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华宇颂

第99章 诗词大会

华宇颂 公子忌 5097 2024-12-07 10:11

  明天便是诗词大会了,公子宇的诗词还未能写出来。

  赵冰儿刚刚又来催了他,他们赵国这几人的诗词,这时都压在她的手里,因为公子宇的诗词还没有给他。

  赵国其他人的诗词,她都早已递交了上去,那几百人后来再没有与他们一起到万年诗碑广场上来,也没有人去组织,都是各来各的。

  赵冰儿觉得公子宇的心思,好像没有在写诗之上,她都催了他几次了,他总是笑笑说还未能找到激情和感觉。

  没有激情和感觉,他写不出来诗?

  赵冰儿觉得很好笑,他需要什么激情嘛?

  人家给你激情,你好像傻子一样,又不要!

  赵冰儿刚刚走了出去,这时,他的门又被轻轻敲响了,听得他的允许,一个着青色服装的男子推门躬身走了进来。

  那男子走进来跪拜下去,说道:“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公子宇知道,这是顿罕最信任的人给他送情报过来了,因为这联系的方式,是他与顿罕私下确定的,除此之外,这个时代再没有人知道徐志摩《再别康桥》这几句诗了。

  “嗯,起来说话!”

  “陛下,这是燕国那边传过来的信息!”

  “燕国传来的?”

  “听说燕国的都城——蓟城已经被胡虏人和匈奴人攻破了,这可是真的?”

  “陛下,这是真的!”

  “燕国的新王叫太子丹!”

  “他已经逃跑了,但太子丹却被顿大人掌握住了。”

  “燕国的新王叫太子丹?”

  公子宇有些好笑,这个太子丹,可是十分有名的人物啊!

  他竟然还活在这个世上?

  历史上,就是他策划了荆轲刺秦王政的计策啊!

  大秦统一燕国前,太子丹还很小,他在燕国无论是在百姓中的声名,还是在朝堂上的声名,以及在列国的声名,都很高,在这个时候,他可以说能够带领整个燕国搞一些大事情出来,但是他没有,因为他身边有着无数的谋士给他出主意,要他等待时机,他的父王已经快不行了。

  可是太子丹这一等,就再也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出现。

  太子丹还很小的时候,他就与众不同,他善于利用身边的人,而且还让人不能怀疑他。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一个被秦灭亡的小国家卫国的游侠荆轲,听说太子丹的为人,找到太子丹的好朋友田光,对他说,他很想结识太子丹,田光一看荆轲是个游侠,且很豪爽,便将荆轲带在身边,有一次利用打猎的机会,结识了太子丹。

  因卫国被秦所灭,荆轲就特别痛恨秦王政,太子丹就利用荆轲,荆轲借献图藏了一把匕首,想要刺杀秦王政,哪知未能实现反被秦王政所杀。

  燕国后期的国土面积一小再变小,军队整体都十分消沉,而且燕王喜一如既往的昏庸,多数时候都沉迷在享受之中,公子丹虽然知道父亲非常无能,他的谋士对他说,千万不能站出来指责纠正他,他再怎么错,也是你的父亲。

  因为燕国当时深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其道德观念根植很深,可以说在燕国的传承环节中不可动摇。

  公子丹其实也担心他站出来批评他父亲的一些意见,会遭受到老世族和朝堂上大臣们的反对,再加之他非常顾惜自己的名声,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待着他的父亲去世。

  他想他父亲一旦去世,他接过父亲的班,再整治朝堂。

  他也要像秦王政一样,做一个明君,将燕国带入强盛。

  哪知公子丹没有等到他父亲去世接任燕国的王,却等来了大秦的大将军王贲率领着的几十万大秦兵,燕国灭亡。

  燕王喜的后人都被大将军王贲灭了族,而唯独公子丹下落不明,其他的王室和大臣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有的被发配充军,比如陈胜吴广起义里的燕王韩广;有的逃亡到了匈奴;有的则南下,变成了齐国的百姓。

  公子宇问道:“公子丹如今有多大岁数了?”

  “回陛下,公子丹已经快要满九十岁了!”

  “嗯,算了吧,他这样的人,再也翻不了天了!”

  “胡虏人为何要勾结北匈奴一起来攻打燕国,还将燕国灭国了?”

  “陛下,不是北匈奴勾结胡虏人,而是叛逃北匈奴的燕国人卢绾,煽动了北匈奴人和胡虏人来攻打燕国!”

  “什么?是卢绾?”

  “原来是他搞的鬼!”

  这个卢绾真不是东西啊,他竟然是一个卖国贼!

  公子宇知道,前世历史上卢绾虽然曾被刘邦封为燕王,但他后来又反叛了刘邦,与大将陈郗一道投靠了北匈奴。

  公子宇最痛恨的就是那些变节的人,你可以不爱你身边的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和妻子儿女,但你不能不爱国!

  那些卖国贼,他是要毫无留情,坚决处死的!

  “传令顿罕,公子丹令其自灭!”

  “公子丹的家人,不要动他们,他们都没有过错!”

  “朕不见卢绾,他是一个不爱国的小人,他可杀!”

  “朕听说这个人的名字,就感觉到十分的恶心!”

  “要将他的尸首吊在燕国的城楼上三月之久!”

  “这样的卖国贼,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不得好死,死了也要让他的尸骨不得入土为安!”

  “再传令云中郡郡尉蔺顷冋,适时可派兵将燕国领土夺回,将那些来犯的胡虏人以及匈奴人,全部斩杀,一个不留!”

  “凡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诺!”

  ......

  诗词大会终于开始了,一大早,公子宇便被赵冰儿和赵晶晶一起,将他从床上拉了起来。

  公子宇瞧着赵冰儿和赵晶晶两人那似要将他生吞活剥的眼神,浑身打了个冷颤,“这两人什么时候同盟了起来?”

  “呵呵,人家本来就是同盟者,是自己多想了!”

  公子宇有些睡眼惺忪地揉了揉眼睛,瞧着两个少女似如熊猫眼的眼睛,诧异地说道:“咦,冰儿,晶儿,你俩昨晚是没有睡觉的?”

  赵晶晶瞧得公子宇那有些迷迷糊糊的样儿,气就不打一处来,轻轻踢了他一脚,微怒说道:“你还说,都是你,冰儿姐姐拉着我等你写诗都等了一晚上,羽公子,你的诗呢?”

  公子宇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赵冰儿和赵晶晶,又揉了揉眼睛,一本正经地嘿嘿笑道:“哈哈,不好意思,昨晚周公来的早,我和他说话去了,哎,周公也刚刚才走。”

  “周公?他是谁?”

  “你房间的灯明明很早就熄了的,怎么还有个周公?”

  赵冰儿诧异地说道,说着,在房中四处打量了一眼,又问道:“羽公子,你的诗真的没有写出来啊?”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早了这个时代几百年,冰儿和晶儿他们应该知道这个人物啊?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个典故?

  公子宇见这两个黑眼圈少女真的是太可爱了,连周公都不知道,哈哈大笑道:“哎呀,这个周公?”

  “冰儿小姐,真的不好意思,我的诗词真的没有写。”

  赵冰儿见公子宇房间里果然没有诗词,脸上露出来失望的神色,说道:“晶儿,我们走吧,羽公子看来是不削写了。”

  她说着,转身走出了公子宇的房间,只是她转身间,眼里的泪珠不听话地滚落了下来,且越来越有些汹涌。

  公子宇也瞧见了赵冰儿的伤心,他不是不想写,他也想了好几首诗,可是都没啥感觉,默写几首诗觉得真没啥意思。

  公子宇有些手足无措,一路上大家都不说话,显得有些沉闷,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羽公子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写出诗词来,一些想要目睹他那绝世大作的才子,也都很失望。

  赵冰儿找到儿说少宫主,将他们这一行人的诗词都递交了上去,儿说见这些诗词里没有公子宇的诗词,他叹息一声,说道:“快去万年诗碑广场吧,这些诗就要在那里现场评了。”

  “前面送来的诗词,都已经评出来了好几百首了!”

  “不过,真还没有一首能够引起稷下学宫那些大家好评的诗词,都是一些中下等的诗词,可拿不上千年诗碑上去。”

  “那个小家伙,怎么没有写出来一首诗词?”

  赵冰儿摇了摇头,眼泪又止不住流了下来。

  “哎,算了,公主殿下,你还是不要放在心上了!”

  赵冰儿点了点头,回到了李公子带领的队伍中。

  可是她的眼泪却是不听话地滚滚地流了下去,她回头瞧了一眼那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她真想搂着赵晶晶大哭一场。

  公子宇默默地跟随着大家走进了万年诗碑广场,不仅万年诗碑广场上坐满了人,这万年诗碑广场四周的山上,这时都坐满了人。

  真的是万人空巷,人山人海!

  万年诗碑广场中间,一排放着数十张桌子,那些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桌子两边,都站着四名稷下学宫的学员。

  万年诗碑广场的前面,有着一道高台,高台上这时已经坐满了数十个七八十岁的老者,那些老者手中,都拿着一些打上了“上上”字样的诗词。

  这些诗词是经过无数筛选后留下的诗词。

  他们要把他们手上“上上”字样的诗词评完,留下“上上上”或者“特上”字样的评语,再经众人再筛选再评,最终评出一首上佳之作,作为千年诗碑上的诗词。

  公子宇一行人坐在他们两天前划分好的位置上,已经是下午申时了,还有两个时辰便要封诗了。

  这时,公子宇只听得他身边传来许多人的咒骂声音,那些声音无不是在咒骂胡虏人和匈奴人攻打燕国,使燕国的都城陷落,无数百姓痛失亲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有的女子还在那里边说边哭了起来,想必他们是来自燕国的才子,因为他们是数月前从燕国动的身,那时,燕国还未能遭受到胡虏人和北匈奴人的攻击。

  公子宇的心里也不好受,他要为燕国复仇,心里顿时一种豪气顿生,猛然间想起岳飞将军的《满江红》诗词!

  公子宇站起身来,拉开前面挡着他的几人,走进了广场上,他要把这首诗词写出来,抒发他心中的激情和恨!

  “快,李公子,羽公子要去写诗了!”

  赵冰儿站起身来,对坐在她前面的李公子高声喊道。

  李公子听得后面赵冰儿的声音,也站起身来,挤开众人,跟随在公子宇的后面,走上了广场上的桌子边上。

  他们都知道,这个家伙一旦写诗,那必定是一首好诗!

  公子宇此时沉浸在岳飞《满江红》诗词中,他有些激动。

  他伸手接过稷下学宫一个学员递过来的毛笔,他的手激动得有些颤抖,在那雪白的纸上开始了书写。

  公子宇写完这首词,眼里好似闪烁着晶莹,他将手中毛笔一扔,对李公子说道:“就这首词,方能代表此时心情!”

  李公子看着公子宇写完这首词,他这时早已泪流满面,不待纸上的墨汁干完,他双手颤抖地捧了起来。

  稷下学宫那四个学员,刚才也瞧着公子宇一口气将那诗词写完,这时也心潮澎湃而激动,跟随着李公子往前面走。

  “李公子,快将羽公子的诗词递交上去啊,今日诗词封稿的时辰快到了呀!”

  “哎呀,你们怎么往那边走呀,羽公子写了什么诗呀?”

  赵冰儿瞧不见李公子这时脸上那激动得颤抖的双手,她在后面很是着急地喊道。

  高台上的儿说少宫主,刚才已经瞧见公子宇走上广场上的书写台,他心里很是激动而高兴,“这个小家伙,是终于要写诗了么!”

  “不过,他怎么这时才开始写诗呢?但还不算晚!”

  再没有一人比稷下学宫另外一个少宫主感到惊骇了,他就是尹文子,因为他看见了公子宇,那个大华小皇帝,曾在八岁时就写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千古绝词!

  而那千古绝词,如今正镌刻在广场上的万年诗碑上!

  “公子宇陛下真的来了,他又会写下什么样的诗词?”

  尹文子少宫主惊骇地看着公子宇,在万年诗碑广场上一口气把诗词写完,结果稷下学宫那四名学员,竟然没有将那诗词送上来参加评选,而是跟随着前面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双手似如珍宝一般,捧着往万年诗碑那边走了过去。

  “咦,他们不把这诗送上来,他们这是要去做什么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