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天启崇祯是我崽

第55章 孙承宗

  “皇爷,老奴也先告退,这就尽快把您刚刚吩咐的事情交代下去。”

  “嗯,让内阁,把内书堂先生的名单和今天的奏章送到东暖阁,大伴早去早回。”

  “诺。”

  在王安也离开之后,朱常洛又翻看了一下八段锦和五禽戏的演示图,在把其中的关窍又熟悉了一遍之后就放到一边。

  这个以后每天清晨练习几遍就好。

  拿起《医学入门》。

  朱常洛从休息的西暖阁来到办公的东暖阁,现在奏本还没有送来,就先学习一下,毕竟这个在当下非常紧要,需尽快入门才是。

  倒了一杯茶,朱常洛开始翻看起来。

  ……

  “皇爷,内阁送奏本的人到了。”

  “宣。”

  “诺。”

  捏了捏眉角,朱常洛估摸了下时间,应该过去了有半个时辰。

  这时间。

  用漏刻、日晷(gui三声)和沙漏以及燃香等这些传统方式来计时,对原身和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养成了习惯,可对自己来说还有些不适应。

  如果没记错的话,此刻宫里在先皇万历之时,已经有传教士进献了自鸣钟。

  要知道。

  这钟表的核心部件‘擒纵装置’。

  在北宋之时就已经有了,可惜没有大范围传播和小型化,让这些洋夷窃取之后如获至宝的进行了全面学习和精巧化。

  自己也得让人尽快自研一番,好快速拿出成品,既可以让自己方便一些,又可以建立起全新有效率的公务处理方式。

  像刚刚嘱咐王安对煤的试验,如果有精准的时间作为参考,对比实验就会更加精准快捷。

  特别是在军队上的使用。

  如果。

  去年的萨尔浒大战之时,四路大军有钟表的话,即使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分进合击,也不会出现那么大的时间差,从而让后金钻了空子各个击破。

  更何况。

  自己以后想要在大明发展‘初步工业化’,时间这个规范标准器是绝对的不可或缺,甚至被称为基石也不为过。

  就在朱常洛思索之时,来人在魏忠贤的引领下进入了东暖阁。

  “微臣孙承宗叩见陛下,祝陛下万安。”

  “平身。”

  孙承宗?

  眼前这位五十多岁身材高大、面相敦厚儒雅之人。

  不会是那位辽东熊廷弼被传首九边之后,其他的接任者难堪大任以至于形势急速恶化,被推出来总督辽东,进而建立‘关宁锦防线’止住颓势的孙承宗吧。

  思索原身的记忆,朱常洛发现。

  这孙承宗,竟然是在去年才被先皇万历召回,安排其给原身当侍讲,并且还兼任太子府左德谕负责谏言规劝的属官。

  而其之前的几年,还因为‘挺击案’中的作为被攻击,愤而告假归乡。

  按照原身,对于这位‘新侍讲’私下打听的记忆。

  作为先皇三十二年(1604年),以四十岁不惑之年考中榜眼的孙承宗,在翰林院一直勤勤恳恳非常平凡。

  直到遇到‘挺击案’发生。

  忧心于朝廷的动荡,就为丁忧之前,和方从哲同为阁老的吴道南出谋划策。

  ‘事关东宫(太子),不可不问;事关皇宫,不可深问。庞保、刘成而下,不可不问也;庞保、刘成而上,不可深问也。独陛下能了此事,须阁老密揭启之耳。’

  这番话语,明显是要让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和稀泥的嫌疑。

  而之后‘挺击案’的结果,也果然如孙承宗的建议一样处置,被极为快速的结案办理。

  这让。

  想要凭借‘挺击案’为由头,准备了许多而互相攻击的各党派一下子非常愤怒。

  作为明面上给出处理方法的吴道南,立马被各方群起攻击。

  恰巧此时其父亲亡故,就顺势回家丁忧,而按照守孝三年之期,其本该回到内阁,可就是被帮了大忙的先皇万历也没敢在提起。

  看到这种情况,觉得自己有责任的孙承宗。

  借着众人聚会讨论之时,故意把自己的那番话再次传出,让火力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

  此番作为。

  让当时占据上风,想要把‘挺击案’牵扯到东林的齐楚浙三党一拳打到空处,正找出口发泄,就对其是一阵攻击。

  而具体做法。

  就是在先皇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的六年一次京察之时,把持京察大权的三党,把孙承宗归于东林党一起打击。

  而获悉了内情,觉得孙承宗客观帮助了东林的翰林院主事刘一燝,大力为其说话。

  与此同时,得知是其帮了自己大忙的先皇万历,也暗中给予保护。

  这番势力较量之下,其没有被贬斥成功,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党争攻击,让孙承宗愤怒不已,进而告假回乡。

  在去年先皇万历病重之后,为了给原身留下储备人才,就召回了‘顾大局识大体’的孙承宗来辅佐原身。

  心中正要为,能够见到这位‘顾大局识大体’的‘能臣’而高兴,朱常洛没来由产生了一股子抱怨和不满。

  仔细查看记忆才得知。

  原来原身登基之时,那一番从內帑拿出几百万两的大撒钱,其真正挑头建议的起草者,就是眼前这位。

  而原身之所以能够得知,就是如今的浙党领袖首辅方从哲‘不经意间’透露的。

  当真是‘顾大局识大体’。

  现在。

  内阁派这位和原身‘有仇’的人来送奏本。

  这‘穿小鞋’的做法当真是不着痕迹,毕竟如果原身‘不知道真相的话’,这接近皇帝的机会可是谁都不能否认的美差。

  好在,现在这具身体里的是自己。

  不过,这位‘顾大局识大体’性格,在自己的內帑还不宽裕的时候,还是稍微有点距离的好。

  此人要重用。

  但是,就不能像刚刚想的那样明着亲近了,先是平常对待就好。

  “陛下,这些就是今天内阁所要呈上的奏本。”

  “嗯,先放在那里吧。”

  “微臣遵旨。”

  看着放好奏本的孙承宗,朱常洛说道:“孙爱卿,朕让大伴通知内阁从翰林院挑选内书堂的先生,不知道名单可否备好?”

  “回禀陛下,已经准备妥当。”说着,孙承宗就拿起最上面的奏本,经由魏忠贤呈给朱常洛。

  翻开奏本。

  粗略查看的朱常洛说道:“都是先皇四十七年(1619年)的进士?”

  “回禀陛下,按照以往的规矩,内书堂的先生都是先从翰林院的新科进士之中挑选。”孙承宗说道:“如果陛下心中另有特定的人选,也可以直接任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