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徐州佃户,喂养天下

第85章 抢收稻米

  襄阳。

  简雍奉刘备之命出使襄阳,希望可以获得刘表的帮助。

  不过眼前的景象,让他脸色微微有些难看。

  宴席上,刘表提及出兵帮助刘备抵挡曹操一事。

  然而,作为荆州军掌权人的蔡瑁和张允却对此充耳不闻,自顾自吃菜喝酒,将刘表晒在一旁。

  “德珪。”刘表强压不悦,缓缓道:“刘玄德乃是我之兄弟,南阳更是我襄阳屏障。”

  “此地若是要曹操占据,我襄阳将举步维艰,姐夫希望你以大局为重,速速出兵相助玄德。”

  刘表是绝不希望刘备被曹操打败,更不希望曹操占据南阳。

  他还需要借刘备之手,压制蔡瑁张允等人,同时让刘备帮他抵御来自曹操的威胁。

  刘表说的情真意切,蔡瑁却是回答的马马虎虎:“姐夫,并非我不愿出兵,只是当下天日酷热,士卒们士气低下,此番进军,怕是士卒心有怨恨啊。”

  蔡瑁压根就不想帮刘备,若是条件允许,他恨不得现在自己引军北上进攻宛城助曹操一臂之力。

  “德珪~”

  蔡瑁的表现,惹得刘表闻言心中暗怒不已。

  同样的天气,刘备和曹操麾下士卒就能冲锋陷阵,厮杀破敌。

  他荆州的士卒,就士气不振,只能躲阴凉?

  张允见刘表脸色有些难看,出来解围道:“主公,出兵一事并非一朝一夕,还需筹措粮草兵马,请主公允我二十日,二十日后我必出兵宛城,相助刘使君。”

  二十日。

  简雍面色一苦,等二十日过去曹军都杀到宛城城下了,稻米怕是都被抢光了。

  那时候再出兵还有什么意义?这不就是推脱之词?

  刘表冷冷道:“子平,兵贵神速,我堂堂荆州精兵,距离宛城不过一日的距离,而今出战一番竟然需准备二十日,此事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这~”张允顿了顿:“那主公以为几日出兵合适?”

  “最迟三日。”

  “少说十五日。”

  “不成,三日必须出兵。”

  二人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张允答应五日后进军。

  如此,刘表方才心中一松,并对简雍道:“宪和,请放心,五日后子平德珪必引军来援。”

  “多谢景升公。”

  简雍谢别刘表返回宛城,将消息告知李易。

  “子禾,刘表答应出兵相助,只是要五日后方才能引军来援。”

  李易有些诧异,刘表能这么爽快答应出兵相助。

  “哦?刘景升让何人引军?”

  “蔡瑁张允。”

  ……

  李易一直无语,这两个人心向曹操,此番引军来援指不定是祸非福。

  “罢了~”李易没有点破,有援军至少可以鼓舞士气。

  李易将刘表来援的消息,告知各地百姓。

  百姓们闻言胆大了不少,在李易的带领下,纷纷加入收割。

  为了鼓励百姓的积极性,李易又许下承诺,收割完后会奖励每位参与的百姓,五百斤稻米。

  重赏之下有勇夫,在这样的鼓励下,宛城附近百姓们争相挥舞镰刀,卖力的收割稻米。

  因为是抢收,也就没有先前那么繁杂。

  收割之后,也顾不得脱粒连带稻杆全部一股脑运入城中堆积起来。

  虽说毛糙些且会损害稻米,但总比被曹军抢去好。

  博望坡。

  曹仁追至此地后,害怕埋伏一直驻足不前,直到曹操赶来

  “此地便是元让中伏之地吧?”

  曹操坐在马上,环顾四周发现博望坡确实是个设伏的好地方。

  “正是。”一旁李典道:“夏侯将军便是在此地遇伏。”

  曹操轻哼道:“呵,如此看来元让运气不错。”

  “若此地山道狭长,山林茂密一旦中伏,首尾不能相顾,即便让我引军也要折戟于此,绝无生还的可能。”

  “不过,此地刘备已经用过一次,我军不会在第二次上当,而今此地只能弃之不用了。”

  曹操一扬马鞭,脸上有几分得意,率领大军继续进军。

  来到博望坡以西三里处大道位置,曹操发现了刘备引军设立的营栏。

  曹操没有急于进攻,而是驾马来到高坡处,观察刘备立下的营栏。

  “刘玄德所立营栏,紧密相连布置得当,看来是有高人相助啊!”

  曹操一眼便瞧出,眼前的营栏不像刘备的手笔。

  “主公。”郭嘉做礼进言道:“根据探哨消息,刘备前阵子得一军师,名曰徐庶。”

  “夏侯将军,博望坡之败,似乎就是出自此人之手。”

  “徐庶?”曹操微眯双眼:“此人是何来历?”

  郭嘉不假思索道:“此人乃是颍川人氏,好为游侠游历四方,不知怎么的,竟然被刘备招揽。”

  “颍川人氏?”

  曹操一阵惋惜,颍川可是在他治下,没想到这样一个大才竟然落到了自己对手的刘备手中。

  “那这徐庶可有家小在颍川?”

  郭嘉道:“他有一老母,不过已经被提前接走了。”

  “倒是聪明。”

  曹操冷哼一声不在徐庶问题上前计较,挥手下令曹仁引军对刘备军发动进攻。

  “将士们,随我杀,击破大耳贼者赏千钱!”

  曹仁挥舞长刀,身先士卒,带领曹军发动进攻。

  不过,刘备大军提前布置,壕沟营栏应有尽有。

  面对曹军的进攻,士卒们躲在营栏后不断弯弓搭箭,射出箭矢,丢出滚木。

  曹军在还未靠近营栏就死伤无数士卒。

  少量曹军即便靠近了营栏,也被壕沟阻拦住去路,死在刘备军士卒的长枪之下。

  “撤!”

  眼见刘备军防御有方,自己麾下士卒进攻不力,曹仁当即下达撤退命令。

  眼见曹军退去,刘备心中稍缓,对徐庶感激道:“若非军师布置得当,此地怕是就被曹军破去了。”

  “呵呵。”徐庶不以为然一笑:“此番只是曹军的试探,将其打退算不得什么。”

  徐庶很清楚,他布置的虽然紧密,但这里地利有限,曹操若是强攻挡不住对方的。

  他眼下也只能期望,多挡曹军一阵为李易那边收割争取时间。

  曹操一眼就识破徐庶和刘备的意图,冷淡道:“刘备在这里下了如此大的功夫修筑营栏,看来是想拖住我军于此,好抢先收稻米。”

  “主公,去宛城并非只有这一条道路。”荀攸上前一步道:“此地以北有条小路,可以绕开刘备军前往宛城。”

  “主公可分兵一支,从小路杀向宛城,刘备若是听闻宛城遇袭,必将不战自退。”

  “公达所言正合我心意。”

  “乐进李典。”

  二将齐声上前:“末将在。”

  曹操冷淡道:“公达先生所言你们可听见了?”

  “末将听见了。”

  “好,令你二人引军五千速速从小路进军,逼近宛城。”

  “末将遵命。”

  二将应声而去,并带领五千兵马朝着宛城杀来。

  此刻,留在宛城的李易对此还一无所知,正领着府兵和百姓们抢收稻米。

  经过李易的鼓励,以及众人的努力,宛城外的稻米已经收获了大半田地,余下少半,再有两日出头便可全部抢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