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徐州佃户,喂养天下

第58章 着手农事

  刘备这边大力招募青壮作为府兵兵源。

  高顺这边负责挑选府兵,然后进行简单操练。

  李易这边则是带着刘辟龚都二将麾下士卒,以及当地百姓修挖水渠。

  耗时一月,三方各司其职,水渠挖掘已经进入章程,不需要李易再操心,府兵也初具规模达到三千余人。

  时间来到六月。

  曹操伤势已经好转,并且将泰山贼收剿,整个徐州全境彻底落入他的掌控之中。

  同时,天子刘协听闻刘备占据南阳,距离许昌颇近,而且曹操尚在徐州,欲遣使联合刘备出逃许昌。

  可惜,事情败露,参与衣带诏事件的董承王子服等人尽数被镇守许昌的曹仁诛杀。

  曹操也因此心生警觉,将刘协迁移至陈留,心中更是对刘备怨恨不已。

  恨不得立刻发兵南阳来讨。

  不过,碍于北方袁绍,实力越发恐怖,且有南侵之意,加上自己伤势未好,徐州新定曹操不得不按耐下讨伐刘备的心思。

  没有曹操威胁,而南边刘表因为和刘备是同宗,知他新定宛城不仅没有加以戒备,还送来些粮草帮助刘备。

  这使得刘备可以放心发展。

  六月乃是夏玉米播种的日子。

  李易当然不会错过时节。

  当下,新添了这么多府兵,加上刘备的声气不小,关中百姓纷纷来依附。

  宛城粮食压力倍增,李易也得掏出些家底来。

  玉米种植简单,田地耕好之后,挖出小坑,放入种子埋好即可。

  李易示范一遍,下面的府兵便可以独立种植。

  因为府兵人数不少,李易又将他们细分成三队,挖土、放种子、埋种子各司其职。

  一番操作下来,耕种效率大大提高。

  “子禾,听闻你又有新作物正在种植?”

  刘备听闻李易组织府兵大力耕种玉米,也是亲临田间,加以视察。

  “对,当下种植的作物叫玉米,乃是一种主粮。”

  “主粮?”刘备眼前一亮:“子禾的意思是说,这玉米可以大量食用?”

  “那是自然。”

  玉米可以烤可以煮,还可以磨成粉,做成窝窝头,都是好吃食。

  “此物亩产如何?”

  李易思量片刻说了个保守的数字:“跟我种的稻米差不多吧。”

  “嗯?”刘备神情一僵。

  李易种的稻米可以是七百多斤,难不成这玉米也能产七百多斤?

  “子禾,你这玉米难不成,也有七百多斤?”

  随行的糜竺,略显难以置信。

  “呃~”李易想了想道:“五四百多吧,比稻米要差一些。”

  南阳地理李易并不熟悉,故此他把产量又降低了一些。

  “四五百斤。”刘备闻之满脸欢喜:“够了,够了,有四五百斤足够了。”

  对于一亩粟米一百斤出头的刘备而言,亩产四五百斤,已经是个非常不错的数字了。

  简雍盯着黄色的玉米种子,有些好奇:“子禾,你这玉米,种出来是何种模样?”

  “跟高粱差不多吧。”

  “高粱?”

  “就是蜀黍!”

  汉末高粱已经在北方大面积种植,算是主粮的一种,刘备等人都知晓。

  张飞眼前一亮:“此物竟然是那模样。”

  “那蜀黍可以酿酒,不知你这玉米能不能酿酒啊?”

  高粱酒可是好东西,张飞格外喜爱。

  李易点头:“自然可以,而且味道不错呦。”

  玉米酒可是传统酒类之一,后世广为流传,好酒的普通人家都会自行酿造一些。

  “那等你这玉米种出来,俺可一定要尝尝。”

  “三弟。”刘备瞪了一眼张飞,沉声道:“当下流民聚集,百姓困苦,正是缺粮之际,这玉米种出来,当先用来救济百姓,岂能给你酿酒喝?”

  酿酒需要耗费大量粮食,刘备对于粮食酿酒一事,是持反对态度的。

  当然,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粮食不足,太过珍贵,用来酿酒,太过可惜浪费。

  “俺就是随口一说,大哥何必当真。”张飞略显委屈,悻悻道。

  白了张飞一眼,刘备招呼道:“好啦,子禾还要主持播种,我等也不要打搅了,待到秋收之时,再来瞧着玉米吧。”

  “嗯~”

  刘备等人离开,李易则继续主持播种玉米。

  并且李易还发现一件大好事。

  他脑中的粮种店可以自动刷新。

  之前,在西庄种植水稻时,因为规模不大,消耗太少,李易没有注意到这点变化。

  现在,因为田地多了,需要更多的玉米种子,李易这才发现这个问题。

  他每日将玉米种子从店中拿出后,第二日还会自动补充上。

  如此一来,他便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种子。

  原本他还担心,店中的种子取光了之后,便无法保持高产的粮食了。

  因为,后世的种子,都是特殊培育的二次种植效率会大大降低。

  现在,他有不断的新种子补充,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了不断的种子,玉米的种植速度飞快。

  一月下来,宛城附近三千余亩土地皆种上了玉米。

  当然,这些田地,全是军屯田地,由府兵负责种植。

  百姓那边,李易暂且没有进行推广。

  也没办法大面积推广,没有提前种出来示范一下,普通百姓是绝不会轻易尝试去大量种未知的粮食。

  毕竟,一旦收成不好,那可是会饿死人的。

  故此,李易也没有着急推广,而等这一批军屯的玉米种出来,他不用推广,百姓也会争相种植。

  刘备在南阳大量召集流民的动作,不出意外的引得刘表注目。

  蔡瑁更是趁机进言:“姐夫,那刘备刚刚拿下南阳,就大肆招揽流民,听说他还组建了什么府兵,其野心不小啊。”

  “一些流民而已,玄德素来爱护百姓,对流民加以救济有何奇怪?”

  刘表一脸满不在乎:“至于什么府兵,南阳一地条件有限,兵马过多,刘玄德他如何养的过来?”

  “德珪,我知道你对刘玄德占据南阳心生不满,但你也不可信口开河,暗自揣摩他人想法。”

  “姐夫,我绝非危言耸听,我可以打听过了,刘备麾下典农中郎将李易,最近组织府兵,种了上三千余亩的玉米。”

  “据说,那玉米可得高产的很,姐夫不可大意。”

  “玉米?此为何物?”

  “呃~”蔡瑁一时语塞:“此物,我也未曾见过。”

  刘表眉头大皱:“你既然未曾见过,怎么知道其高产?”

  “这~”

  蔡瑁张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刘表见状不理会他,自顾自向前走去并道:“我荆襄地区,物产丰富,粮食充沛,即便那玉米如何高产,区区三千余亩有何可担心的?”

  刘表并不把所谓的玉米放在眼中。

  刘备说到底就一个南阳郡,他麾下手握五个郡,还有长沙一个产粮大郡,怕什么三千余亩玉米?

  这不是笑话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