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渔猎陕南

第80章 如履薄冰

重生八一渔猎陕南 绣猫 2471 2025-01-16 19:34

  赵春见事已至此,不想继续隐瞒,直接原地盘腿坐在宋爷爷椅旁,靠着椅子,笑了笑。

  “爷爷,不瞒你说,我确实很稀罕娟娟,她也稀罕我,我说过要娶她过门,所以不管怎么着,我都不可能让她被别人娶走……”

  赵春微微停顿下,看着天上的两只百灵鸟交缠而过,“她只能是我媳妇。”

  宋爷爷听完,没有嘲笑他,也没责怪他,只是伸出苍老枯瘦的手,摸摸赵春的脑袋,“傻孩子,你啊,你啊。”

  赵春以前一直没听宋爷爷提过他家庭的事,但听宋长宽说,从某些酒醉后的片段,大致能推测出宋爷爷之前有过喜欢的女人,但最后不知何故没走到一起。

  好像宋爷爷离开家乡,也与那个女子有关。

  “罢了,罢了,既然是这么回事,那爷爷怎么都要帮你这个忙,不过爷爷只会实事求是说,不会像你那样胡诌。”

  看赵春还是一副哭丧着脸,老头笑呵呵地说:“按照医理来说,这长期不吃饭,确实对身体有害无益,长此以往,肯定会很严重。

  那王家的人不找我就算了,真要找过来,我就会这么告诉他们,这也不算违背医德是不?”

  赵春大喜,连忙笑道:“是是,肯定是,爷爷说的非常有道理。”

  “哈哈~”

  宋爷爷捋捋长须,随之又叹息道:“你小子,真是不知该说你勇敢还是愣头青呢,天底下那么多好女娃娃你不看,娟娟那丫头挺好,是个好娃娃,可王家那两口子……”

  宋爷爷话只说了半截,但意思不言而喻。

  赵春点点头,看着天上的闲云,在晚霞的映照下,被染上一层淡淡的金边,真是闲散而舒适,不像人啊,即使再想潇洒,却总有各种掣肘。

  晚上,赵春坐在家门口土梁上,一直等到王才德急匆匆去找宋爷爷,这才进屋睡觉。

  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希望事情不要脱离掌控,都能慢慢走到他预想的轨道。

  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待邻家的大公鸡叫响三遍,他睁开眼,发现窗外很亮,还以为睡过时间,急忙起来出去看,才发现这是月亮。

  今晚属于“闷月”。

  意思是,天上虽然有月亮,但被遮掩在薄薄的云层后面,就是展露不出,月光便会通过云层辐射下来,让大地看不到月光,却能有模模糊糊的亮光。

  就有点像是似灯蒙上一层灰色的罩子,吸收和遮挡大部分光泽,但却无法完全让光线消失。

  赵春也没点灯,摸黑洗漱,带上撬棍就准备出门,经过父母屋子外,里面传出几声“咳嗽”,随后传来母亲的声音:“春娃子,你要出去?”

  “对啊,娘,昨晚给你们说了,我要去搞高粱地里的野猪。”

  “你这大半夜的,你不再等会?”

  “就是要趁这个时候,野猪在外面活动,天亮后它们可能就躲起来,很可能一时半会找不到。”

  “那好吧,你和长宽都要当心啊,野猪凶呢!”

  “知道啦,娘,你再睡会。”

  “嗯。”

  赵春打开院门,没有院墙的遮挡,西北风立刻迎面扑来,吹得他立刻打个哆嗦,白日里还挺暖和,只穿个单衣服,晚上却这么冷,他加了个外套,还是有点凉。

  他掏出火折子点亮,走上小山梁。

  火折子是一种传统的老物件,这边人都会做,做起来有点技巧,但难度不高。

  首先要把纸张裁成合适的大小,然后紧紧地卷起来,要卷得比较紧实,使它呈长筒状,这就是火折子的芯。

  第二步就是按照一定比例把硝石、硫磺、松香等混合,制成易燃的粉末,倒入卷好的纸张芯中,让粉末均匀地附着在纸张内壁。

  第三步,点燃做好的纸芯一端,让它烧一小会儿,然后把火吹灭,因为里面都是易燃粉末,即使吹灭,火折子还是会缓慢地阴燃。

  最后呢,迅速将阴燃的火折子放入竹筒或者密封小容器中,留一点小缝隙透气,这样一个简易的火折子就制作完成了。

  日常不用时,将口封上,只留很些微的空气进去,阴燃的速度非常缓慢,而当要用的时候,火折子盖子打开,空气进去,对着轻轻吹吹,立刻火苗就会窜出来。

  这边靠近大山,这些材料都非常好取,虽然多都是一些粗矿磨的粉末,效果不是很好,经常会灭,但对晚上出门在外的人来说,还很有用。

  赵春走上山梁,大半个村子尽收眼底,鸡叫三遍,有些勤劳的人开始起来干活,陆续传出犬吠声。

  这个时候辨别谁家条件好点,听狗叫就行。

  没钱的人养活自己都困难,不可能养狗,何况家里本来就一贫如洗,贼进来都要哭鼻子,要狗什么呢,难道还怕屋顶上的芦苇席子被偷走。

  赵春又看看自家院子的方向,朦胧月色里,隐约只能看到个大概,正在分辨,突然从家的方向,有个院子亮起灯火。

  他心里一阵暖意。

  这时母亲和三姐起床了,他们要起来编麻绳卖,尽管他已经告诉她们,后面自己能赚钱补贴家用,让她们不要那么辛苦。

  可看样子,一时半会还改不过来。

  他又想起,前世经常睡觉前母亲和三姐还没睡,醒来却发现她们已经醒了,一直就着等煤油灯光在捻麻绳。

  记忆里,全是她们转动捻子的场景。

  母亲小心翼翼将四股细麻放进捻子,捻子在裤腿上轻轻一搓,捻子立刻甩出去,在她面前旋转着,细的麻线也就被捻成麻绳。

  而姐姐永远在分麻,要将一束麻分成一毫米细的麻线,煤油灯将她们的身影放大在墙壁上,头对头,仿佛在上演静默的皮影戏。

  一斤麻,要捻四五十米麻绳,才能卖一块钱,母亲和姐姐足足要捻好几个晚上。

  因为长期对着煤油灯的缘故,母亲的视力退化的严重,整日眼睛红红的,像是里面在发炎,不敢吹迎面风,见风就会收不住的流眼泪。

  赵春收回目光,轻轻舒口气。

  谢谢你们对我的疼爱,我一定好好干,让你们这辈子都过上舒服的日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