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帝殷

第14章 疑云

帝殷 长乐驸马 2949 2024-12-07 10:09

  宣室。

  帝案上摆着一份奏疏,殿阶下跪趴着一道瑟瑟发抖的身影。

  殷帝缓缓将太子的奏疏展开,目光从竹简上的一个个字掠过。最后,落在那道瘦弱的身影上。

  “起来吧。”

  “儿臣有罪,不敢。”殷揖瑟瑟发抖,脸上布满泪水。

  昨日,临淄王太子当众惨遭刺杀,重伤晕厥,至今未醒。身为发起邀请的殷揖这会儿难辞其咎,因此非常担心害怕。

  殷帝目光依旧平静,看不出喜怒。

  “此事真相,待廷尉查明再做论处。至于你,禁足半月,好好反思。”

  “儿臣……”

  “下去!”

  随着殷帝的一声斥责,殷揖只能磕头告退。

  殷帝摩擦着皇太子的奏疏,陷入思索。

  会是谁干的呢?

  楚王么?

  天子殷祁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楚王。

  因为,一旦杀掉殷蛟,临淄国那边必然彻底脱离朝廷控制。到时,就算自己宣布刺客是楚贼,可临淄王就会相信么?

  退一万步来说,便是临淄王相信凶手是楚王,他会不会站在朝廷这一边都尚未可知。

  毕竟在权力面前,父子亲情那种东西,可并不能令人笃定啊。

  因为朝廷失去殷蛟,如同失去拿捏临淄国的筹码。在朝廷和楚国剑拔弩张之时,临淄国的选择会变得更多。

  最好的选择自然是两不相帮,等着朝廷和楚国两败俱伤,临淄国再跳出来坐收渔翁之利。

  “临淄王,不是没可能这么做。”殷祁喃喃自语。

  失去儿子的仇恨固然不可忘却,可若是失去一个儿子,换来一条可行的谋反之路,还亏么?

  更别说,临淄王还不止殷蛟一个儿子。

  但也不绝对,朝廷没有杀殷蛟的理由。留着殷蛟,作用才会更大。楚王若是想要以此挑拨朝廷和临淄国的关系,那也显得太过天真。

  临淄王也不是蠢货,不会看不出来这些东西。

  想到这里,皇帝忽然一顿。

  如果是临淄王要杀殷蛟呢?

  杀掉殷蛟,虽然失去一个儿子,但却可以站在大义上风,将此嫁祸朝廷,公然举兵造反,附逆楚贼。

  不是没这个可能啊。

  “能在齐地站稳数年,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呢。”

  天子殷祁微微吸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兄弟们太优秀,对先皇来说很好,可对自己来说却很头疼。

  看起来,只能等廷尉调查了。

  不多时,廷尉陶吴满头大汗走进来。

  少顷,随着天子的一声“滚”,陶吴连滚带爬离开宣室。

  “一群废物!”

  陶吴刚刚告诉他,刺客竟点燃落脚食肆自焚而死。

  现在,死无对证。

  不过,也不算什么信息也没得到。从刺客的行为来看,对方很显然是死士!

  有人,竟敢将死士送进长安。

  “呵呵。”殷帝脸色阴沉。

  便在此时,一名寺人走进宣室。

  “启禀陛下,临淄王太子那边有消息了。”

  “如何。”

  “太医说未伤及要害,只需修养些时日便可恢复。”

  “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寺人刚走没多久,又有一人前来通传消息。

  “陛下,长安侯求见。”

  闻言,殷帝不敢怠慢,当即请其入内。

  不久后,长安侯符亚戊拜见皇帝。面对这位舅父,天子也得敬重,当即请他就坐。

  “大将军今日来见朕,想必是为临淄王太子被刺杀一事吧。”

  长安侯问道:“敢问陛下,不知刺客身份可有探明?”

  天子摇摇头,“贼子已自焚而死。”

  “死士。”长安侯冷漠的吐出这个字眼。

  虽然不知道是谁在长安安置死士,但死士存在,这就是对殷朝的挑衅,对天子的挑衅!

  不可饶恕!

  天子点点头。

  “眼下死士身份追究起来只怕有些困难,大将军如何看待此事?”

  长安侯稍作沉吟,思虑道:“殷蛟若死,临淄国必起反意。从这一点上来看,只怕楚逆嫌疑最大。”

  “朕也考虑过这一点,不过朕想,殷蛟若真死在长安,临淄王当不会笃定是朕所为。毕竟,一个活着的殷蛟,远比死掉的殷蛟更具价值。”

  “陛下所言有理,在临淄王看来,殷蛟活着,他便投鼠忌器,不敢妄动。因此,我们没理由迫害殷蛟。”长安侯稍作停顿,“可正因如此,楚逆所为大有可能。只不过,我们能看得明白,临淄王也能看明白,难道楚逆看不明白么。若真是楚逆所为,他就不担心临淄王反而彻底倒向我们么。”

  “朕所思虑者,便是如此。”天子眼眶微阖,陷入沉思。

  虽然他也怀疑会不会是临淄王派人干的,但始终持保留意见。

  毕竟,虎毒尚不食子,何况人乎。

  据此,似乎陷入某种困境。

  楚逆没理由杀殷蛟,因为杀了,临淄王也不一定会笃定是长安所为,进而随他一起造反。

  临淄王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而自己……压根不是自己派人干的。

  那么,会是谁呢?

  谁,想搅浑水呢。

  “会不会,刺客目标不是殷蛟?”冷不丁,大将军忽然开口。

  闻言,天子目光掠过一丝精光,似乎考虑到什么。

  难道是皇太子?

  因为自己一直留陈留王在京,他不放心自己的地位,所以想要除之而后快?

  前几日,卫弨奏疏留中不发。不久前,他自己上疏建议陈留王带着殷蛟就国。

  难道是看朕一直没有动作,怀疑朕会因为楚太子之死而废他?

  想到这里,殷祁又觉得不对劲。

  如若真是如此,他又何必多此一举,派人刺杀?

  见皇帝陷入思索,长安侯有些后悔自己心直口快。他敏锐的察觉到,皇帝有可能联想到其他地方去了。

  “陛下,追查死士身份,查明刺杀真相虽是要务,但也不必急于一时。老臣此来,是为了殷蛟。”

  闻言,皇帝掐断思路。

  “大将军的意思是?”

  长安侯见皇帝成功被自己转移话题,当即说出来意。

  “殷蛟始终是个不容忽视的人,老臣以为,经此一事,该让他发挥些许作用。以免,之后再发生类似之事,令我们手足无措。毕竟,楚逆一旦谋反,必须旦夕剿灭,不给其他诸侯王任何机会。

  此番楚逆若是造反,陛下或可令殷蛟随行大军。一来,可令临淄王不敢妄动。二来,也能盯着殷蛟。此子留在长安,日后或许还会生事。

  毕竟,现在不用这枚棋子,有朝一日,临淄王那边有变,或许他会失去作用。”

  闻言,天子缓缓靠着凭几。

  大将军的话不无道理,临淄王现在因为殷蛟留在长安为质,而左右摇摆不定。

  正是临淄王犹豫的时间,是拿捏他的最好机会。

  一旦他铁了心不顾殷蛟性命谋反,殷蛟便失去作用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