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52章 借粮

  过了几天。

  方家兄弟俩一共运回来1500斤红薯,方唯便去队部找郑先发。

  “你们兄弟有大量的红薯?小秀才,好本事哦。这样,我不能让你吃亏,这些红薯算队里借你的,我给你打欠条。”

  郑先发根本不问对方的红薯从哪里来的,社员们熬到现在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这可是救命的好东西啊。

  但这些红薯没有白给的道理,队里给方家两兄弟打欠条,而社员们得给队里打欠条。

  “行,队长你看着办,我这这就找人把红薯运过来。”

  方唯也不啰嗦,直接让郑虎等人推着板车去他家。

  1500斤红薯很快就运到了队部,不少社员看到了这个场景,眼睛都快绿了。

  “队里搞到了红薯?”

  “不是,听说是方家兄弟搞到的。”

  “到处都缺粮,他们两个莫非有鬼法?”

  “都别说了,去问问队长。”

  社员们一传十十传百,都不用队里通知,他们就自发地涌向了晒谷场。

  “都来了吗?没来的赶紧去喊。”

  郑先发站在队部门口,让会计准备好了称,同时还让文书赶紧准备借条。

  社员们三五成群的在一起嘀咕,方唯和方平、田桂花也来了,大家看向兄弟俩的目光和平时有了些许的不同。

  “人都到齐了,我先说几句。首先,大家不要随便传闲话,心里记住别人的恩情就行了,但谁都不许出去乱说。

  这些红薯现在就分给大家,但你们必须打欠条,回头从你们的口粮里扣。记住,管住你们的嘴,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

  要是哪个娘卖麻皮的不听话,别说我没有警告过,到时候饿死都没得人帮忙埋。”

  郑先发没有指名道姓,但不少人都猜测是方家兄弟做的好事。

  为了以防万一,他还特意强调了要保密。

  总之,以后就算有事,也是队里扛,谁要是敢阳奉阴违,他绝对会教对方做人。

  “晓得的,队长。谁要是乱调皮,都不用你发话,我们就把他收拾了。”

  郑先发在队里的威信很高,说一不二,还真没有人敢和他唱反调。

  大家纷纷表态,然后还冲着方唯和方平释放了善意的笑容。

  随后就开始分红薯,按人头平均分,一个都不落。

  别看每家每户分到的红薯不算多,但起码可以坚持到夏收。再过些日子,各家的自留地还可以产出菜瓜,不至于让人始终处于饥饿的状态。

  晚上。

  郑先发将借条送到了方家,表示以后会分批偿还。

  经过这件事,方家兄弟在村里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口碑这玩意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反正方唯不是太在意。

  歇了两天,他再次去了山谷那边,然后就见到了盘莲花。

  “我估摸着你也该来找我了,没想到比预计的时间要晚。”

  方唯不禁笑了起来,二队的日子不好过,寨子里的日子又能好到哪儿去?

  “方家哥哥,这么久没见,一见面就嘲笑人家。阿公之前不让我找你,说尽量自己克服困难。

  但目前熬不下去了,你借我一些红薯呗?等秋收的时候一定还。”

  盘莲花走到方唯的跟前,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对方。

  她这次可没东西和方唯交换了,所以才一直没来,怕丢人。

  但今年的情况很特殊,家家户户居然都支撑不到夏收,盘莲花只好厚着脸皮来借粮。

  “行!借给你500斤。”

  方唯也不废话,直接答应借给对方500斤红薯。

  这可把盘莲花感动坏了,一个的劲说,等到了秋天会用猪肉偿还。

  方唯连连点头,然后和对方一起把500斤红薯送到了林间小道附近。

  “方三哥,你去忙吧,等会阿哥阿姐就会来找我。”

  盘莲花坐在林子里等人,方唯便返回了山谷,挑了一担红薯踏上了归程。

  最终经过他的统计,山谷里一亩地产出了3300斤红薯,比去年的亩产整整提高了1000斤。

  【采收农作物,点数+3300,总点数:3576点】

  借给队里和盘莲花的红薯加一起有2000斤,他自己还留了1300斤。

  给关崇阳、吴茂盛和小伙伴们送了点红薯,方平又跑了一趟岳父老子和二妹那边,才算消停下来。

  这两天,方平和田桂花又开始制作红薯干和红薯粉条。

  蒋玉玲和蒋玉芬也来过一次,方家的存粮很富裕,就给两人卖了100斤红薯。价格按照友情价,每斤2毛钱算的,一共20块钱,这让两人感到很有面子。

  城里的地下交易价格,一斤红薯卖到了3毛钱以上,还经常没货。

  姐妹俩一开心,就送给了方唯几尺布票。

  这年月的布票很金贵,一个人一年才能领两尺七的布票,也就是两个人布票合起来才能做一条裤子。

  方唯身上的衣服早就破破烂烂了,大哥一家人也差不多。

  等布票攒够,他和家人也该添点新衣服。

  “三弟,山谷那边还继续种红薯吗?”

  现在距离夏收还有一段时间,闲不住的方平又和三弟商量在山谷那边种红薯的事情。

  方唯想了想,说道:“要不咱们种花生和黄豆吧,等秋天再考虑种红薯或者马铃薯。”

  这一年以来,大家都严重的缺乏营养,村里有些人甚至得了浮肿病。

  他估计往后的粮食应该不成问题,所以就得多考虑副食。

  花生和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黄豆,富含的植物蛋白对人体很有益处。

  而且这两种作物在生长周期都不算长,在当地,花生可以种植两季、黄豆可以种植三季,什么都不耽误。

  “行,我这两天就去山谷里整地,让你嫂子准备好种子。”

  队里就有花生和黄豆的种子,方平让田桂花去借,等收获了再还。

  实际上,往年家家户户都会在自留地种一些这两种作物,只是去年的大旱改变了这一习惯。

  方唯最近的事情比较多,目前到了水稻结实的关节期,更需要时刻操心。

  等大哥整好地,兄弟俩才一起去了山谷那边播种。

  这片地经过几轮的农作物种植,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方从水潭边引了一条小溪过来,浇水很方便。另外还挖了几条排水沟,能保证这一亩地不会产生内涝。

  森林里有各种腐烂的树叶枯枝等,也能找到一些野兽的排泄物和小动物死尸。

  再加上草木灰,就可以用来堆肥。

  他选择的堆肥地点位于向阳面的一处缓坡上,这里阳光充足,通风干燥,是一处绝佳的位置。

  消毒用的石灰粉是兄弟俩从家里带过来的,堆肥的时候要一层一层的撒上去,可以起到杀灭寄生虫、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两兄弟都是种田的好手,很快就忙活完了山谷这边的事情。

  不过种花生和黄豆的田间管理不能太粗放,不如种植红薯、马铃薯省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