自己跌倒。

  旁边的亲信见状,赶紧上前扶住他。

  曲艾到现在都还不没弄清,楼下这些贼子究竟是何人。

  就在这时,壁门处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声浪。

  随后曲艾就见一大旗立在了北门楼上,他居高临下,看得真切,是一方绣着金色的镰刀旗。

  旁边还有写着三个大字?

  “乞活军?”

  曲艾眼睛瞪得溜圆。

  “竟是乞活军!”

  “是那头髨虎来了!”

  乞活军他岂不知?他大儿为县功曹,许多内情当然一清二楚,去岁可是将县君打败的贼人。

  妥妥的反贼啊!

  可是后面的一些消息被某些人有意封锁了。他家还因此得了许多好处。

  再往后,传回来消息称那些贼子进山了。既然走了,他就没再关注了。

  其实椑城被攻占这事儿到目前还真没几人知晓,那地杵在山里,平素都没人去的地方。

  李氏当然损失惨重,也想夺回啊!但他不敢明面在县寺中提出来。

  至于何原因?

  哼哼……

  而李家人私下找到县君,县君直接问了一句“那地不是荒废许久,早没人了吗?”

  李家那没话说了!

  曲艾惊愕后,就是绝望。

  望向北方,好在昨夜便把他孙偷偷送出去了。

  罢了!

  “你们放下武器,下去投降罢,贼人会留你等性命的……”

  曲艾说完便自顾的整理起了衣、冠。

  “家主……!”曲氏部曲拜倒一片。

  曲艾直挺挺走下楼的时候,陈烈也好好来到内院。

  陈烈身后跟着铁塔般的田二,方才砍人溅在身上的血迹还赤条条凉着。

  此刻,田二一见到那熟悉的面孔,立刻像变了一个人。表情狰狞起来,如一头马上要狂暴的野豕。

  但他还是没动,保持着最基本的克制。

  曲艾从来没见过陈烈,但他知道对面这个眼眸深邃、年轻得有些过分的人定是传言中的髨虎。

  他也没丢了他老曲家的骨气,用一种质问的语气问道:“不知我曲家和你有何恩怨?”

  看看,又是这一套,都沦为阶下囚了,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和我既无恩,也无怨。”从陈烈眼里看不出丝毫波动。

  “……”曲艾再次瞪圆了眼,花白胡须抖个不停,却没吐一个字出来。

  与贼人这问题?贼人需要理由?

  是糊涂了啊!

  “我是与你无仇,但他却与你有。”

  场面沉默了片刻,陈烈又开口,指着身后的田二。

  ……

  陈烈登上曲氏阁楼,站在最高的一层,北望。

  曲氏壁打下了,粮秣短时间无虞,算是解决了当前面临的问题。

  那么往后怎样走?

  这个问题他一直没定数。

  现在身体也没人能与他商量,阎勃军略出众,画策的事就为难他了。

  历史告诉他,打一地换一地的流寇思想是行不通,也成不了事的。

  必须得有地盘,才会有兵、有粮。

  兵精粮足后才能攻占更广的地盘……

  那何处最有可能成为他们乞活军的“根据地”?

  西海根本不用考虑,地太窄了,朝廷若发大军安心剿灭他们,只需要上下两端一堵,他们要么跳进东边的海喂鱼,要么钻进西边山里饿死。

  他先前打算效仿“那支英雄部队”,在广大“农村”建立“根据地”。

  但他带乞活军进了一次山之后,才发现他犯了一个按图索骥的错误。

  他先前忽略了这个时代生产力低、田地开发程度低的问题。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城市及周边地区。

  山里根本养不了大规模的人。

  这也是为何古代军队攻伐,非要攻城略地的缘故。

  看来得跳出这地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