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步步成帝

第43章 璘哥儿出题

红楼:步步成帝 谈兵弄月 2622 2024-12-07 10:11

  璘哥儿观点总是正确的,表哥此时行为比自己凶狠多了。

  两队士兵整齐的从大门冲了进来,一队控制前院的家仆,另一队随着冯氏兄弟来到内院。

  鲜艳的梅花被刀枪碰得纷纷坠落,小娘和孩童们尖叫着四处乱走,却被训练有素的士兵们用兵刃逼了回去。

  老管家面色如铅,他这把年纪,自然知道此刻发生了什么。

  跪在大夫人面前,他重重磕了一个头。

  “大人……大人事发了!”

  冯陵一眼就瞧出李府的主事之人,按剑来到大夫人面前,狞声说道。

  “你家大人想杀璘哥儿,好好看看,现在到底是谁杀谁。“

  大夫人脸色苍白,她颤抖着手,拿过桌上一壶梅子酒,哆嗦着喝了几口。

  由于手抖的厉害,有一半的酒水顺嘴而下,浇在了锦衣之上。

  “女流人家,就不要惊吓她们了,到时自会按律处理。”

  张宏运来到面前挡住冯陵,生怕这个性急的军汉会惹出什么事来,到时被奏上一本,反惹得满身腥。

  大周朝廷偏向文官,李子奇虽然犯了事,但冯陵这样的军汉要是处置不当,被人奏上,只怕官员们会群起攻之,到时牛山大功有没有另说,只怕冯百涛在北安城也不会安生。

  无论何时何地,朝廷对文官总有另类的宽容,而武臣则没有这样的待遇。

  “这事交由司录大人善后,我等皇城司只管拿人。”

  冯紫英亦知自家表弟视贾璘为平生知已,怕他一个忍不住,说不定将大夫人的头劈下来,说完话后一拉冯陵。

  “漂亮女人都会流放到教坊司,璘哥儿也算得偿所愿,你想怎么玩,到时再说。”

  “俺不是这样的人。”

  冯陵立即为自己正名。

  “别看了,有张大人处理,必是妥帖,咱们别有要事。”

  冯陵一拍脑袋,“差点就忘了,你说璘哥儿也是,李子奇这个死鬼这么多银子他不动心,却惦记着人家的藏书楼。”

  “别忘了他本就是贾府读书人。”

  “我呸,贾府我见除了璘哥儿,都是一帮腌臜泼才,没干净的。”

  听表弟如此说,冯紫英沉默了。

  曾经的一姓两公,后人风评竟然沦落于此。

  不知是不是天意,此时出了一个璘哥儿。

  福兮?

  祸兮?

  ……

  檀州府司参张文脚步匆匆走进府尹的书房,平日里张文总是竭力学着士大夫们的闲雅从容,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少有这般仓促。

  书房中,慕容博悠闲坐在桌边喝着茶汤,一名秀丽脱俗的侍婢站在身后。

  妹妹来信说天子十分喜欢自己画的百花图,这几日脸上挂着笑意,并且精神十分的好。

  关于运作进京一事,妹妹叫自己不要太急,等到北境烽火平息,天子不再心忧,自己到时一说,此事必成。

  见张文进来,慕容博放下手中青花盏,悠然问道。

  “怎么样了?贾璘通敌之罪定好没有?”

  府尹的眼神尽在茶汤之中,偶尔落几许眼神在侍婢身上。

  张文颓然摇头:“李通判出事了。”

  “什么?”

  侍婢被赶了出门,只听得府尹在房中怒叫:“怎么会这样?皇城司,皇城司勾当如何会在榆关!什么?李子奇全都招了?”

  听到李子奇落了难,侍婢的眼神亮了起来,脚步轻快的走向后屋。

  皇城司出手,这个恶人难逃天家刑法。

  一定要尽快将这个好消息告之姐妹们。

  ……

  京城,荣国府。

  薛蝌脚步匆匆的刚至门口,只见王夫人的丫鬟玉钏儿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站在台阶上玩。

  见到薛蝌,玉钏儿伸手向内里指了指。

  薛蝌便知今日王夫人过来找姑妈闲话,此时不便进去,转头向左屋行去。

  轻轻掀帘进屋,却见堂姐穿著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簪儿,坐在炕里边,伏在小炕儿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

  见她进来,宝钗便放下笔,转过身来,满面堆笑道:“坐。”

  薛蝌坐了,宝钗见他面带喜色,从炕上下来,叫莺儿去倒茶,轻声问道:“找母亲有急事?”

  “到也不是什么急事,却是喜事。”眼见着热茶上来,薛蝌喝了一口,笑道:“兄长来信,他与璘哥儿不日就能回京了。”

  “真的?”

  虽然兄长在家也是三天两头不落屋,但这么长时间没见,其间又有些凶险,宝钗还是盼望兄长能快些回来。

  “听说北境那边有烽火,如能回来,就全了大家的意思,真是好事。”

  薛蝌也笑着点点头,这又想起贾璘所托之事,拿出一玉匣来。

  “璘哥儿来信,说得了一匣珠簪,都交于姐姐处理。”

  打开玉匣,一片金灿扑眼而来,这两人从小生在富贵之家,金玉之物也是看得多了,此时见到这些珠簪,也是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是璘哥儿的?”

  宝钗想着近日自己让家人去林大娘那里买了不少的酒水,特别昨日更要了十几坛,预留着请老太太,太太踏雪赏梅。

  将这样的珠簪随手赠人,璘哥儿的身家只怕不菲,自己那番思量却是多余了。

  “兄长信中说是璘哥儿的,对了,匣里有一封信,说是怕兄长交待不清,璘哥儿托姐姐帮他办一回事。”

  “我能助他什么?”

  宝钗有些好奇,便从匣子里拿出信来,细细看了一回。

  薛蝌见堂姐秀眉动了动,关心问道:“可是难事?”

  见堂弟担心,宝钗笑了起来,“倒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女儿家的事情,璘兄弟给我出了一道题。”

  她拿上一朵珠簪,仔细看了看上面镶着的珍珠,轻轻说道。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义山这诗,林妹妹是不喜欢的,这珠簪上的珍珠,一颗颗皆为鲛人泪啊!

  ……

  午后,宝钗拿了匣子进大观园,向着秋爽斋而来,就见几个小丫头子都在屋外听呼唤默坐,迎春的丫鬟司棋与探春的丫鬟待书二人正掀帘子出来,手里都捧着茶钟茶盘。

  宝钗便知她姊妹在一处坐着,遂进入内房,只见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前下围棋。

  “宝姐姐,今儿不去怡红院,却到我这里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